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供用电》1994,(2)
经上海市政府批准,除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排灌用电外,都将实行峰谷分时电价。从1994年3月1日起,先在部分大用户中试行。实行峰谷分时电价,需将用电时间分为三个时段,即:峰时段,平时段和谷时段。具体的时段划分见电价标准表。三个时段中的用电,实行不同电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后用户的电费负担可能有所增减。为了节省电费,应根据各自生产和用电特点,尽量多安排谷时段用电,少安排峰时段的用电,提高用电负荷率。  相似文献   

2.
施行峰谷分时电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天辰股份有限公司是水泥生产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为 72万 t。由于市场因素影响,实际年生产 50多万 t,电费约占生产成本的 25%。根据江苏在部分行业试行峰谷分时电价的有关政策,该公司采取严格的措施,用科技手段管理用电,使得在相同产值下电费支出大幅度下降,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电网调整用电负荷、削峰填谷,提高电能的社会效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天辰公司从 1999年 10月至 2000年 10月对用电情况月报表数据作出统计分析,峰电量占总电量的 29. 06%;平电量占总电量的 31. 74%;谷电量占总电量的 39. 2%…  相似文献   

3.
4.
近两年来,由于电网用电负荷结构的变化和大容量火电机徂的投产,电网峰谷矛盾加剧,出现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短缺,低谷进段电量又用不完的状况。今年我省没有大型发电机徂投运,华中电网联络线送我省电量计划又比去年减少近4.9亿kwh,但是用电增长因素很多,电力供应缺口将更大,供需矛盾将更加紧张。为了挖掘电网多发、多供的潜力,组织好低谷时段的用电,促进用户削峰填谷,缓和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目前,省电力工业  相似文献   

5.
浅议居民峰谷分时电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施有效的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对促进居民用户合理用电,降低电网峰谷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峰谷分时电价的概念和作用,在对居民用电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方案设计原则,即时段划分按2段式,峰谷电价浮动按不对等浮动原则设计,并以重庆电网为例,对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方案设计予以实证分析。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成功的关键,一是方案以居民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通过建立发电侧电价联动机制等方式解决优惠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6.
峰谷分时电价是重要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手段,它运用经济手段,引导消费者行为,很好的解决了电力供应紧张、供应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了投资,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各国的电力经济管理体系中优势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分时电价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分时电价的实行方式过于简单,不能很好的发挥分时电价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期望能使我国的分时电价政策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胡彩娥 《供用电》2007,24(6):5-8
研究了推广居民峰谷电价与负荷削峰填谷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居民峰谷电价情况,从对居民的消费心理及生活用电情况分析,提出了电网峰谷电价的设计方案。通过对不同电价设计方案的分析,推荐了居民峰谷分时电价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安徽峰谷分时电价的试点工作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230061)林致本林长龙为贯彻执行《电力法》提出的“国家实行分类电价和分时电价”的要求,安徽省在部份成熟地区实行了峰谷分时电价的试点工作,抑制了电网用电峰谷差大的状况,低谷电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现将试...  相似文献   

9.
基于DSM的峰谷分时电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可有效改变用户的用电模式,保证电力系统可靠、高效运行。针对峰谷分时电价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峰谷分时电价效果明显滞后、用户反应过度、购电政策缺乏弹性等,提出峰谷分时电价制定时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峰谷分时电价体系必须满足DSM总体目标原则、时段划分与价格拉开比确定原则、合理规避供电公司经营风险原则和确定合理的用户响应曲线原则,并建立峰谷分时电价数学模型,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1.
江西省计委、经贸委、电力公司联合发文 ,新修订的《江西电网峰谷分时电价办法》自 2 0 0 2年 9月 1日起开始执行。此次新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出台 ,与原先锋谷时段的划分和峰谷分时电价浮动范围有差别 :调整后 ,高峰时段为 17:0 0~ 2 3:0 0 ;低谷时段为 2 3:0 0~次日 5 :0 0 ;其余时段为平段。按照峰谷分时电价的新政策 ,高峰电价为基本电价的 130 % ,低谷电价为基础电价的 70 % ,平段电价为基础电价。江西省出台峰谷分时电价新政策  相似文献   

12.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规模化应用的背景下,供电公司与PHEV用户市场力的博弈越来越频繁和紧密,以电价作为杠杆,计及供电侧平滑电网等效负荷波动和用户侧效益,采用电价综合反应曲线和用电弹性矩阵来分别表示PHEV用户充电和放电弹性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合理的充放电峰谷分时电价机制调控PHEV用户接入电网行为对平滑系统负荷的有效性,同时PHEV用户经济效益也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3.
峰谷分时电价是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电力经济最有效的调节杠杆。合理的划分时段并制定电价可有效引导用户改变用电习惯,改善电能质量,保证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公平合理地设计峰谷分时电价方案是确保其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峰谷分时电价决策模型进行综述,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具体给出几种常见的分时电价模型,总结分时电价的不同建模方法,最后展望峰谷分时电价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够正确反映电力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的峰谷分时电价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重要手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分析了峰、平、谷各时段电价的确定方法及用户需求响应,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需求侧与发电侧电价联动和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的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仿真流程。算例仿真分析表明该模型是切实可行的,它有利于减小电网高峰负荷,改善负荷曲线。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伴随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电煤供求紧张,近年我国缺电现象日益严重,为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仅仅在供应侧加大新的电源点建设,从总量上来增加电力供给,难以实现能源资源、自然环境和电力消费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亟待在需求侧加强实行需求侧管理(DSM)的力度,提高终端用户用电效率、改善用电方式,提供节电资源。  相似文献   

16.
峰谷分时电价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唐捷  任震  高志华  陈亮  刘奇 《电网技术》2007,31(6):61-66
针对“厂网分开”后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分析了与峰谷分时电价相关的各方成本和效益,分别建立了电网公司、电力用户、发电公司和全社会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成本效益分析的计算流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可得出确保各参与方的益本比均大于或等于1的“削峰填谷”电量临界值。研究成果可为各参与方分析峰谷分时电价方案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从1999年10月起开始对部分大工业用电试行峰谷分时电价,从2003年开始进一步扩大企业峰谷分时电价的范围.拉大峰谷比价,对居民用电也进行峰谷分时电价的试点。经过几年来的实际运行.全省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体系.电力负荷得到有效调整,削峰填谷作用明显.有效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18.
峰谷分时电价的确定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绍林 《供用电》1995,(1):45-46
峰谷分时电价是对不同的用电时间实行不同的电价。以国家规定的电价为基础,高峰用电时段电价上浮;低谷用电时段电价下浮。实行峰谷电价的目的,在于用价格杠杆使一日之中各个时刻的用电需量尽可能地均衡,把挤在高峰用电时段内的可调用电负荷调整到低谷用电时段去,缓解高峰用电时段供电的紧张程度,充分利用低谷用电时段的富余电力。  相似文献   

19.
考虑负荷率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峰谷电价与负荷率电价的配合问题,构建了适合于大、中工商业及其他用户的考虑负荷率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首先,对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及供电成本展开分析,在电力系统最优规划与运行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电力系统及负荷率分档用户的边际容量成本和边际电量成本模型。然后,应用边际成本与两部制定价理论,计及电压等级价差,构建了负荷率分档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该定价模型综合反映了用户发、输、配电环节供电成本及其时变特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率与公平性。最后,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河北省物价局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居民用电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行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价,一是利用低谷低价的优势,鼓励广大居民消费低谷电力;二是通过将高峰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缓解高峰电力供需缺口,确保广大客户的用电,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发电、输电、配电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笔者就峰谷分时电价做以下几方面探讨。1峰谷分时电价含义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