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用最大内接圆法评定圆度误差,是指把被测实际圆的最大内接圆作为内包容圆,以最大内接圆的圆心为中心,作被测实际圆的外包容圆(此圆与被测实际圆至少一点接触),将这样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差fMI作为被测实际圆的圆度误差值。若fMI≤t(t为圆度公差值),则被测圆合格。 相似文献
3.
三坐标测量机上实现圆锥度误差测量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圆锥度误差的基本原理,提出自适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评定圆锥度误差的方法,并阐述了最小二乘法与最小条件评定法的数学模型。对于最小条件法,介绍了两种最优化算法,其中对单纯形法,本文提出适合形状误差评定的初始单纯形边长和迭代终止准则的选择方法。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表明,圆锥度误差评定值不仅与算法的选择有关,而且与测量点数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对不同对象的圆进行不同点数的均匀分布采样,根据采样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评定圆度,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5.
最小外接球法球度误差评价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直角坐标系下球体形状的误差评价,介绍一种利用最小外接球法评价球度误差的计算方法。建立基于直角坐标系下的球度误差三维评测模型,并研究外接球体几何曲面关系,得出了利用弦线截交关系快速评价球度误差的理论。利用弦线截交关系构建最小外接球法球度误差评价的“2+1”、“3+1”、“4+1”评价模式统一体,通过两次截交产生的虚拟中心定位,可以准确确定评价点的位置,达到了快速、精确利用最小外接球法评价球度误差的目的。通过分析表明,基于弦线截交关系的最小外接球球度误差评价方法计算效率高、易于实现且具有较高的评定精度,也为球度误差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聿地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3)
圆度误差评定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性能和寿命.介绍了4个简单而有效的算法来评定圆度误差,即最小外接圆、最大内接圆、最小区域法和最小二乘圆法.利用MATLAB对上述算法进行了验证,说明文中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几何优化的圆度误差评定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圆度误差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几何优化的圆度误差评定算法。建立直角坐标采样、可同时实现圆度误差的最小区域法、最小外接圆法和最大内接圆法评定的评定模型。详细阐述利用几何优化算法求解圆度误差的过程和步骤,给出数学计算公式及计算机程序流程图。该算法不要求等间隔测量,不采用最优化及线性化方法,也无需满足小误差和小偏差假设,只需重复调用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其原理是以初始参考点为基准,布置一定边长的正六边形,依次以各顶点为理想圆心计算所有测点的半径值,通过比较、判断及重复设置六边形来获得相应评定方法(最小区域圆法、最小外接圆法和最大内接圆法)的圆度误差值。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正确地评定圆度误差。 相似文献
10.
乔建胜 《机械工人(冷加工)》2003,(8):57-57
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零件时,首先在被测表面采点计算出该几何元素,通过数学找正或转换,可以得到被测几何元素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减少了零件的辅助基准和检测量具的设计、加工,而测量的 相似文献
11.
一种最小外接圆法圆度误差评价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在直角坐标系下利用最小外接圆法评价圆度误差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关系的最小外接圆圆心搜索思想,运用几何思想均匀分布圆心到各点的距离,达到了快速、精确评价的目的,并且实现了在直角坐标系下三坐标测量机对圆度误差的最小外接圆法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最小二乘圆法评定圆度误差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圆法评定圆度误差的准则。综合SWIFT法和混沌算法的优点,提出了改进的混沌优化算法,并通过对圆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优化算法的优点,从而达到全局最优。该优化算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对其它测量误差的数据处理中。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研究了三坐标测量机在高速测量过程中的动态误差。以一台移动桥式三坐标测量机为例,分析了其动态误差的产生原因,建立了其动态误差的数学模型,并对动态误差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和补偿。实验证明,三坐标测量机的动态误差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可用软件补偿,从而提高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18.
改进蜂群算法及其在圆度误差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基本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人工蜂群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IABC),并应用于圆度误差最小区域评定中。该改进算法利用信息熵初始化种群,增强种群的多样性,并在引领蜂和跟随蜂搜索阶段,提出一种新的搜索策略,平衡算法的探索与开发能力。详细阐述IABC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给出圆度误差满足最小包容区域条件的优化目标函数和收益度函数。通过基准测试函数验证IABC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对由三坐标机测得的多组测量数据进行圆度误差评定试验,结果表明IABC算法的评定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遗传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等其他优化算法,且在求解质量和稳定性上优于ABC算法,验证了IABC算法不仅正确,而且适用于圆度误差的评定优化。 相似文献
19.
最小二乘圆法评定圆度误差的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圆法评定圆度误差的准则及实现方法,在VC++环境下开发了圆度误差计算评定软件。测试验证表明,程序算法正确,界面直观形象,可直接显示圆度误差值和误差图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