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压扭性含油气盆地勘探中,早期主要集中在断褶构造带的构造高部位,并已找到了许多断背斜、断鼻型油气藏;但随着勘探的深入。不得不考虑这些断褶构造下盘由逆断层和聚敛型扭断层封闭所形成的断层圈闭。虽然断层下盘圈闭在数量上和总的油气储量上一般都要比断层上盘背斜圈闭的低。但有时断层下盘的圈闭可以形成储量很大的油气藏,目前国内外均找到了这类油气藏。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圈闭条件的实例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由逆断层和聚敛性扭断裂封闭的断层下盘圈闭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是一个位得重视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滨海断鼻位于黄骅坳陷中北区,为依附于滨海断层下降盘的断鼻圈闭,钻探证实该断鼻具有含油气层系多、油气藏类型多、平面叠置连片及油气复式聚集的特点。烃源岩分布、构造演化分段性、砂体分布及烃源岩母质类型等因素决定了古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展布规律。认为明确研究区油气的主控因素对确定不同构造部位的油气勘探方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北盆地真武-吴堡断裂带的构造样式及圈闭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旭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3):278-280,295
苏北盆地真武-吴堡断裂带的构造样式主要有主控断层呈左阶式排列、末端呈发散状、左阶式交错部位褶皱隆起、主控断层两侧发育羽状断层,这些构造样式是该断裂带在反转拉张沉降的同时又具有右行扭动而形成。依据地层构造形态、断层特点及其组合关系,可将该断裂带的圈闭类型归纳为4类,分别是屋脊式断鼻圈闭、顺向断层断鼻圈闭、地垒式断块圈闭和阶梯式断块圈闭。  相似文献   

4.
在详细分析松辽盆地浅层地质资料和大量高质量地震剖面的基础上,编绘了浅层九个反射层的底界面构造图,发现了背斜、断块、断鼻、断背斜这四种类型的构造圈闭。圈闭的形成与发育受构造运动控制,圈闭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带展布有明显的依存关系。研究区内的圈闭主要形成于坳陷—反转时期,其中四方台—明水组是圈闭的主要形成时期,断块圈闭是油气富集的最主要场所。圈闭叠加有利于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圈闭保存直接影响油气保存。不同期圈闭有不同的控制油气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沔阳凹陷沔31井、江陵凹陷鄂深8井在白垩系勘探成功实例,得到了出油构造都面向生油洼陷,构造形态为反向正断鼻;出油层位紧临断层下降盘新沟嘴组下段主力烃源岩,且有较好的储集层的勘探启示。提出了在江陵凹陷范家台三维工区、资福寺向斜中段的北翼、万城断裂带中段、潜江凹陷竹根滩断层上升盘应重视沙市组、白垩系、古潜山等4个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渤西地区的断裂体系 ,以及由断裂体系控制的局部构造带的分布和油气运聚规律。渤西地区的圈闭有沿断层和凸起区分布的特点。凸起或低凸起区构造带以潜山、披覆背斜、地层超覆圈闭为主 ,边界断层下降盘常发育滚动背斜、断鼻圈闭 ,低凸起区是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有利场所。凹陷内的大断层两侧发育断块、滚动背斜、断鼻构造及凹中隆 ,已发现的中、小型油气田呈串珠状分布于大断层两侧。本区断层的发育对油气运移与聚集起重要作用 ,两组断层的交汇处 ,钻探成功率很高。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两个时期 5个阶段,即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和挤压、初裂、强裂、萎缩、余动阶段。兰聊断裂带油气圈闭类型多,根据油气地质特征、圈闭所处位置、遮挡条件和产状等,可分为鼻状构造和半背斜构造、上翘物性遮挡岩性圈闭、潜山圈闭、礁体圈闭、地层不整合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古河道岩性圈闭及推覆构造圈闭 8种类型,而油源丰富、油气运移条件好、通道多及水下扇砂体和构造控制则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苏北盆地扭动构造油气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苏北盆地构造圈闭主要为断鼻、断块,构造圈闭的成因与区域性伸展一走滑作用有关,按成因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①凹陷及斜坡地区所形成的断鼻、断块群;②扭动断裂带伴生的张性断块;③扭动断裂带转换部位的断鼻、断块;④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断阶带复杂断块。扭动构造对苏北盆地的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图11参11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平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6):549-553
北部凹陷位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部,是一个在中生代—古近纪强烈块断裂陷作用下形成的北断南超式箕状凹陷,泰州组和阜宁组2期湖泊相沉积的暗色泥岩是凹陷内的主要烃源岩;仪征运动、吴堡运动等多期具有旋回性的构造运动作用,沉积上导致多种储集体、生油岩互相叠置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构造上产生了如背斜、断鼻和断块等圈闭类型。深凹中泰州组等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断层、不整合面上的风化带和砂质岩运载层等,自深凹向上、向南、向斜坡运移,形成岩性、背斜、断鼻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凹陷自成一独立的含油气系统,平面上含油气圈闭沿千里岩断裂带和斜坡枢纽带呈串珠状展布,是南黄海盆地最有利的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0.
南阳凹陷东部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断层十分发育,是比较典型的复杂断块含油气区,与断层有关的油气藏数量众多。含油气圈闭一般在鼻状构造背景条件下形成,往往被断层分割而复杂化,而断块(断鼻)则成为一个基本的含油气单元。通过对东部地区斜坡带复杂断块区的油气成藏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寻找到了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指出南阳凹陷魏岗、张店鼻状构造的继承性发育十分有利于油气聚集,是有利勘探方向,斜坡带发育的各种断块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1.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反转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发育复杂的褶皱冲断构造,尤其是盐下层构造变形强烈,具有反转构造的变形特征。克拉苏构造带反转构造在剖面上具有先存正断层重新活动并在断层下盘形成捷径断层的特征,在南部远离反转断层处具有盖层滑脱性质,据此可将克拉苏构造带划分为反转断隆背斜带、楔状叠瓦构造带和逆冲前缘构造带3个次级构造带;平面上构造反转程度西弱东强,西段主要表现为在反转断层下盘形成分支断层,而东段具有在反转断层上盘形成反向断层和褶皱变形的趋势。构造变形分析表明,南天山水平挤压叠加垂直剪切的作用导致克拉苏构造带发育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断层,并使部分早期正断层重新活动而形成反转构造。对次级构造带构造圈闭有效性的分析表明,反转断隆背斜带形成规模大、产状平缓的构造圈闭,但是上覆盐岩层厚度较薄,天然气容易散失;楔状叠瓦构造带形成规模相对较小、幅度大的构造圈闭,上覆盐岩层厚度大,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龙门山中北段处于中段与北段过渡转换位置,前期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基于重新处理的二维地震长线资料,综合运用野外基础地质观测、钻井结构分析和构造解析等手段方法,系统厘定了龙门山中北段构造变形特征.龙门山中北段厚皮带一侧变形层次深,以韧性变形为主,表现为一系列紧闭倒转向斜和背斜组合样式;过渡Ⅰ带发育多条逆冲断裂呈叠瓦...  相似文献   

13.
冷家—雷家地区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段,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断层和断裂系统,确定了地层层位和局部构造,分析了圈闭特征.研究区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形成陈家洼陷、背斜构造带、斜坡带三个二级构造带.该区断裂构造发育,断层活动复杂,含油层系众多,油藏类型多样.研究表明构造变形是油气聚集的关键因素,断裂、背斜构造...  相似文献   

14.
基隆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主要沉积凹陷,凹陷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断坳、坳陷和被覆四个阶段。凹陷由西部缓坡断阶带、中央洼陷带和东部陡坡带组成,主要填充新生界沉积层系。始新统至中新统发育四套烃源岩,油气主要储存于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地层中,存在四套有利油气成藏组合。2005年油气资源评价,西湖凹陷油气当量为15.6亿方,西湖与基隆凹陷为一个统一凹陷,只是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时期被短暂分隔,石油地质条件应基本相同。油气地质分析表明基隆凹陷具有良好勘探前景,凹陷西部缓坡断阶带油气勘探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5.
夏口断层对临南斜坡区油气分布及运移方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口断层是惠民凹陷划分临南洼陷与临南斜坡的二级断层,具有继承性活动特点。在该断层附近不同位置分布着临南油田和曲堤油田。临南油田位于夏口断层西段的下盘,曲堤油田位于夏口断层东段的上盘。油田这种分布格局与夏口断层的封闭性在横向上的差异性有关,与夏口断层产状也密不可分。断层封闭性西段比东段强,东段成为临南生油洼陷油气向曲堤地区运移的有利通道。断层断面陡的部位是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在断层上盘,断层走向弯曲的向心位置,其油气主要沿断层的凸形断面较陡处通过汇聚流的方式运聚到曲堤油田。油气在穿越断层运移时,会优选较陡断面带向上运移,断面凹凸特征控制着油气在穿越断层面运移时是发散流还是汇聚流。汇聚流的指向区是油气田的分布有利区。  相似文献   

16.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阳凹陷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伸展构造是主体。统计各层位四级断层的走向得出,古近纪由早至晚伸展方向由近东西向到北西–南东向再到近南北向顺时针旋转。右行走滑构造也很明显,表现为雁列构造、帚状构造、花状构造、主断裂尾部构造等主断面陡倾,主要形成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期。马西、河间、留路等主控断层的坡坪式形态和伸展活动,导致了自东向西依次为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中央潜山带、次洼槽带、斜坡的规律性分布。北部主滑脱面深度大,为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大,为基底断弯区;南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小,为盖层滑脱断褶区。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边界断层构造反转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地边界断层通常为同沉积断层,同沉积断层活动时间相对短且具有间歇性,地层沉积时间相对较长,这决定了断陷盆地的地层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同沉积断层理论模式,认为断陷缓坡带地层厚度与边界断层下盘厚度相当,边界断层下盘通常缺失与上盘对应的地层,可选择断陷盆地缓坡带地层厚度代替边界断层下盘厚度,建立虚拟下盘厚度格架,然后运用位移-距离曲线等方法对边界断层开展定量研究。伏龙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为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发育4条边界断层,依次控制了4个沉积次洼,4条边界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反转程度存在差异。伏龙泉断陷经历了断陷期、拗陷期、反转期三个主要的构造期次,分别对应于边界断层强烈活动、停止活动、反转活动3个演化阶段,发生于白垩纪末的反转活动使得边界断层再次活化,形成油气运移通道,深层油气向上运移到浅层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通过定量计算伏龙泉断陷各边界断层的反转率,结合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认为反转率适中的区域最有利于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相似文献   

18.
惠民凹陷西南缓坡带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惠民凹陷西南斜坡是一长期发育的稳定斜坡,其上发育不同产状的基底断层,构成复杂的断块构造。早第三纪断陷阶段,断裂强烈活动,对沙河街组沉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晚第三纪、第四纪,大多数断裂均停止了活动。运用泥涂抹系数,对夏口断层封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夏口断层的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界,之上封闭性好,之下封闭性差。这一特征决定了临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以上层位的油气无法穿过夏口断层,只能在断层上盘形成聚集;以下层位的油气却能穿过夏口断层,进入到西南斜坡。因此,西南斜坡的油气勘探重点应放在沙河街组四段及以下层位  相似文献   

19.
迈陈凹陷古近系为南断北超的箕状凹陷。不同的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沉积体系,迈陈凹陷东部可分为4个构造岩相带。重点区带为斜坡带、南部断裂带和东部断裂带,分别对应北斜坡河流一三角洲、南部单级或多级边界断裂陡坡扇、东部单级边界断裂陡坡扇3个构造岩相带。分析其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及圈闭类型,指出不同构造岩相带下部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地震解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昆北连片二、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明确了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地质结构,应用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技术落实了构造形态和细节,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获得切16等井区勘探突破,并取得以下认识:①昆北地区呈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以一级断层为界划分为北部跃进斜坡—切克凹陷—乌南斜坡带、南部山前凹陷带和中央昆北断阶带三个构造单元;②昆北断层上盘断层走向主要为南北向或北东向、北西向,靠近区域大断层地层较破碎,小断层发育;③发现了切16井路乐河组(E1+2)地层超覆圈闭,其中以湖进体系域的砂砾岩为主要储层段,以最大湖泛面附近厚为20~40m的较稳定泥岩为区域盖层,具有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良好条件;④利用KL Inversion、Geocyber技术对E1+2的油气检测结果表明,含油主体位置均位于切163井附近,圈定的切16井区有利含油面积为33km2,并在切15井以东发现新目标,有利含油面积为12km2,含油检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