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山洪泥石流是高山峡谷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运动过程通常伴随剧烈的沟道侵蚀,并在沟口形成显著的泥沙堆积体。由于高山峡谷地区山高谷深,难以通过实地调查及模型实验等传统的研究手段追踪沟床泥沙受山洪泥石流冲刷的运动过程,无法揭示山洪泥石流挟带泥沙的堆积形态及堆积体中泥沙粒径分布特征,易产生对灾害影响范围估计不足导致的区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探究山洪沟口泥沙堆积形态和粒度特征,以概化的高山峡谷区山洪沟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数学模型,模拟了受到不同流变特性山洪泥石流冲刷的泥沙颗粒在沟口的堆积过程,重点分析了山洪泥石流体积浓度对堆积区中不同粒径泥沙颗粒堆积发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堆积体的发展速度随着山洪泥石流体积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高的体积浓度促使堆积体形态发生改变。泥沙平均堆积距离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高速增加、初次减速、增速恢复和稳定发展4个阶段。随着粒径的增大,泥沙与堆积体中心的平均距离也增大但堆积分散程度减小。泥沙颗粒的分散程度随时间变化过程与泥沙粒径和体积浓度密切相关,可以使用具有三个参数的幂函数对这个过程进行预测。泥沙颗粒粒径的增大加快其在堆积体中的分散速度而山洪泥石流体积浓度的增大使泥沙颗粒的分散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理解山洪泥石流堆积致灾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1952-2000年水文实测资料,从降水、径流、暴雨洪水、泥沙、水温、蒸发等水文要素出发,对分水江流域的水文特性做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GRC平板含水率、吸水率及密度的诸多因素及其水平进行了优选,找出了影响显著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计算分析,给出了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计算出了含水率、吸水率及密度与诸因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优选出了这几项性能都较优的材料配比组合,并进行了指标估计.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水测区武山水文站和社棠水文站1992~2010年共19年的蒸发量资料,采用图解相关法和分析统计法分析计算了20 cm口径蒸发皿对E-601蒸发器的折算系数,并对其进行误差评定。最后,建议武山站折算系数采用0.696,社棠站折算系数采用0.778。  相似文献   

5.
为了简化击实试验的过程、缩短试验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选择河北省内高碑店、邢台、石家庄等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123组土的击实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土的液限与最优含水率、最优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应用实例证明线性回归方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膨胀土地区铁路路基拼接离心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路拓宽工程往往会涉及到新老路基结合问题、结合合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路基高度、拼接台阶断面尺寸、新路基边坡率等因素对新老路线的列车安全运营和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适合膨胀土地区的新老路基拼接技术包括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控制标准等.将对类似的改扩建工程提供理论支持和示范借鉴,对铁路的改扩建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河三门峡库区泥沙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在三门峡坝下、潼关和龙门3个断面取样,并按要求分别配制成清水、清浑水、浑水水样,测定相同水体加酸保存,相同水样的清浑水和清水,含沙量大于3kg/m3的清水、清浑水、浑水等水样的COD值。得出结论为:(1)三门峡库区黄河支流和枯水季节的干流,用CODcr测定能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2)对于沙量大于3kg/m3的水体,清水CODcr浓度比较能够有代表性地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是治黄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实测流量和排沙量变化过程的分析,依据插值和拟合数学理论,结合matlab得到排沙量与时间、流量的函数关系式,并进行数值分析验证,对调水调沙试验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河流泥沙颗粒分析为例,说明各具体的专业颗粒分析技术都有一些原则的要求;颗分仪器的设计必须考虑这些要求;所研制的新仪器新方法必须与该领域里传统的公认的方法具有可比性,有一系列比测的方法及指标,以控制分析质量及维持历史资料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调水调沙取得的重要成果;从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变化及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运用条件;提出了今后黄河调水调沙应当关注的一些问题,如水库汛限水位、调水调沙调控指标、调水调沙运用思路等.  相似文献   

11.
黄河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适合于黄河中下游水库、河道的泥沙冲淤一维数学模型.该模型在断面概化、含沙量及冲淤量横向分布计算和非均匀沙计算等方面采取了新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入库水沙、水库运用及相应库区泥沙淤积的变化特征。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平均入库水量为225.23亿m~3,沙量为3.19亿t,入库水沙与历史多年平均值相比显著减少;汛限水位和运用水位则逐步抬高,目前,前汛期和后汛期汛限水位分别为230、248 m。至2015年4月,库区泥沙淤积总量为30.48亿m~3,其中干流淤积量占总淤积量的80.9%;水库平均排沙比约为21.0%,库区淤积物从库尾至坝前沿程细化。库区干流淤积纵剖面基本呈三角洲形态,随着水库的运用,三角洲淤积形态缓慢向坝前推进;上窄下宽的特殊库区地形对调整库区淤积形态有利。库区横断面淤积形态初期为水平淤积抬升,后期宽河段库区则受坝前水位下降期脱离回水的影响,形成有滩、有槽的复式断面形态。库区支流淤积形式主要为干流倒灌淤积,纵剖面淤积形态总体呈锥体变化,横断面呈水平淤积抬升。分析库区泥沙淤积特征有助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科学调度运用。  相似文献   

13.
黄河泥沙科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沙问题是黄河难治的症结,本文系统回顾了黄河泥沙科学的新进展,其中包括水流泥沙运动、黄河水流挟沙力、高含沙水流运动、河床演变规律和减淤措施研究、泥沙数学模型、河工动庆模型试验研究等方面,并提出了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对黄河下游来水、来沙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水调沙则使下游主河槽全线下切、相同流量条件水位降低,改变了引黄闸的引水条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引黄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在年平均流量下的水位仍能够满足水闸的设计引水要求;辅以工程措施可以解决河道下切对引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对黄河下游来水、来沙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水调沙则使下游主河槽全线下切、相同流量条件水位降低,改变了引黄闸的引水条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引黄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在年平均流量下的水位仍能够满足水闸的设计引水要求;辅以工程措施可以解决河道下切对引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主成分分析法在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SPSS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以多年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库区干流段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汛期和非汛期,接受评价的4个断面中,有机物和重金属是污染的主要因素,4个断面在不同时段污染程度有差别.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简单、明了,是比较实用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