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粉碎性跟骨骨折给予一期植骨,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4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16.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32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1%。结论一期植骨,开放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进行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0年5月~2006年11月对40例46侧跟骨骨折进行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术。结果40例46侧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26侧,良15侧,可5侧,优良率达89.1%。结论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钛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塑形钛钢板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9例跟骨骨折,均采用塑形钛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1.5个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优良率为90.5%。结论塑形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跟骨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35例颌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痊愈32例,骨折愈合及咬合关系良好。术后6个月X线摄片复查,均骨折愈合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疗效可靠,下颌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内跟骨钛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1.7%,对照组优良率为80.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还需要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26例。结果26例全部愈合,无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预后好,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8例足跟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6~24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其中优15例,良10,可为3例,总体优良率为89.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马镭  郭庆升 《化工之友》2008,27(7):78-78
目的 观察应用重建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7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良率88%.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对于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且获得平均15个月随访的45例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2例,女13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史3h~5d,平均3.1d。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结果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3d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留置下腔静脉滤网,防止血栓脱落;1例术后9个月发生内固定迟发性感染,给予彻底清创、内固定取出后痊愈。钉棒无折断,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率为96%,术后随访椎体高度恢复率为90%,植骨均获得融合。Frankel分级术后较术前神经功能改善率达95.6%。结论Tenor内固定系操作简便,复位效果优良,是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优25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3.7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安全、有效,可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颈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植骨于术后3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骨折、脱位全部减压彻底、复位满意。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钉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时Frankel分级好转率分别为55.0%和80.0%,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分别为0.625级和0.975级,分别有2例和3例恢复正常。结论采用经颈前路手术减压、椎骨、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颈髓损伤,颈髓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0例颌骨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6.6±2.4)d,骨痂形成时间(3.5±2.2)周,开口度恢复时间(6.7±2.3)周。经过临床疗效评价分析,103例(85.8%)治愈,15例(12.5%)显效,2例(1.7%)无效,可能由于2例患者钛板松动引起的。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跟骨异形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63足)跟骨骨折实现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SandersⅡ型12例(12足),Ⅲ型34例(38足),Ⅳ型10例(13足)。均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8个月。49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出现切口皮缘部分坏死,1例出现切口裂开,4例出现切口少量渗液,经换药处理均愈合。按照跟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38例,良13例,差5例,优良率91%。结论应用跟骨异形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可最大程度恢复了跟骨的形态,关节面平整及Bohler角,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体会,为提高手术疗效、改进手术方法提供借鉴。方法对31例(36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内固定,疗效评价根据Maryland Foot Score足部评分标准。结果31例(36足)均获随访12~36个月,患者足功能优良27例(32足),总优良率88.89%。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46例C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肘关节后方正中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5例用"Y"型钢板固定,21例用外侧重建钢板内侧1/3管形钢板固定,截断之鹰嘴行张力带钢丝复位固定。术后进行肘关节及前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经6月 ̄3年随访,鹰嘴截骨部及骨折断端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骨化性肌炎。优良率达84.7%。结论肘后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优于其它治疗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及骨不连发生,优良率达90.1%。结论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内固定方式,同时应争取早期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固定和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例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术后门诊随访。结果19例患者无骨不连、再骨折发生,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折弯出现。患者术后与术1年TPA和PA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总优良率为84.2%。结论锁定钢板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病人行正颌手术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本组病人共50例,按正颌外科常规行矫形手术。50例病人均未植骨,采用钛板钛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颌间结扎固定2周。结果50例患者均一期愈合,其颌牙合关系及容貌均得到恢复及明显改善。术后2个月恢复失牙,恢复牙列完整。结论总结手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的临床护理经验。做好专科护理是正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董权 《化工之友》2007,26(24):47-48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手术治疗28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者1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者12例,前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及后路半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术者3例。结果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术后致瘫,病例随诊0.5~2年,优良率85%以上,并对其手术治疗提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结论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手术风险大因此术前、术后必须进行充分准备,掌握手术的常规护理及特殊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舟骨瓣移位术治疗Ⅲ型距骨颈骨折及对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Marti-Weber分型Ⅲ型的距骨颈骨折患者46例,按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舟骨瓣组28例,采用舟骨瓣移位术治疗;内固定组18例,采用"BIOFIX"可吸收螺钉和固定棒(芬兰)行内固定治疗。随访1~3年,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治疗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舟骨瓣移位术与可吸收内固定术在Ⅲ型距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和对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无明显差别,但前者适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