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首2008.堪称“三网融合”迎来显著进展的一年。在政策、投融资、技术、税收等方面,国家对数字电视产业进行积极扶持,明确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并初步打破行业间的竞争樊篱。  相似文献   

2.
《通信电源技术》2008,25(6):15-15
中国半导体协会(CSIA)与全球半导体联盟(GSA)联合声明签署一份合作备忘录。 此次合作将为促进半导体行业在全球及各个地区的良好发展而做出不懈努力。GSA和CSIA将据此备忘录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承诺相互支持半导体行业在中国以及全球长期、持续的发展。双方将致力于促进业内国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对中国市场的引进,增强上下游产业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安达斯(NDT)集团董事长冯志强先生表示,今年广电行业与新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随着技术和产业融合不断推进。安达斯集团今年的展示围绕”创新、融合、发展”主题,展现与世界领先技术厂家的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传统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协助广电行业实现全媒体发展的“双赢”目标。安达斯作为全球百余家知名品牌总代理和系统集成商,与国际上的主流厂商有深厚的良好合作关系。而安达斯的未来发展,也离不开“创新”二字。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9月24~2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盛大举办。本届展会将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ICT行业企业齐聚北京,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演绎热点概念,共话产业融合与发展。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全国相关行业协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关媒体等众多单位将热情参与本届展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信技术呈现出IP化、宽带化、移动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新业务的发展,产业的边界进一步模糊,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大行业的转型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进一步提速。同时,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对立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融合业务立法、互联网立法已然成为通信立法领域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作为一般性法律,也对通信行业的监管及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世谦 《电信技术》2010,(10):61-62
1三网融合带来的冲击 2010年是三网融合显著发展的一年,国家从政策、投融资、技术、税收等方面对三网融合产业进行了积极扶持,并初步打破了竞争藩篱,传统电信行业与广电行业的壁垒已经被破除。  相似文献   

7.
喻胜 《电信网技术》2011,(9):110-111
随着三网融合的破冰和按序逐步推进,中国电信业和广电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有理由认为,国家希望打破两大行业的藩篱,通过相关行业的良性竞争,带动相关新型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形成与一系列新型业务相关的新型服务业,让中国老百姓享受多种新型业务的服务。UT斯达康公司喻胜所撰《UT斯达康宽带解决方案助力三网融合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融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的技术特征和行业应用,论述大数据与小数据、数据大的自身特征和概念差异,然后从研发测试、销售服务、产品迭代、差异竞争、产业协同五方面探讨大数据与虚拟现实技术相融合应用,最后提出虚拟现实和大数据技术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推进我国三网融合势在必行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介绍了当前对三网融合的不同理解与观点,阐述了网络(信息)产业发展涉及到的生命周期理论、网络经济理论、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介绍了政府规制理论和可进入市场理论,给出了三网融合的一个解释,并分析了融合前后行业间与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关系变化,最后指出了三网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1三网融合带来的冲击2010年是三网融合迎来显著进展的一年,国家从政策、投融资、技术、税收等方面对三网融合产业进行了积极扶持,并初步打破了竞争藩篱,传统电信行业与广电行业的壁垒已经被破除。可以预见,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作为安全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实施者,在国家网络空间攻防博弈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领先、企业强大、协作高效的安全产业,牢牢占据网络空间优势地位。当前,发展壮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国际网络空间的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安全产业是否壮大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网络安全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互联网+"融合创新的新业态使得各关键行业和重要系统对网络安全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安全产业已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基  相似文献   

12.
产业的边界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各边缘产业间的融合和发展催生着新的产业机会。移动互联网具备庞大的用户群,正逐渐成为引领互联网发展的主角之一。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我国移动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业务发展策略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重要砝码之一。基于我国在后几年着力构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的要求,上海能否在目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在进入垄断竞争的态势下,在国内率先一步加快集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是上海当前形势下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网融合、两化融合趋势的深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众多新兴的参与者加入到产业链中,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掌控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对于产业链的主导者来说,需要以"开放、合作、共赢"的思路整合并拓展价值链,最终才能在竞争中取得真正的优势。近期,本刊针对行业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智能管道、物联网等热点话题采访了大唐电信副总裁、行业应用事业部总经理王宏岩。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电信业受到Internet的冲击,未来运营商面对的主要是如何快速发展IP多媒体业务以及固定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的业务相互融合和渗透的问题。移动、固定融合(FMC)将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一条新的产业价值链将在多维互动中形成。全新的价值链蕴含着潜在的巨大商机,而竞争也会在产业链之间展开。“开放、合作、渐进”是电信产业链的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在新的产业链中,IMS是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加快和丰富产业链建设的利器。IMS是促进FMC的关键技术,随着IMS技术的逐渐成熟,网络变得越来越开放,产业价值链更加丰富,产业链的竞争逐渐成为竞争的焦点。华为公司丘清贤所撰《华为IMS 合作伙伴计划帮助运营商主导产业价值链》一文首先分析了产业价值链主导地位的意义,然后介绍了IMS 网络架构和IMS在帮助运营商主导产业价值链方面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华为的MS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计划。本文对于我们了解IMS和运营商主导产业价值链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UPS应用》2014,(4):65-65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承办的“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CloudChina2014)”于2014年3月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为期3天,本次展会的主题是“促进云计算行业应用落地、优化信息消费环境、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展出的内容包括行业信息化成熟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大数据和系统集成应用案例及云计算技术产品等。展会旨在为业界搭建一个国际化云计算产业合作平台,以云产业发展助推两化融合和信息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与全球半导体联盟(GSA)联合声明签署一份合作备忘录。 此次合作将为促进半导体行业在全球及各个地区的良好发展而做出不懈努力。GSA和CSIA将据此备忘录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承诺相互支持半导体行业在中国以及全球长期、持续的发展。双方将致力于促进业内国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对中国市场的引进,增强上下游产业问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电信运营商业模式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山枝 《电信科学》2004,20(7):7-10
本文首先类比计算机行业,指出未来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产业链的水平分割.然后着重探讨了运营商间未来竞争将向群居链竞争和服务品牌竞争转变,并分析了运营商收入结构的变化:从"网络连接与接入"到"增值服务与合作分成".最后指出企业间单枪匹马的价格竞争要向战略联盟间和产业群居链间竞争、服务品牌与差异化竞争转变,即从低层次的竞争向高层次上的竞争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未来将持续呈现不确定性,PCB行业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产业链与多元化实力的竞争。从日、韩及中国台湾等领先的PCB产业国家及地区来看,完善自身供应链,实现上下游之间的竟合,才能争取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和长远前景。  相似文献   

20.
陈志刚  王茜 《移动通信》2010,34(6):18-22
文章以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产业技术特征为基础,对运营商面临的市场需求结构碎片化和长尾化、产业供给结构去中心、竞争边界移动及产业管制目标结构复杂性等进行了阐述,引出了运营商构建以"关系+行为"为基础的运营支撑体系的原则;并从用户行为关系数据管理、业务创新支撑系统、终端运营、客户价值评估及其产业管制支撑系统五个维度论述了运营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支撑体系的建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