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联合口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AMI伴新近发生的快速房颤患者,先静脉注射负荷量胺碘酮150mg,继予0.5~1m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最后以胺碘酮0.2q8h口服5d。观察房颤转复及维持情况,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及负作用。结果 31例患者中22例(70.97%)在24h内恢复窦性心律。另外9例在24~50h转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100%。用药后心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1例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及两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停药后很快恢复。31例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联合口服胺碘酮治疗AMI伴快速房颤转复成功率高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分别予以静脉应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后观察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有效率、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略高于心律平(P>0.05),心律平显效时间明显快于胺碘酮(P<0.05)。结论心律平与胺碘酮均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Af)病人的疗效。方法观察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病人25例,回顾性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胺碘酮、心律平的疗效稳定,药物复律时应选用心律平或胺碘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稳心复脉汤联合西药心律平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口服稳心复脉汤加心律平胺碘酮,对照组25例单独服用稳心复脉汤。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余各证型之间无差别。对照组治疗各证型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初诊心律失常选用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胺碘酮常规治疗疗效更好;对病程长需长期服药的心律失常患者选用稳心复脉汤效果好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69岁和80~89岁人群的房颤患病率可高达2%和9%,持续性房颤超过7d多不能自行停止,超过1年则难以复律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1]。笔者对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胺碘酮治疗房颤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任红  林维彬 《化工之友》2007,26(23):58-58
目的探讨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用胺碘酮治疗的护理。方法自2004年至2005年对40例老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用胺碘酮治疗,观察转为窦性心律的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室性心动过速转复为窦性心律38例,占95%。结论通过全面认真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方法 2组根据心功能情况采取卧床休息、限盐,并常规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服胺碘酮600mg/d,共7d,继之400mg/d,共7d,然后200mg/d直至观察结束,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记录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X线胸片、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结果 2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86.2%,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死率治疗组为2.9%,对照组为6.2%,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疗效满意,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小,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复律成功后再用胺碘酮。结果本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2例,在应用胺碘酮后21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明显控制,总有效率为95.5%,在用药期间死亡1例,其余痊愈出院。结论:静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75~150mg缓慢静推,随后以0.5~1.5mg/min静脉滴注,若控制不满意,间隔30min追加75~150mg负荷量,最多静脉注射达3次,反复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静脉应用3天后改为口服维持。各类快速心律失常控制率2h内为47.6%,24h为66.7%,48h内为85.7%,72h内为90.4%。第一个24h静脉用量为900~2420mgmg。治疗期间4例(9.5%)窦性心动过缓(HR<50次/分=减量后心率恢复到正常。3例(7.1%)血压降低,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正常。3例(7.1%)因反复室颤死亡。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率、节律及血压的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相似文献   

10.
周芳  王琪 《化工之友》2007,26(23):16-17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外,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FEV1、FVC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的氧分压(PaO2)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FEV1、FVC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治疗COPD在临床上能显著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68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4例,服用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84例,口服胺碘酮,疗程均为4周,一疗程后复查Holter并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3%,对照且有效率86.9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副反应少。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各种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苦参素对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给予红花注射液15mL入液静脉滴注,苦参素6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用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然后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肝硬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及治疗结束5个月后,观察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A/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HBEAG及HBVDNA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少数患者出现乏力、恶心、腹部不适和腹泻。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苦参素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抑制HBV复制,且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射血分数0.495±0.093。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发作时予胺碘酮静脉负荷量后并静脉与口服维持,7例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严密监测血压、心律和心功能,从小剂量加量至最大可耐受剂量。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可迅速控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且无心力衰竭加重和血压下降,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的控制对常规药物无效的VT和(或)VF,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应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连服3~5d,然后改为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连服7d,以后每日0.1~0.2g,维持治疗,听诊患者的早搏次数及观察心电图记录(或心电监护)。结果48例患者中,室性早搏次数减少70%以上者36例占7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长春西汀与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长春西汀20mg,每日1次静滴,共2周,巴曲酶10U,每日1次静漓,连用3d;对照组(30例),用ATP40mg,CoA100U,每日1次静滴,共2周,巴曲酶10U,每日1次静漓,连用3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下降(均P<0.01),且较对照组尤为明显(P<0.05);而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亦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春西汀与巴曲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巴曲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考前焦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青少年考前焦虑患者分别用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治疗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的HAMA评分在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坦度螺酮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丁螺环酮为65.0%,坦度螺酮组在疗效上优于丁螺环酮组(P<0.05);2组在干预前后TESS的评分结果为,坦度螺酮组为(3.24±0.34),丁螺环酮组为(4.35±0.62),丁螺环酮组高于坦度螺酮组(P<0.05)。结论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考前焦虑疗效及安全性较丁螺环酮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患者而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90mg加入5%葡萄糖(GS)或生理盐水(NS)200mL中静滴10~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的CHF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2例),二组均给予常规综合疗法抗CHF治疗,A组联用螺内酯(20mg/d)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组评估、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同时观察6min步行试验,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6个月A、B组心功能分级LVEF、SV、CI)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与B组比较,A组改善最显著(P<0.05)。未发现严重高血钾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螺内脂治疗CHF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CA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头孢噻肟钠3.0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滴注,2次/d,阿奇霉素0.25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滴注,1次/d;对照组62例,给予头孢噻肟钠3.0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清除率治疗组为93.48%,对照组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AP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将168例STEMI符合溶栓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每天100mg;给予低分子肝素0.4mL,每天2次,连用7d;同时给予抗心绞痛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入院后即刻口服氯吡格雷300mg,次日改为75mg,1次/d,2组患者共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以及使用硝酸甘油的次数等。结果使用氯吡格雷组梗塞血管再通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心血管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尿激酶溶栓阿司匹林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明显要优于单一用阿司匹林治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