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段霖  陈莉  丁明  张小伟  王磊 《工业催化》2016,24(7):32-36
采用吸附-沉淀法制备负载Ru质量分数为1.0%的Ru/Al_2O_3催化剂,以马来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二甲酯为探针反应,详细考察预处理条件对Ru/Al_2O_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XRD、TEM和H2-TPR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越高,催化剂催化活性越低;直接还原活化所得催化剂活性高于空气中焙烧后还原活化所得催化剂。以甲醇为溶剂,在70℃和1.0 MPa条件下,直接还原活化所得Ru/Al_2O_3催化剂上马来酸二甲酯转化率达100%,丁二酸二甲酯选择性约100%。相同时间内,空气焙烧后还原活化所得Ru/Al_2O_3催化剂上马来酸二甲酯转化率接近25%,继续延长反应时间,马来酸二甲酯转化率几乎不变。经高温焙烧还原后,活性组分Ru烧结;直接还原活化后,活性组分Ru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2.
高伟伟  陈光辉  李建隆 《当代化工》2016,(11):2500-2504
以K/Si O_2为催化剂,利用醋酸甲酯与甲醛合成丙烯酸甲酯,分别考察了活性组分来源、负载量、浸渍条件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钾作为钾源,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性能,醋酸甲酯的转化率为19.94%,丙烯酸甲酯收率为4.56%。K负载量低于15%时,增加负载量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负载量为15%时,催化活性最高,醋酸甲酯转化率为23.5%,丙烯酸甲酯收率为6.8%。此外,浸渍条件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超声浸渍可以提高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升高焙烧温度可以促进硝酸钾的分解,增强催化剂碱性强度,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马鞍山钢铁集团南山矿铁矿石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无载体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RF, BET和XRD表征,并于电加热石英玻璃管固定床中实验研究了催化剂对NH3还原NO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用铁尾矿所制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00?600℃下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600℃时催化还原率达97.5%,且粒径越小催化还原率越高;氧含量对催化还原率有较大影响,350℃时增加氧含量可提高催化还原率,500℃时增加氧含量会降低催化还原率;氧化铁作为主要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含量越高催化还原率越高,但氧化铁高温时易烧结,会降低催化还原率.  相似文献   

4.
结合行星式球磨机,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Ni-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Ni含量和还原温度对Ni-Al_2O_3催化剂晶相结构、还原特征和浆态床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EDX、XRD、H_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Ni含量的催化剂还原峰均以β峰为主,活性组分Ni与载体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Ni-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随Ni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i含量20.3%,还原温度600℃时,催化剂的性能达到最大值,CO转化率和CH_4收率均最高,分别为97.8%和86.2%。还原温度过低,活性组分Ni易因烧结而团聚失活;还原温度过高,活性金属Ni具有明显的XRD衍射峰,分散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结合行星式球磨机,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Ni-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Ni含量和还原温度对Ni-Al_2O_3催化剂晶相结构、还原特征和浆态床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EDX、XRD、H_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Ni含量的催化剂还原峰均以β峰为主,活性组分Ni与载体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Ni-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随Ni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i含量20.3%,还原温度600℃时,催化剂的性能达到最大值,CO转化率和CH_4收率均最高,分别为97.8%和86.2%。还原温度过低,活性组分Ni易因烧结而团聚失活;还原温度过高,活性金属Ni具有明显的XRD衍射峰,分散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Na-W-Mn为活性组分,探究了Ti-SBA-15,TS-1,Ti-MWW和SiO24种载体负载的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a2WO4和Mn2O3活性相对反应至关重要。Ti的掺杂能有效提高W在较低温度下活化甲烷的速率,并促进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向表面迁移。Ti-SBA-15分子筛也提高了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和活性氧物种的浓度。多种作用协同使Ti-SBA-15分子筛负载的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的催化活性远高于其他3种催化剂,在720℃下CH4转化率为22%,C2选择性为63%。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甲烷氧化偶联六组分Na-W-Mn-Zr-S-P/SiO_2催化剂对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原料气配比、温度和空速等条件下的催化剂活性.讨论了催化剂中S或P组分的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和P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660℃时六组分催化剂上乙烷的转化率为65.2%,乙烯的选择性为83.2%,此时得到的乙烯收率最高.乙烷与氧气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乙烯的选择性.较低反应温度时,空速的增加可以抑制碳氧化物(CO,CO_2)的生成,提高乙烯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以介孔ZrO2为载体,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担载型铜基催化剂,以甲烷催化燃烧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铜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还原 (TPR) 和X射线衍射 (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uO/ZrO2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铜含量为5%质量分率的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和优良的稳定性,甲烷转化率达到90 %时对应的反应温度 (T90) 低至358 ℃;若铜含量继续增加,活性组分CuO会发生聚集,导致催化剂的低温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几种Ni-Mo-P/USY催化剂,并考察其选择性加氢性能。结果表明,载体焙烧、催化剂焙烧、催化剂还原及助剂含量的加入,对催化剂活性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催化剂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最大。实验得到的载体焙烧温度、催化剂焙烧温度和催化剂还原温度分别为500 ℃、500 ℃和450 ℃,活性组分w(Ni)=3%,助剂w(P)=0.25%。采用最终优化条件制备的催化剂用于中国石油抚顺石油二厂提供的FCC汽油加氢改质,可使汽油烯烃含量降低634%。改质后汽油的辛烷值、组成和沸程等指标均满足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粉煤灰、黏土和催化活性组分TiO_2为原料,炼油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为造孔剂,经造粒、高温焙烧制备出污泥陶粒催化剂,对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种类、活性组分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添加量、焙烧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_2的催化活性优于CeO_2、锰盐、铜盐和铁盐;以TiO_2为活性组分的陶粒TiO_2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6%;随着污泥添加量的增大,陶粒的催化活性逐渐增强,污泥添加量为20%时催化活性最好;最佳的焙烧温度为1 100℃。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污泥陶粒催化剂催化臭氧反应25 min,即可将含盐炼油废水生化尾水中的COD从105.16 mg/L降至45.31 mg/L,达到新修订的国家排放标准。该催化剂重复使用活性无明显衰减,满足工业应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莫蛮  刘学民 《精细化工》2012,29(12):1199-1203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n(Ni)∶n(Cu)∶n(Cr)=75∶23∶2〕/γ-Al2O3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在聚醚多元醇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载体、催化剂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对胺化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通过TG、H2-TPR、BET、XRD、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反应转化率影响较大,转化率最大差值为32.1%;不同载体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显著,随着前驱体还原温度逐渐升高,产物转化率明显提高。研究发现,采用真空等体积浸渍制备方法,选用γ-Al2O3-1号载体在焙烧温度350℃、还原温度600℃的条件下,产物胺值达305.4 mg KOH/g,转化率68.0%,选择性96.5%。  相似文献   

12.
新型镍基镁渣催化重整松木热解挥发分焦油析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阳  刘捷成  俞海淼  陈德珍 《化工学报》2019,70(8):2991-2999
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镍基镁渣催化剂,并在小型气流床气化炉上开展了松木热解挥发分的催化重整研究。评估了煅烧/催化温度、镍含量和水碳比对焦油组分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煅烧/催化温度下与Ni/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裂解焦油性能的对比。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镍含量为3%,煅烧/催化温度为800℃,水碳比为0.5时,镍基镁渣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裂解焦油能力:大幅度降低了重质多环芳烃的相对含量,并且焦油转化率达到95.69%,同时焦油露点温度降至40.2℃。XRD结果表明,Ni、Fe、Ca、Mg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多种活性中心,进而协同提高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3.
陈焕章  李宏  李花 《化工进展》2016,35(4):1107-111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Mn-Fe/γ-Al2O3低温SCR催化剂,运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以氨气为还原剂,考察了负载量、活性组分配比、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和空速、O2体积分数、NH3/NO摩尔比等操作条件对Mn-Fe/γ-Al2O3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分数为20%、n(Mn):n(Fe)=4:1、焙烧温度为600℃、空速为16000h-1、O2体积分数为4%、NH3/NO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200℃的条件下,NO转化率达到了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曹永军 《应用化工》2011,40(6):978-980,984
制备了WO3为活性组分、TiO2为载体的双金属固体酸酯化催化剂WO3/TiO2,用于正丁酸与正己醇酯化合成正丁酸己酯,考察了催化剂中WO3含量、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n(正己醇)∶n(正丁酸)、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是WO350%、500℃焙烧2.0 h。催化合成正丁酸己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n(正己醇)∶n(正丁酸)=2.0,催化剂用量2.0 g,环己烷10 mL,反应时间90 m 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98.8%,催化剂使用5次后,酯化率仍可达87.6%。  相似文献   

15.
汪昭玮  于俊伟  李兴  刘晓暄 《化工学报》2015,66(7):2521-2527
采用Ziegler-Natta配位聚合制备了高顺式聚异戊二烯,主要考察了非均相催化体系四氯化钛-三异丁基铝二组分催化剂的预制方法以及催化剂预制条件对异戊二烯体系聚合规律的影响。讨论了催化剂配比、预制催化剂温度和陈化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聚合物的凝胶含量、特征黏度、微观结构含量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聚合活性及聚合物的凝胶含量、特征黏度、微观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高cis-1,4-聚异戊二烯的最佳实验条件为:Al/Ti摩尔比1.0,催化剂预制温度-40℃,陈化2 h,Ti/Ip摩尔比6×10-3,聚合温度50℃,聚合时间5 h。所得聚合物最高转化率为87.1%,cis-1,4结构含量为91.76%。  相似文献   

16.
李佳  孙国方  赵甲 《工业催化》2014,22(9):698-700
以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为原料,利用高压加氢反应评价装置,系统考察催化剂载体和活性物质的选择、活性组分负载量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选择大孔γ-Al2O3,活性组分选择铑和钌等贵金属,并通过镧改性以降低贵金属使用量,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组分负载质量分数0.2%~0.5%,焙烧温度为550 ℃。催化剂在220 ℃还原2 h,在反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50 ℃、空速0.75 h-1和氢油体积比1 000∶1条件下,将不低于99.5%的邻苯二甲酸二辛脂转化为环己烷二甲酸二异辛酯。  相似文献   

17.
王淑莉  薛群翔 《广东化工》2014,(3):54-55,73
以苯酚、乙醛酸和乙二胺等为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一步得到乙二胺二邻羟苯基乙酸(o,o-EDDHA),通过FT-IR、1H NMR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原料浓度、相转移催化剂种类等对o,o-EDDHA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DDHA的优化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3 h,配料比为苯酚∶乙醛酸∶乙二胺∶氢氧化钠=2.6∶2∶1∶0.1(摩尔比),乙醛酸的浓度为20%,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氢氧化铵,目标产物o,o-EDDHA的最高收率可达到69.7%,选择性达97%,与相关文献报道中的收率和选择性相比具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生产低硫或无硫柴油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清洁燃料发展的趋势,加氢脱硫(HDS)是大规模生产清洁柴油最为有效的技术之一,而研制高活性的HDS催化剂成为该技术的关键。以镁铝水滑石与氧化铝的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o/Al2O3-MgO催化剂,以二苯并噻吩(DBT)的正庚烷溶液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所得催化剂的HDS活性,考察了不同镁铝比的水滑石、焙烧温度和添加量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镁铝比、焙烧温度和添加量均影响催化剂的酸性、金属还原性、硫化性能和MoS2片晶的堆垛度等,当镁铝摩尔比为3、焙烧温度为800℃、成型时水滑石加入量为10%(质量分数)时,所制备催化剂的HDS活性最高,其脱硫率可达96.2%。这是由于该催化剂的酸性较适宜,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适中,活性组分更易硫化,有助于提高MoS2片晶的堆垛度进而改善催化剂的HDS性能。  相似文献   

19.
姚晓青  唐永  巩育军 《广东化工》2014,(3):22-23,25
文章以对羟基苯甲酸和辛醇为原料,以硅钨酸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辛酯。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6%(相对于酸用量),醇酸比为3∶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 h。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经方差分析,发现反应物料配比对转化率影响最大,优化后的条件合成得到尼泊金辛酯的转化率达90.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