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油田防砂分层注水井防砂完井后预留井眼尺寸为3.25 in和3.88 in,先前只能采用钢丝投捞多水嘴方式进行分层配注,致使出现调配效率低、占井时间长等问题。文中介绍了一套注水井测试和调配一体化工艺及工具,可用于防砂完井后最小3.25 in的分层注水井。该系列工具可实现多层注水,注水工作筒随油管一同下入井下,后期再用电缆绞车下入测调仪器,一趟电缆作业即可完成整口井的分层注水测试和调配。  相似文献   

2.
现有海上空心集成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不具有洗井功能,长期注水管柱发生腐蚀、穿孔、结垢,导致地层堵塞、油层污染、注入压力上升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海上油田采收率。在空心集成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管柱优化设计及配套工具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防返吐分层配水工作筒,解决反洗井及地层配注液返吐问题,实现大井斜、单层大配注量的细分层注水要求,有效延长管柱寿命,极大提高注采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井的大排量注水需求及工艺发展缺乏大排量分层测调注水工具、方法的问题,开发了海上油田大排量分层测调注水技术.通过设计研发的大排量注水工作筒、大量程测调仪器和地面控制设备,实现注水井多层段大排量分层注入和注水量在线监测、测调一体,满足油藏大排量精确配注需求.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大排量注水工作筒满足全井最大注入...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分层迭代红外与可见光图象的配准方法,研究目的是为了求得高精度配准多传感器图象的新方法,传统的基于塔式分解的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这些方法主要优点是降低了直接相关配准法的计算复杂度,但其缺点在于仅限于同一传感器图象之间的配准.给出了一种基于塔式的改进迭代算法,使其可应用于多传感器图象配准.其原理是,先进行高斯塔式分层由粗到细地提取配准参数,逐步迭代到最大尺度得到高精度的配准.通过大量红外和可见光图象的配准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内燃机配气机构振动噪声,以某125型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次多项式对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配气机构多体动力学仿真表明:优化后的配气机构没有出现"飞脱"和"反跳"现象,进、排气气门丰满程度有所增加,在各个转速下,气门的最大振动加速度降低了65%左右,气门与摇臂的撞击力有所降低,且气门与气门座间的撞击力明显下降.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凸轮样件并对优化前后配气机构进行声功率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测量转速范围内声功率级均降低1.5~2dB.  相似文献   

6.
南海部分油田在整体开发方案阶段未考虑水驱开发,面对油田开发增储上产需求,需要对地层进行能量补充.为满足目前南海油田现场注水需求,开发出一种就地利用近源天然水层在井下闭式环境实施人工注水的工艺方案,形成了自源闭式注水技术及配套管柱工艺、工具,解决了地面无注水设备平台注水问题,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水驱开发效率.通过双管边测边...  相似文献   

7.
前言大庆油田是注水开采油田,随着油田的开发,油井的含水率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提高油井计量工作已成为油田开发很关键的问题。我厂去年在大庆油田油井计量改造工程项目中投运了500多支(套)SBWZ-2460/240-d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络协同工艺设计的特点,结合自主开发的网络化制造平台eCWS,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网络协同工艺设计系统架构.根据协同工艺设计的需要,对协作企业共享资源进行分类,并建立了资源对象模型,该模型可根据不同的协同过程进行重组和扩展.研究了支持协同工艺设计的分层决策机制和数据管理模型,开发了协同工艺设计系统e-CAPP.实例表明,该系统能使异地协作人员通过网络协同对产品工艺进行设计、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上油田小井眼注聚井分层测调困难、配注效率低、粘度损失高的问题,开发了小井眼分层测调注聚技术,设计研发小尺寸分层保粘注聚工具、配套井下测调仪器和地面控制设备.小尺寸分层保粘注聚工具设计大通径中心过流通道、桥式注入通道和高保粘注入通道,实现小井眼注聚井的大排量、多层段、高保粘分层注聚.井下测调仪器和地面控制器可地面监...  相似文献   

10.
数控加工中心刀具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研究开发的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刀具信息集成技术,是一个集成化的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加工中心模块式组合刀具库的管理、多标准刀具系统刀具及切削参数选择的功能,解决了工艺设计中的自动配刀、刀具管理集成和工艺文件自动输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常见的复杂情况,特别是钻井压力衰竭砂岩地层时,井漏现象极其严重。旅大10-1油田在开发初期具有正常的温度、压力系统,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油藏内部的孔隙压力随之下降。在2012年测试资料中预测目的层段油层中部压力在12MPa左右,压力系数约0.70,压差7.4MPa,而根据2015年C5/C7/C13/C9/C8井测试资料显示,地层压力系数最低为0.5,压差为10.56MPa,地层亏空严重。为了解决由于压力衰竭在钻井过程中造成的坍塌、漏失等复杂情况,室内优选出适合高承压下的封堵材料聚合物微球HPM,将聚合物微球HPM与优化后的PEC体系配套使用,使体系的封堵能力及储层保护能力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汽轮机叶片生产工艺编制周期长等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实例推理(CBR)的叶片智能化CAPP系统。提出了叶片阶梯式分层信息描述方法和叶片分级属性检索策略,分析和总结了叶片结构和工艺特点,建立了基于特征数据类型的相似度算法分类函数,并由该系统检索出符合叶片工艺设计要求的最佳实例。经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叶片工艺的快速设计,缩短工艺文件的准备周期。  相似文献   

13.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提高油田水驱整体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现有已桥式偏心、桥式同心为主体的高效测调分注工艺存在无法监测历史配注数据、现场调配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存储式智能堵塞器,通过存储在芯片内的数据实现了压力和流量的历史数据实时监测,单片机唤醒监测实现定周期内自动调配,并且根据井管与地层的压差流量和压差的换算公式实现压差与流量的系统辨识,进而得到堵塞器水嘴开度的流量特性。最后运用了MTALAB进行数据分析及系统仿真,证实了该智能堵塞器的可靠性能,能更好的完善油田分层注水高效测调技术。  相似文献   

14.
K418高温合金多层多道激光熔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修复某型涡轮导向器损伤叶片,在K418高温合金基底上自配粉末进行了多层多道激光熔覆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熔覆层的硬度,研究了激光熔覆修复某型涡轮导向器损伤叶片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730W,保护气流1.5L/min,扫描速度为8mm/s,搭接系数为50%时,可获得宏观和微观上均没有缺陷的熔覆层;熔覆层区组织由柱状枝晶与等轴晶组成,工艺参数影响晶粒大小;激光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值为415HV;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达到修复和强化叶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ADAMS/view软件建立了某柴油机的配气机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配气机构主要运动件的动力学参数,为后续研究节约了开发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田开发中封隔器是实现机械采油、分层注水、分层压裂或酸化、机械堵水等注采工艺作业的主要井下工具之一.桥塞是封隔器心脏部件,为了能确定复合材料桥塞在下井前的强度及套管的损伤情况,研制了一种复合材料桥塞的测试台架以帮助完成桥塞下井前的试验工作,试验结果为研制具有更易钻铣的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性好、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性好、加工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的复合材料桥塞设计参数的优化和封隔器现场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测试台架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计算机多绝大多数的功能都需要依靠软件来进行,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分层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软件开发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带动计算机水平的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分层技术的概念机器特点,并且研究了分层技术的实际使用,最后借助具体的实例,分析了分层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希望为分层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常用水箱拉丝机配模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配模工艺。基于0.85 mm进线、0.11 mm出线的23道次水箱拉丝机,对各种配模工艺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确认所提出的新配模工艺在各道次压缩率、各道次滑动因数、拉拔力安全因数这三个关键配模指标上均优于其它配模工艺。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钻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经过8年攻关,成功试制出DQXZ-01型旋转导向系统样机。截至2月6日,这套样机已在5口水平井开展钻进试验,初步验证了系统在井下高压、震动、泥浆冲蚀等恶劣环境下各功能模块协同施工的能力。随着大庆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薄差油藏开发逐年增多,难度逐渐增加,为提高单井产量,节约钻井成本,很多油藏必须采用水平井、大位移井等特殊工艺井技术进行开发。而这些特殊工艺井需要采  相似文献   

20.
芯片测试管理系统作为一种芯片测试过程信息化解决方案,可有效提升芯片测试程序的核心竞争能力。本研究以芯片测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芯片测试对某机构的深入调研,主要发现了芯片测试流程中存在数据管理不规范、信息化较低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首先进行开发芯片测试管理功能需求分析,采用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以WinForm和SQLsreve数据库为系统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套有效且可靠的芯片测试管理系统。该芯片测试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软件整体架构、各个工序功能模块、数据库结构和可视化界面等,满足了在芯片测试管理系统功12项功(系统管理、产品出入库、品检功能、测试功能、镭射功能、打点功能、烘烤功能、设备管理、异常处理、订单工艺、质量管理、可视化管理模块)能需求。最后,通过设计功能分析芯片设计流程、数据库、设备管理、可视化界面、工艺管理设计效果,展示了该芯片测试管理系统的性能、可靠性、依赖性等,提升了芯片测试的效率,为芯片制造行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