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石油工业》2011,(2):84-84
据《石油情报周刊》报道,沙特在最近完成了历时5年、投资600亿美元的上游扩展项目,从而增加了450万bbl/d石油生产能力。虽然在2010年看来这些产能似乎毫无必要,但随着油价超过了每桶110美元,加上利比亚的政治动荡,沙特阿美公司已悄无声息地将产量提高到900万bbl/d。  相似文献   

2.
正石油部门的分析认为,北美以外的一些海上开发项目可能形成与美国页岩油的竞争优势。预计美国页岩油的开发量将使美国2018年总产量超过1 000×10~4bbl/d,创历史新高,如果预测准确的话,这将使美国可与沙特媲美。页岩油开发一定程度上受石油市场低迷的影响,2017年初市场出现回弹,而现在油价上升到每桶接近70美元。Westwood在最新分析中表示,海上石油行业  相似文献   

3.
世界石油价格近年来出现高速上涨的局面,先是2003年间突破了每桶30美元,达到年平均27.56美元,2004年更比上一年上升了33%,纽约商业交易所西得克萨斯原油平均为41.47美元,进入2005年4月一度升到58美元,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出现了多种预测。一般石油业界和国际能源署的人士认为目前的生产能力仍可满足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2011年11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预测,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为8916万bbl/d,经合组织国家需求为4577万bbl/d,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为4339万bbl/d;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为9047万bbl/d,经合组织国家需求为4555万bbl/d,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为4492万bbl/d。2011年,欧佩克原油及库存变动的市场需求为3050万bbl/d;2012年,由于非欧佩克供应增加20万bbl/d,该数值下调至3040万bbl/d;2012年第二季度,非欧佩克石油产量为5361万bbl/d。2012年1~2月全球原油加工能力约为7500万bbl/d。  相似文献   

5.
油价之声     
石油泡沫如果从2003年的每桶平均30美元开始算,可能还会上涨2-3年;若按比上世纪70 年代净通胀指数调整的每桶石油价格90美元还高出50%计算,则油价就可能涨到每桶130美元上下,也即是说,对于目前的每桶70美元的国际油价来说,还可能再上涨一倍。至少在未来5年内, 国际资本都会因缺乏好的炒作对像而不得不大吹特吹国际油价这个泡沫。  相似文献   

6.
《世界石油工业》2010,(3):17-19
2009年,伊拉克成功举行两轮油田开发招标,共有10个油田中标。伊拉克希望借助外国公司参与开发,把石油产量从目前的240万bbl/d在未来6~7年提高到1200万bbl/d。伊拉克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一方面令国际石油公司趋之如鹜;另一方面,由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计划仍然面对许多障碍,也有不少专家对其雄伟的目标表示怀疑。剑桥能源发布最新的报告认为,伊拉克产量增长速度和幅度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并预计在2015年仅能达到430万bbl/d,2020年达到650万bbl/d。  相似文献   

7.
辨风看向:2012年的国际石油均价为每桶112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新兴经济体巨大需求推动下,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有可能取代石油,成为全球能源的首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2012年的国际石油均价为每桶112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新兴经济体巨大需求推动下,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有可能取代石油,成为全球能源的首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世界石油工业》2011,(1):84-84
据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国际石油市场在2010年10月明显走强,11月初,基准原油价格已经上升至过去两年的新高,油价在89美元/bbl附近波动。  相似文献   

10.
技术突破使世界石油地图轮廓中心由中东转至西半球。新的半球能源政策以加拿大的油砂、巴西的盐下沉积和美国的致密油为基础。目前加拿大油砂产量为150万bbl/d,约占美国石油进口量的1/4,在21世纪10年代初产量有望达到300万bbl/d,成为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巴西的盐下沉积将使其成为拉美的石油重地,并可能成为美国的主要进口国。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有望使美国致密油的产量在2020年左右达到300万bbl/d,占美国石油总产量的1/5.这三大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石油流向。  相似文献   

11.
崔英 《石油知识》2010,(5):56-56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公然调兵支援以色列部队,激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愤慨,它们运用起了石油这个武器。10个波斯湾产油国宣布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并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每桶原油从1.8美元涨到5美元.到1974年1月涨到11美元65美分,引起了世界石油市场的慌乱.史称第一次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12.
齐铁健 《中国石油石化》2009,(3):I0042-I0043
国际油价在每桶40美元上下震荡,感觉似乎又步入了低油价时代,这无疑给石油市场带来了很多变化,也给非国家石油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随着国际油价的下滑,对于石油的下游销售领域来说,非油业务将成为加油站业务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7月11日石油创出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呈震荡回落之势,国际能源署(1EA)2008年8月12日表示,从石油市场的基本面上来看,全球石油供需紧张问题正在缓解,但认为现在判断转折点已经到来还为时尚早,未来几个月内价格将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油气工业上游成本有所上升。最新资料显示,世界油气工业上游成本有上升趋势。英国剑桥能源研究会(CERA)估计,2001年美国的石油公司在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上游全周期平均成本(全周期成本包括发现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比2000年(9.44美元/bbl油当量)提高近9%,达到10.32美元/bbl油当量。  相似文献   

15.
齐铁健编译 《中国石油》2009,(3):I0042-I0043
国际油价在每桶40美元上下震荡,感觉似乎又步入了低油价时代,这无疑给石油市场带来了很多变化,也给非国家石油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随着国际油价的下滑,对于石油的下游销售领域来说,非油业务将成为加油站业务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4月6日)美国石油协会(API)周二公布,截至4月2日当周,原油库存小幅减少261.8×10~4bbl。分析师此前预计,本周库存将减少143.6×10~4bbl。此前一周,API报告原油库存增加391×10~4bbl,而此前分析师预计库存增加10.7×10~4bbl。在周一的下跌之后,油价在数据发布的前一天上涨,这是因为如果伊朗核协议谈判结束,美国解除制裁,市场对可能会带来额外供应的担忧有所缓解所致。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02分,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报59.40美元,当日上涨1.28%。布伦特原油当日上涨至每桶62.79美元,涨幅1.03%。  相似文献   

17.
鉴于最近两年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为了能规避石油价格巨幅波动带来的风险,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石油生产成本、供需状况、国际原油期货投机炒作、美元指数走势以及政治事件等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进而得出国际石油价格未来的波动趋势。结论是国际石油价格未来总体趋势向上,并按照波浪理论和斐波那契数列预测,国际油价将于2015年达到318美元/bbl,或者是在2018年上涨到494美元/bbl,期间当然不排除有短期下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73年 ,曾有人预测 ,到 2 0 0 0年油价每桶将为 10 0美元 ,实际上今天的油价仍一直保持在每桶 10 15美元。据认为 ,石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会短缺。尽管石油储量在日益消耗 ,但是人们所能获得的最终数量的石油 ,则是通过经济效果和技术两者来确定的。由于石油是在地层的裂缝和孔隙中分布的 ,因此 1口普通井几乎都有 70 %的油仍然被卷闭在地层中而采不出来 ,所以提高油井产能仍有很大潜力。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为勘探和开发新领域的石油开辟了道路。即使石油被用光了 ,也仍然还有可以替代它的能源。  相似文献   

19.
英国石油公司(BP)在2007年6月12日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指出,2006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减缓,尤其是因为油价持续上涨,致使燃料消费增速减缓,但全球的碳密集度(碳排放量增长/能源增长的比例关系)仍有所增长。据称,2006年全球能源消费率仅增长2.4%,低于2005年3.2%的增幅,但2006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率仍略高于1995年到2005年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德国《每日镜报》日前公布了全球10大产油国及其年产量(单位:百万吨),依次如下:沙特阿拉伯413;美国354;俄罗斯304;伊朗180;墨西哥167;中国160;委内瑞拉155;挪威147;英国138;伊拉克133。  日前,在西方石油市场上,每桶石油价格突破35美元,达10年来的最高水平。此间专家认为,石油价格上升到每桶50美元的水平是可能的,但是石油价格在每桶35美元以上就将严重促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而给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全球10大产油国排名@王坚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