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坑回弹时间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土基坑开挖时,坑底土体的隆起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利用三轴流变试验仪,模拟基坑开挖时坑底土体的应力路径,进行卸载流变试验,并提出一个五元件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吻合,该模型可作为淤泥质黏土在卸载条件下的流变学模型,对基坑隆起变形的预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稳定渗流引起的基坑坑底回弹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维非稳定渗流理论,研究大面积开挖基坑且支护墙体刚度较大情况下坑内外水头的变化规律,并推导相应计算公式,进而分析坑底水头、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以及回弹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卸载引起的超静孔压以及坑内外水头差诱发的渗流共同作用使得坑底孔隙水压力随时间逐渐增加,进而引起坑底有效应力逐渐减小和坑底回弹变形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采用逆作法时,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隆起对于地下工程结构会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对于深基坑的回弹量计算,都是以基坑开挖卸荷为基本应力路径获取变形模量,并未考虑降水的影响。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开挖,特别是深度达20~30 m甚至更深的超深基坑工程,均要涉及到大幅度降低坑内地下水位的问题。应用三轴试验对基坑工程开挖与降水交替作用下开挖区土体的强度与变形性状进行模拟,并与仅考虑基坑开挖作用下被动区土体的强度与变形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超深基坑,降水作用可改善土体的力学性状;大深度降水对基坑总的回弹量有较大影响,能显著减小回弹总量。基于降水对基坑被动区土体强度及变形性状的显著影响,在深基坑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实际的应力路径,即进行考虑降水与开挖综合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兖州矿务局招待所综合楼基坑回弹观测实例,介绍了基坑回弹观测方法、观测过程及误差来源和精度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坑卸荷回弹变形计算对基坑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基坑回弹量估算方法有几种,包括传统估算方法、经验公式、残余应力法等,但估算结果往往与实测值相差较大。根据坑底土残余应力为开挖卸荷坑底土层回弹影响范围内有效自重应力原理的方法,以自重应力修正偏大的卸荷应力,配合常规压缩试验所得回弹模量或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回弹模量,给出一种新型实用基坑回弹变形计算方法。该方法概念清晰,易于操作,可计算出影响范围内任意深度回弹量,经与实测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可靠,概念清晰,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完善基坑设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在深基坑工程中,由于基坑回弹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在深基坑工程中,由于基坑回弹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春保 《建筑技术》1992,19(2):110-112
为掌握砂卵石地基变形规律,为建立大型深埋地基基础设计理论提供验证数据,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工程,对砂卵石地层建筑基坑回弹规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求控制基础沉降不超过地基容许变形值。  相似文献   

9.
上跨既有管廊基坑开挖回弹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双龙 《山西建筑》2008,34(11):157-158
结合工程实例,使用有限元程序Plaxis对上跨既有管廊的基坑开挖引起的卸载回弹量进行计算,对两种工况下回弹量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采用的回弹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对今后类似工程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泥改良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了扩大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水泥改良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了水泥改良土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了水泥改良土的临界动应力、累计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和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论证了水泥改良土作为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2组具有不同支护形式的软弱基坑进行离心模型试验,测试基坑开挖卸荷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以及坑周土变形,并进行相应的数值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支撑对基坑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未加水平支撑的基坑易发生由于支护结构与坑侧土体变形过大所导致的失稳;加水平支撑后基坑的稳定性提高,但要注意由于坑底土体隆起变形所导致的支护结构底端移动和坑顶支撑松弛,进而造成整个支护结构失稳。通过对基坑周边土体在开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应力路径和蠕变参数分析,采用ABAQUS中的扩展D-P模型,对试验模型的原型基坑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和离心模型试验吻合较好,且可反映基坑周边土体的蠕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
软土基坑突水判断方法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深基坑的突水问题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前、后的参数,发现突水前后基底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基坑突水破坏使得基底软土层的黏聚力和压缩模量显著下降,而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根据试验结果,当承压含水层水头压力值与上覆软土层单位面积质量相等时,土体并不破坏。因此认为传统判断基坑突水的“压力平衡法”具有一定缺陷。在对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的结果考虑基底土层抗剪强度的黏聚力分量,量化地提出软土地基基坑突水的判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工程实践进行对比,对于软土地基的基坑突水问题,传统的判断方法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13.
润扬长江大桥北锚特深基坑设计尺寸达69 m×50 m×50 m,支护方案为嵌岩地连墙加内支撑结构形式。为深入了解该基坑支护方案的安全情况,并预测其可能的破坏形式,在模拟施工过程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为加大土体自重直至支护结构破坏的方法,对该基坑进行了破坏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坑的破坏将始于支撑的压坏,进而使地连墙屈服或折断。而在不同开挖深度下,基坑的破坏形式有所不同,开挖深度越大,破坏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坑突涌模式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软土地区,由承压水诱发的突涌是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设计和施工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借助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就不同隔水土层、不同坑内桩基类型及平面布置对基坑突涌稳定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软土地区承压水基坑突涌模式主要有3种:接触面涌水涌砂破坏、整体顶升破坏和隔水层表面砂沸破坏,与实际工程案例比较吻合。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基坑发生突涌的内在机制分别为:接触面涌水涌砂破坏是由于隔水层土体与地下结构接触面发生水力劈裂引起的;整体顶升破坏为地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或附近发生剪切破坏所致;表面砂沸破坏为隔水层在下部承压水作用下发生复合的拉剪破坏和剪切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多属性决策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支护方案的决策受到技术、经济、环境以及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决策的相关信息(权重和方案的指标值)有时很难精确给出,但可以用排序或区间等线性不等式形式来表示它们。为了处理这样的不完全信息下的决策问题,采用了基于数学规划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检验方案之间的优势关系,获得了最优支护方案,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基坑工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中讨论了基坑围护设计中土压力的合理选用,坑外卸土和坑中坑对基坑围护稳定和变形的影响,基坑围护的主要矛盾和围护型式的合理选用,土钉支护的临界高度和复合土钉支护有关问题,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工程环境效应与按变形控制设计,关于基坑工程规范和基坑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深基坑稳定性分析的传统做法是计算最小安全系数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这个目的在数学上很容易达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限制。安全系数空间分布的概念,是对传统深基坑稳定分析方法在物理意义上的延伸。安全系数的空间分布图像由一系列潜在滑动面所构成,每一个潜在滑动面对应一个安全系数,实际上,潜在滑动面的空间分布间接地表示了安全系数的空间分布。这样的表示方式可以直观地显示基坑的稳定状态。同时,若需要进行支护,此法还提供了一个需支护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南锚碇基坑深29 m,平面尺寸为69 m×51 m,采用排桩冻土墙围护结构,为解决该结构设计中冻胀力取值难题,进行深基坑排桩冻土墙围护结构冻胀力物模试验研究。首先根据相似理论,推导模拟试验的相似准则;然后,进行模型设计和制作;最后,通过模拟试验,首次得到没有卸压孔时,排桩所受水平冻胀力为0.238 MPa,当在冻土墙外侧施工卸压孔时,排桩所受的水平冻胀力平均值为0.133 MPa。并给出了随着基坑开挖的卸压作用,桩上受到的水平冻胀力呈现减小趋势,最大衰减率达40%。从而为这种新型围护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