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适用于上盖物业地下车辆段的混合排烟系统,搭建1∶50的缩尺模型实验设备,对混合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设置自然排烟系统作为对比实验。共设置4种HRR和5种风速,测量底层顶棚不同位置的温度,拍摄夹层烟气层激光图。结果表明:HRR为281~866 W时,底层温度在混合排烟系统的控制下明显低于自然排烟系统,这说明混合排烟系统的控温能力较好;当风速低于1.0 m/s时,不仅底层温度会上升,而且烟气不能被有效排出夹层外;当风速高于1.9 m/s时,夹层中烟气层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同时烟气会蔓延到整个夹层。  相似文献   

2.
运用FDS分析诱导排烟系统的布置方式、机械排烟量、诱导风速等敏感参数对排烟效果的影响,与风管式排烟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诱导排烟系统在合理布置的条件下比风管式排烟系统更利于维持车库内的能见度;诱导排烟的能见度随机械排烟量的增加而提高;诱导风机风速受机械排烟能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具有顶部自然排烟口的高大空间建筑火灾,在1/10的缩尺模型试验数据与全尺寸FDS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的基础上,提出用送风气幕代替多风口送风,研究顶部自然排烟口开口率、风机风速以及火源功率对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和机械送风三种防排烟模式的影响。对比这三种模式下测点的最高温度,并采用排烟质流量率对排烟口排烟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下达到最佳排烟效果时各参数设置明显不同。在机械排烟模式下,火源功率为4.5 MW、开口率为0.3%、风速为-3 m/s时排烟效果最佳;在机械送风模式下,火源功率为4.5 MW、开口率为0.3%、风速为6m/s时排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室内滑雪场的高大空间及低温环境特性对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影响,确保防排烟系统在特殊建筑环境条件下安全可靠,确定更合适的防排烟设计方案,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室内滑雪场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难点,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对比分析了不设排烟设施、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及设置自然排烟系统3 种情况下,建筑内火灾烟气蔓延情况。结果表明,室内滑雪场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效果最好,宜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火灾排烟风口流量分配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公路隧道排烟系统排烟风口的流量分配特性对排烟系统排烟口的合理设置甚为重要.借助于CFD技术分析了纵向风速和排烟风量对于隧道排烟系统排烟风口流量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烟风口的排烟能力依赖于纵向风速和排烟风量的合理匹配,排烟风量应综合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因素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关翠萍  王澜 《山西建筑》2007,33(14):159-160
针对排烟口在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自然排烟系统中可开启外窗面积的要求、自然排烟的设置位置的要求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论述了需要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及设置排烟口的一般规定,以供防排烟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效果不明显,防排烟风机的配电不符合规范要求,应设机械防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等方面论述了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问题,并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某已建大型建筑综合体内中庭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该高大中庭内分别设置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系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自然排烟开口面积按中庭地面面积5%计算,同时考虑了夏季高温环境对烟气运动的影响。机械排烟系统包括建筑内首层排烟、中庭中部排烟以及中庭顶部排烟三个部分,通过对中庭内温度场、速度场和排烟口处CO浓度的分析,得到了高大中庭建筑结构内的最佳排烟方案。  相似文献   

9.
利用FDS模拟某物流中心中庭火灾场景中风幕的挡烟效果。中庭高32m,顶部有6个机械排烟口,总排烟量为240000m3/h。火源功率为4MW,快速t2火位于中庭下方。机械排烟系统和风幕系统均在火灾开始后60s时启动。风幕风速分别为0、0.5、1、2、3和4m/s。模拟结果:当风速低于1m/s时,挡烟效果不明显;风速高于3m/s会妨碍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2m/s风速既能发挥风幕的挡烟效果,又不使烟气在下层积聚。结论:设置合理风速的风幕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防火卷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旋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效果不明显.防排烟风机的配电不符合规范要求以及应设机械防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等方面.论述了在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基本对策。通过对防排烟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测试.对系统中存在的设计,施工及管理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如何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粗浅的论述,以促进民用建筑排烟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当前大面积公共场所自然排烟效果不稳定或根本就没有排烟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例剖析;对这类场所在施工图纸设计中就应考虑的机械排烟系统设置问题进行了基本论证;对排烟设计亦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某大型地铁换乘车站为研究对象,根据车站通风排烟系统的设置情况,将站台火灾排烟模式分为只开启站台排烟风机进行排烟和同时开启站台排烟风机和隧道风机进行排烟2种。选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DS,将火源设置在地下二层站台中部区域,建立地铁车站三维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站台两种排烟模式的排烟效果进行模拟。对站台内烟气蔓延、能见度和补风风速的分析结果表明:开启车站隧道风机进行辅助排烟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蔓延到站厅,增加了楼扶梯口处的补风风速,达到了更好的防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然排烟是一种常用的烟气控制方法.以安装方便、成本低廉而备受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者欢迎、本文从自然排烟原理出发。对自然排烟驱动力、排烟口烟气流率计算进行了分析.对影响自然排烟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旨在为建筑自然排烟系统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建筑平面水平多空间机械排烟场所的烟气特点和烟气控制的困难,分析了此类场所烟气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对合理设置排烟系统的布局和联动,提高机械排烟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商场设置机械排烟的处理方式的分析,提出对商业建筑排烟采用垂直排烟系统和平时通风系统结合的排烟方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中庭自然排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FDS分别对热压单独作用和热压、风压共同作用下的中庭自然排烟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确定自然排烟窗开启面积的自然排烟和最小换气次数下的机械排烟的排烟性能,研究各工况下的中庭内烟气层高度、烟气流速、温度及烟气浓度。主导风向及主导风速对自然排烟效果影响显著。主导风速小于2.5m/s时自然排烟效果优于按最小排烟量设计的机械排烟。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时机械排烟有很好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用机械排烟方式的扁平空间建筑火灾,采用1/20缩尺寸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不同排烟风速对机械排烟效率的影响。扁平空间长3 m,宽2.4 m,高0.25 m,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燃料,采集燃料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设定排烟风速为0.3、0.6、1.85、2.2 m/s,以空间内顶棚低温区和高温区的比例判定排烟效率。实验表明:当排烟风速为0.3 m/s时,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的排烟效率接近;随着排烟风速从0.3 m/s增加至1.85 m/s,排烟效率从45%提升至85%;当风速大于1.85 m/s时,排烟效率不再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多个工程设计实践为基础,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箱体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总结了设计经验。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防烟推荐采用楼梯间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的布置方式;排烟设计中建议仅对长度超过40 m的疏散走道进行排烟设计,箱体空间及底层管廊间不建议设置排烟系统;无自然通风条件的变配电间,推荐设置事故后通风设施;防排烟机房应结合绿化、工艺布置等条件设置,力求系统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置、排烟量的确定、排烟风机的设置及其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置、排烟量的确定、排烟风机的设置及其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