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子商情》2004,(7):49-51
当前我国电子制造业处于“高速、高位”的发展态势之际,如何利用中国本土资源和全球产业调整的机会,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大好机会是实现电子制造业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标志着中国工业内涵的巨大变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但对于进入21世纪的中国来说,则不能再走同样的路子,中国必须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李毅中在2009年8月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3.
回顾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体现了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信息化时代推进工业化的基本战略,它为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可靠保证。只要深刻认识和切实贯彻这个基本战略,就能够在本世纪的头20年内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确判断和合理估计中国现时的信息化水平状况,事关“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战略任务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小康目标的实现与否。对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  相似文献   

6.
两化融合定义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两化融合最普遍的认知,而“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理念,基本无人提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化较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更为悠久,其技术、管理水平更为成熟。作为信息化工作人员,我们应认清信息化发展的不足,在现阶段应提出“学习工业化、发展信息化”的口号和方案,以促进信息化的更大进步,进而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郑昕 《中国信息界》2006,(22):17-19
一、信息化是中小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可逾超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前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方针。中小企业是推动网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芟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中国即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而目前,中国信息化“版图”已延伸至拥有9亿农民的广大农村。9月22日在京召开的“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以“推动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农业部和信息产业部两位部长悉数到场。他们在致辞中均透露,农业信息化将是未来中国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展望未来,信息化步伐铿锵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绵阳市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关键之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共识。信息化工作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和“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是信息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首先,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扩大社会就业,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其次,必须同时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信息化同工业化的进行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通信世界》2008,(25):I0009-I000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近日,广东省府办公厅转发省信息产业厅、经贸委《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信宫、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明确了全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基本策略和保障措施。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崭新命题以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至今仍未摆脱“农业大国”的“农业化”烙印,而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自身的发展,也包括农业的工业化。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农业的工业化是按下面的顺序不断走向深入的: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现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业也相应地走到了信息化的阶段。这无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巨大挑战:如果我国农业落后的问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近年来,企业信息化日新月异,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信息化战略经历了从“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过程,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曾剑秋  宋蕊 《通信世界》2008,(38):I0038-I0039
电信运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以来,国内已有大量文献试图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论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UPS应用》2013,(6):13-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首先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对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结构转变和发展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以来,国内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试图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论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作者发现,上述努力似乎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当沿着这一方向思考时,信息化与“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等后工业化(poat industrial society)现象或反工业化(deindustdalization)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被切断了,信息技术革命孕育和发展壮大所依赖的第三部门条件被忽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被约减、转化为信息技术与第二产业的关系。这既不利于把握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趋势和动向,也不利于我国的信息化政策制订;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大家还习惯于将中国发展的关键看作工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日前,“2014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工业正进入重化工业时期,中国工业经济正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平台。”从目前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趋势看,信息化时代将是工业化之后的必然经济形态。在我国还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同时,全球经济正在逐步显示出信息化趋势。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及其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