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内和谐对校园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党内总体是和谐的,但也弃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分析了党内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和产生原因,并从班子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行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党内和谐的概念、党的建设、党内选举、党的组织四个方面分析了党内和谐建设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认为党内和谐是体现在党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的一个动态开放的无边界的主题,要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中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党内和谐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扩大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关系和谐是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广泛的党内民主能够促进党员与党员、党员与党组织、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在思想上的沟通与理解,形成相互信任、团结向上的氛围,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党内关系和谐的关键。必须通过扩大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4.
从党员活力、党内民主、现代化、党际关系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党内和谐,指出在党内和谐建设上,党员活力是在党员的权力与义务相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权力与义务的平衡;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条件和发展途径,关注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更要关注党内民主的内涵;现代化为党内和谐提出了挑战,也为党内和谐提供了动力;党际关系和谐对党内和谐有着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党员活力、党内民主、现代化、党际关系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党内和谐,指出在党内和谐建设上,党员活力是在党员的权力与义务相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权力与义务的平衡;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条件和发展途径,关注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更要关注党内民主的内涵;现代化为党内和谐提出了挑战,也为党内和谐提供了动力;党际关系和谐对党内和谐有着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高校党内和谐促校园和谐,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根据类型的不同,高校分为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方面,在实现和谐的目标、关键性地位及指导性作用等方面是一致的;而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方面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上。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党政关系是党内和谐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内和谐的重要基石,和谐的党派关系是增进党内和谐的政治基础,党际关系的优化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必要条件。营造党内和谐,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规范党政关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巩固和发展好党派关系;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优化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党政关系是党内和谐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内和谐的重要基石,和谐的党派关系是增进党内和谐的政治基础,党际关系的优化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必要条件.营造党内和谐,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规范党政关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巩固和发展好党派关系;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优化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内和谐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和谐文化建设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转型与拓展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革命型"———"建设型"———"整合型"———"改革创新型"文化模式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党内和谐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和谐文化建设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转型与拓展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革命型"———"建设型"———"整合型"———"改革创新型"文化模式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它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尽管他早年犯过严重错误,但他在建党前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不应该被抹杀的。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的直接应答,政治合法性蕴涵是"三个代表"的应有之义。从政治合法性的层面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完整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消除"三个代表"研究的盲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绩效性基础、意识形态基础、群众基础、法理型基础等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然而由于历史和国情等原因,中国共产党对党法关系的认识经历了逐步演进的曲折过程。回顾这段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可为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遵义会议前,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经历了艰难曲折地探索。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和作用、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等问题不乏有正确的认识,但也有偏差与失误。这一探索过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重大的现实课题。面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挑战:社会构成多样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多样化,这些复杂的问题都要求中国共产党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党领导方式的现代化,党的功能的现代化,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推进党的体制和机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到成熟;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指导作用;1935年以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相对减弱和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被解散;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党内的团结和统一以及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毛泽东个人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卓越贡献。所有这些分别为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提供了理论条件、思想条件、外部条件、历史条件和主观条件。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是由各方面条件和各种因素促成的,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我军的历史使命须有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因为,一是我军的性质是由党的实践需要定位的,二是我军的使命是党的使命在军队中的具体履行,三是党的领导方式和内容对我军使命实现有特殊意义,四是履行现阶段使命才能进一步展现我军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