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地区土壤对铜、镉、铅、锌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黑龙江双鸭山市、长白山椴树下、陕西兴平、吉林化工学院玉龙山土壤对Cu^2+、Pb^2+、Cd^2+和Zn^2+的吸附特性及溶液重金属初始含量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因土壤性质和重金属特性的不同而不同.4种土壤对Cu^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中黑龙江土壤拟合的相关性最好;4种土壤对Cd^2+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方程,其中长白山土壤拟合的相关性最好;4种土壤对Pb^2+和Zn^2+的吸附等温方程拟合的Freundlich方程较Langmuir方程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土壤对季铵盐的吸附行为,进行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并考察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样对季铵盐的吸附等温线均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并且计算得到各方程组成的参数项数值都能较好地反映土壤的吸附特性.季铵盐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很快,振荡30min即已达到最大吸附率的90%,1h就达到了吸附平衡.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季铵盐在土壤中的吸附,温度从25℃升高到45℃,季铵盐的饱和吸附量从32.0mg.g-1降低到29.9 mg.g-1,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线性关系,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铀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铀在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场址土壤中的吸附性能.用动态法测定了铀在该土壤中的平衡吸附量,研究了水相pH值、流量、土壤粒度和铀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土壤吸附铀的影响:水相pH值接近中性时,平衡吸附量较大;流量为60 mL/h时的平衡吸附量比90和120mL/h时大;土壤粒度小的平衡吸附量较大;铀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越大,平衡吸附量越大.用常用的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其中E lovich方程的拟合度最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场址土壤对铀的最大吸附率为54.75%,吸附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阿特拉津、毒死蜱及氰戊菊酯单独或共存时在土壤中的交互吸附特性。结果表明,3种农药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达到吸附平衡所用的时间提前;农药单独存在和共存情况下,3种农药的吸附量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农药种类越多,每种农药的吸附量会减少,且在高浓度下差异显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对农药的吸附量也越大,但受农药自身结构性质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溶解性有机质对甲草胺在土壤中吸附行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对甲草胺的吸附解吸作用是甲草胺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行为之一,对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有重要影响.在松花江沿江3个城市郊区农田(佳木斯(S1)、依兰(S2)和哈尔滨(S3)),采集3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采用批量实验方法研究甲草胺在土壤上的吸附-解吸过程以及溶解性有机质对甲草胺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质对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有抑制作用,而对解吸过程有促进作用;甲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858);在3种土壤样品中的吸附量大小依次为S1>S2>S3;甲草胺在3种土壤中吸附-解吸存在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6.
选用三种矿物土壤,研究它们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探讨投加量、吸附时间、pH以及煅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氟离子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郴州土壤对氟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可达909.09mg/k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式;当矿物土壤的投加量为30g/L时,吸附行为可在5h内达到平衡,pH的变化对矿物土壤的吸附能力影响不明显;将土壤经过高温煅烧后,吸附能力会有所增加,经过300℃煅烧的矿物土壤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最佳,比煅烧前增加了19.2%.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农田砷污染治理的绿色修复剂,以源自自然环境的红壤作为绿色修复剂材料,首先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红壤对水溶液中砷的吸附能力,其次通过向砷污染农田土壤中添加红壤,探讨红壤对污染土壤中砷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红壤对溶液中砷的吸附等温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 添加红壤可有效降低土壤中弱酸态砷和水溶态砷含量占百分比,但可氧化态砷含量占百分比显著增加; 弱酸态砷含量与红壤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05=0.991). 此外,添加红壤后,污染土壤纯水和碳酸氢钠提取液中砷含量及污染土壤纯水提取液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显著降低,说明添加红壤可降低污染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土壤及黑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75℃热氧化方法,对中国不同区域6种土壤中的黑炭进行了分离定量,并研究了土壤及黑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土壤中黑炭占有机碳含量的10.5%~33.6%,平均值为20.0%。所有土壤和黑炭样品对诺氟沙星的吸附均表现为非线性吸附,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的拟合效果很好。与原始土壤相比,黑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非线性更强,吸附参数n值为0.343~0.663,说明黑炭比土壤具有更多的非均质性的吸附位。在给定液相平衡质量浓度ce下,黑炭的吸附能力参数Koc值较土壤样品高,表明黑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更强。诺氟沙星的Kf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R=0.980,p<0.01),揭示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在诺氟沙星吸附能力中的重要性。相反,Kf值与土壤pH值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R=0.744,p<0.05)。诺氟沙星的n值与土壤的黑炭相对含量(BC/TOC)显著负相关(R=0.980,p<0.01),揭示了土壤有机质中的黑炭在诺氟沙星吸附非线性中的支配作用。本研究为预测抗生素在土壤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最终归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土壤作为吸磷剂,研究了其对磷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土壤对磷的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磷吸附状况能很好地吻合Langmuir模型,运用该模型可推算出供试土壤的最大磷吸附量,其值介于312.50-1000.00μg/g之间,大小顺序为:湖南郴州土壤〉广东新会土壤〉江苏靖江土壤〉江苏南京土壤〉湖北石首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与土壤本身的理化特性相关,黏粒、铁元素、铝元素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对磷的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批量平衡法和连续脱附法研究了农药西维因在3种土壤和含草木灰土壤中的吸附/脱附行为.结果表明:吸附/脱附等温线均能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拟合(R2>0.96).西维因在土壤中的分配系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性.随草木灰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能力明显提升,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程度也相应变大,同时脱附的迟滞现象也愈明显.土壤中草木灰添加量质量比大于0.2%时,草木灰对西维因吸附总量的贡献是主要的.吸附剂孔变形是造成脱附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