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交通规划遇到了什么挑战徐巨洲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城市交通建设规模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甚至有舆论认为,首都交通正处于“难以治理”的境地。作为城市发展决策重要依据之一的北京城市交通规划正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2.
汤萧 《上海住宅》2005,(2):88-91
对机械动力的智慧征服.使人类进入了汽车文明时代。但是.21世纪的中国.在北京.在上海.在几乎所有大城市.堵车这一愈演愈烈的“城市病”.正发展成为严重磨损社会运行效率的“顽症”。可以说.交通拥堵所“堵”住的.不仅仅是车轮的速度.还有城市的效益.以及市民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3.
4.
冲突困扰着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宁红涛城市交通拥挤阻塞、交通秩序混乱,并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以及环境污染的空前加剧,这一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城市交通及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制约。从某种程度上讲,若究其深层次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呼唤理论与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当谈到改革开放给城市带来的变化时,人们常常会对城市道路的改善发出赞叹:道路变宽了,变长了,变直了……,确实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我们同时也发现虽然一系列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的技术政策、管理法规陆续出台,中国城市交通目前的状况并没有和城市道路的改善成正比,有些大城市还出现每况愈下的局面.究其原因,发现很多是由于理论和观念上的误区造成,特别是城市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所固有的观念应该改变.为此,本刊特邀请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李晓江先生,就当前中国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几个敏感问题撰写了本篇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三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潇 《城乡建设》2004,(7):37-38
城市交通应回归"人本" 对机械动力的智慧征服,使人类进入了汽车文明时代.但是,21世纪的中国,在北京,在上海,在几乎所有大城市,堵车这一越演越烈的"城市病",正发展成为严重磨损社会运行效率的"顽症".可以说,交通拥堵所"堵"住的,不仅仅是车轮的速度,还有城市的效益,以及市民的快乐. 然而,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技术人员为此搅尽脑汁,不懈努力的同时,在巨额资金投入各种路网设计和建设的同时,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城市道路的最初始和最人本的功能:那就是道路应该便于人们的行走、人际的交流,和人对自然开放空间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8.
关于中国城市交通的文献与政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挑战.为克服这些挑战,人们开展了研究、政府提出了对策.不过,很少有人把相应研究成果和对策进行比肩对照探究.文章旨在对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文献)和政策进行综述和回顾,以探究在城市交通方面,人们(政府)已知的、推荐做的和已做的之间的差距及其改进途径.研究发现,相关政策和研究工作及成果是大量的.但是,已有政策、研究尚有可待改进之处.对此,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6月15日,建设部联合国内外相关权威机构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暨第三届China Planning Network年会”,旨在加强中西方城市规划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科学的发展观推动中国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届大会以“汲取先行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为主题。围绕主题,研讨中外城市规划体系的比较及借鉴,城市交通挑战及技术解决。各国住房制度比较,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和特色的延续和创造等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交流经验做法。探讨相关政策策略。大会不仅吸引了国内顶级专业人士的参与,同时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的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分析了本国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对中国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建议,特别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人居环境的保护、城市交通规划中如何实现宜人性和机动性的结合等问题还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会后,专家们还将对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持续研究。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为大会的召开作书面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等参加开幕式并讲话。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参加大会并作做了《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的主题报告,来自国内外的规划专家、政府官员及相关人士等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以下主要介绍仇保兴报告中的一些精彩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发展状况,说到底是政府实施的城市交通产业政策与城市交通技术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这些政策的现实互动中,彼此间的冲突、不和谐时刻困扰着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难言之隐”。因此,政府要以前瞻的眼光,找出彼此间的连结点,化解冲突,协调矛盾,以便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力量支持。  相似文献   

11.
周岚  何流 《城市规划》2005,29(3):9-14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针对中国地域广大、城市发展进程不同、各地规划架构不一的情况,应鼓励在国家规划体系架构下的地方多元化实践。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规划面临的困惑与挑战、规划人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革的思考,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南京在探索国家规划体系下的地方特色之路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交通枢纽能耗大的现状,笔者课题组对京沪、京广沿线已建成的中小型城市交通枢纽进行实地调研。本文从空间集约化设计、建筑形体设计、围护结构遮阳设计、屋顶采光设计、室内吊顶空间以及新材料利用等方面分析城市交通枢纽能耗大的原因,并提出了节能措施,并基于BIM技术,采用GBS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和优化。  相似文献   

13.
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是解决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换乘问题,集散便捷、疏解高效是设计的首要目标。然而,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的今天,对于占地大、投资高的城市交通枢纽,发掘其因人流聚集而产生的附加价值,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处理好铁路客站交通枢纽集散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集聚效益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传成  甄建  周怡 《城市建筑》2014,(10):115-117
轨道交通配套换乘设施布局和规模的合理性是影响换乘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的轨道交通站点在客流特征和换乘方式上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状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划分城市不同区域轨道交通车站的类型进行特征研究,分析配套换乘方式的特性及其影响要素,最后以武汉市轨道交通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站点的换乘特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设计和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Urban Metabolism theory makes it possible to quantify desig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based on analysis of urban resource flow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akes four types of urban resources closely related to residents’ lives (i.e., water, energy, organic waste, and food) as evaluation objects and their flow rates a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operates with design scenario models as the core to establish the decision-suppor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design, which consists of four basic parts: urban status analysis, design scenario setting, design alternatives, and design evaluation. This framework could quickly present design proposals and evaluate their expected performances, providing a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in design practice. Then,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area in Beijing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nterpret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framework by providing guidelines for urban design practices of this area. 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stead of showing the optimal design strategy, the final output of the framework just provides decision makers an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a specific design proposal and the impacts the design intervention would bring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模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震  杨浩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5):100-104
针对城市交通结构问题,运用Logistic方程来描述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这对基本矛盾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在城市交通生态承载力限制下交通竞争的微分方程模型,得出在激烈竞争条件下,可替代范围内的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竞争可能会导致一种交通方式退出市场,而在竞争较为缓和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两种交通方式的动态平衡的结论。提出从限制竞争强度、提高公交竞争能力和控制交通增长率三个方面来调节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之间的竞争,维持二者的动态平衡,形成一个较优的城市交通结构。  相似文献   

17.
Driven by unprecedented urbanization and everchanging applied technologies,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are exploring how to create comfortable living experience in fast-paced cities, thus rises the concept of “slowing city.” By reviewing years of design practices of Sasaki Associates,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core idea of “slowing city,” i.e., “making good use of local resourc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to a number of urban regeneration practice. Further, by taking “user demands” as a critical reference,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a wide range of user groups and then facilitate cooper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citizens, and designers to ensure the long-term benefi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Finally, critical thoughts are given to how the emerging technologies could contribute 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life quality, and the new opportunity that they may bring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傅刚  费菁 《世界建筑》2001,(2):84-89
(1)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开始;(2)回顾工业时代的城市问题和出现过的解决方法;(3)信息时代新型城市在成为历史之前,许多问题都是未知数,出一地好奇我们仍想琢磨一番。  相似文献   

19.
Over the last 50 years, 370 large cities worldwide have severely depopulated, or shrunk, by at least 10%. Johnstown, Pennsylvania, is the third fastest U.S. shrinking city. Primarily a victim of deindustrialization, Johnstown faces severe decline issues related to depopulation, including social disorder and lowered quality of life. This project develops a framework for urban design for shrinking cities, integrating permanent functions into high development potential areas but temporary functions into declining areas. This approach allow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o occur through time as the city recovers. Using a GIS-based weighted overlay model to assess the threat level of decline, 4 sites were identified and strategies for each were developed. Master plans to retrofit new functions integrating residents' desire and demands into vacant / abandoned properties were then generated for each site. Rather than chasing hefty attempted quick-hitting developmental incentives, this approach will bring new long-term economic engines and lifestyles to the city due to a diversity in the economic base; i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urban regeneration by providing a structured way to promoting social justice and equity in shrinking cities.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城市形象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城市形象设计(CIS)的基本原理极其构成 ,并从城市理念识别 (MI)、行为识别 (BI)和视觉识别 (VI)三大系统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形象设计与塑造 ,城市功能设计及城市形象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