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火工品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士嘉 《火工品》1993,(3):23-29
根据GJB376-87<<火工品可靠性评估方法>>,结合使用经典和Bayesian方法,阐述了单元可靠性评估以及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的数学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某引信电路的可靠性预计和贮存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JB/Z299A和GJB/Z108分别对某无线电引信的分立元器件电路和集成电路的作用可靠性进行了预计,并对电路的贮存寿命进行了预计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武器起爆系统用新型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的发展。电-光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组合了激光器的光能和光电技术,从而安全并可靠起爆电爆装置。这种光-电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使电起爆器与可能导致意外起爆的能源完全隔离。通过纤维光学线传递的光能给起爆器提供能量,起爆器中装的光电能转换器将光能转换成电输出,由光-电能转换器转换的电输出的作用是给起爆器的电子线路以动力,从而使起爆器发火。标准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是装在起爆器中并由通过纤维光学线传递的光学数码信号激发。起爆器的机内测试(BIT)性能可为用户提供保险与解除保险状态的实时系统检查和反钏,该设计使用了山迪亚的电-光起爆(EOI)技术专利和Thiokol的已经经过鉴定的半导体桥(SCB)起爆器设计的军标MIL-STD-1512。已经制造出了电-光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并成功地进行了演示。这种飞行尺寸(flight-sized),飞行重量(flight weight)级装置已做好了进一步的工程研制试验准备。  相似文献   

4.
微机电起爆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机电起爆器的的原理及构成,对微机电起爆器涉及的含能桥、微小尺寸爆炸序列、微机电混合装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小尺寸爆炸驱动飞片能够可靠起爆许用传爆药,突破了传统极限起爆药量的观念,为微小尺寸爆炸序列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钝感电起爆器1.5A/2.25W5min不发火的钝感要求和通6A/20ms直流电流可靠发火的要求,通过分析影响电起爆器安全性、发火可靠性及作用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设计及试验。研究表明:合理的散热结构与桥路设计,以及钝感耐高温药剂设计可满足高安全性与可靠发火要求;点火药剂中金属锆粉粒度小于2μm、粘合剂氟橡胶含量为0.5%、压药压力为85MPa时,发火时间精度最佳。该设计为电起爆器类火工品的钝感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火工品研制,生产工程的特点,根据GJB450<<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的规定,结合国内外火工品可靠性研究的经济,阐述了火工品可靠性程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相似文献   

7.
基于火工品研制、生产试验的特点,根据GJB450-88<<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的规定,对可靠性试验的目的、种类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油、气井射孔用起爆器材,如电磁雷管、机械压力式电起爆器、安全起爆装置、机械撞击式起爆器、压力起爆器和冗余(双发火)起爆装置等,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材料Al基含能薄膜在低能爆炸箔起爆系统中的电爆性能,对Al基含能薄膜的厚度、桥区形状和尺寸进行了仿真设计,优选出最佳桥区形状,在此基础上通过电爆试验及高速摄影对Al/Ni、Al/Ti、Al/Cu、Al/Cu O 4种Al基含能薄膜的电爆性能及发火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l/Ti薄膜综合性能最佳,具有较大的沉积能量、能量利用率和桥区电流密度,同时最佳起爆电压适中、火焰高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Al/Ni薄膜所需最佳起爆电压最小,但作用能力较差;Al/Cu O薄膜具有最佳作用能力,但所需最佳起爆电压较大;Al/Cu薄膜的电爆性能最不突出。  相似文献   

10.
陈清畴  马弢  李勇 《含能材料》2019,27(1):79-88
从金属桥箔电爆炸、电爆炸驱动飞片和飞片冲击起爆炸药三个方面,综述了爆炸箔起爆器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认为:爆炸箔起爆器在分段式电阻率模型、先进飞片测速技术、基于能量转化系数的电爆炸驱动飞片速度计算模型和基于临界起爆判据的感度预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一些规律性认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低能化设计。指出:小尺寸条件下电爆炸驱动飞片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及飞片烧蚀的定量描述、飞片在飞行中的瞬时形态、爆炸箔起爆器小尺寸装药的非理性爆轰性能预测、波阵面后微流场观测技术将成为爆炸箔起爆器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解瑞珍  陈震  金贞淑  卢斌 《含能材料》2007,15(5):544-546
依据G JB5309.1~.38中钢块凹痕试验的方法,测试了以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为输出装药的电雷管(Φ3.85 mm)的输出威力。在相同装药条件下,与以HMX为输出装药的电雷管相比,其输出威力提高了10%以上,极限起爆药药量减少表明HNIW可以作为雷管进一步小型化的可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发火可靠度裕度的生产方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海平  穆慧娜 《含能材料》2008,16(2):209-211
基于火工品感度分布模型及GJB376-87给出的火工品发火可靠度裕度系数定义,推导出了生产方风险与火工品发火可靠度裕度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和升降法试验,求得某针刺雷管发火可靠度裕度系数为1.74,生产方风险为0.003%;某电雷管发火可靠度裕度系数为1.48,生产方风险为0.00096%.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这种定量关系与实际产品相符.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射频电流对桥丝式电雷管在贮存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发火、迟发火与瞎火现象,选取了一种桥丝式电雷管进行热分析数值计算.首先建立了热分析的数理模型,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电雷管接受射频电流作用后药剂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所研究的电雷管在受到0.09A以上电流作用时,出现意外发火现象,影响其贮存安全性;在受到0.08A以下电流作用时,出现迟发火与瞎火现象,影响其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郑伟林 《火工品》2012,(3):50-53
针对石油射孔弹目前采用的桥丝式电雷管和今后可能采用的冲击片雷管,研制了能够对二者的发火过程进行无损耗监测的高速数据采集电路,采用了一种非接触方式获取了发火过程中的电流曲线.根据所获取的电流曲线,分析了桥丝和桥箔在发火电流作用下电阻率的变化过程,以及发火电流曲线出现凹点的原因及其所代表的桥路状态,计算了电雷管的感度及其与发火电路的能量匹配关系,以指导发火电路的参数设计,为可靠性试验提供无损耗监测和发火参数认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冲击片雷管的性能和美军标MIL-DTL-23659D附录A冲击片雷管验收规范,针对我国现有的相关GJB344.87进行了讨论分析;结合冲击片雷管的性能特点和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冲击片雷管的鉴定验收试验规范,对具体测试方法和要求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把火工品失效看作一个由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发生模糊失效的模糊系统,对火工品的可靠性进行了模糊故障树分析与计算.以某电雷管为例,通过对该电雷管各性能参数发生模糊失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性能参数不满足指标要求的可能性分布及其失效概率的可能性分布;据此,建立了该电雷管失效故障树,通过计算给出了其模糊失效慨率和模糊可靠度的可能性分布,对其可靠性进行了模糊评估,评估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表明该分析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阎巧玲  许勇  张凯 《火工品》2016,(1):15-18
针对某型煤矿许用雷管生产中出现的点火失效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点火药头-延期药之间能量匹配裕度不足是导致产品瞎火的主要原因。通过设计改进提高了电点火药头点火能力及延期药的热感度,经试验验证产品发火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了瞎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公安机关对疑似危险物进行鉴定和评估,由国家颁布的国家标准《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测试导则》和《GB/T 13226-1991工业雷管铅板试验方法》,被系统地应用于危险物的爆炸性试验鉴定与评估标准。其中,联合国隔板试验1(a)、克南试验1(b)和时间/压力试验1(c)用于鉴别危险物是否具有爆炸性;雷管敏感度试验5(a)用于确定危险物对强烈机械刺激的敏感度;铅板试验用于鉴定各种火雷管、电雷管和导爆管雷管是否具有爆炸性。利用上述试验方法,对硝酸铵(AN)和高氯酸铵(AP)样品,以及某公安机关缴获的疑似黑火药和导火索、疑似硝铵炸药、疑似电雷管和火雷管等危险物,进行了燃烧性或爆炸性的鉴定和评估。结果表明,AN不能用工业雷管起爆,AP以及与AN的混合物均具有爆炸性,能用工业雷管起爆,验证了该爆炸性试验鉴定与评估标准的有效性。疑似硝铵炸药可用联合国隔板试验1(a)鉴别出是否具有爆炸性,疑似黑火药和疑似导火索可用燃烧试验定性鉴别出是否具有燃烧性,疑似电雷管和疑似火雷管可用铅板试验鉴别出是否具有爆炸性。  相似文献   

19.
某电雷管瞎火原因分析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找某电雷管失效原因,采用解剖及X射线检查其内部情况。经验证分析表明:瞎火原因为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桥丝与点火药分离。同时,提出了产品结构工艺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产品进行了可靠性评估。结果表明其明性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几种典型电子雷管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星  徐栋  颜景龙 《火工品》2003,(4):35-38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电子雷管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电子雷管的基本原理,并初步探讨了电子雷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电子雷管相对于传统雷管的技术优势,指出电子雷管是雷管行业未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