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背景,沈阳近代建筑的转型呈现多路径并驾齐驱的复杂局面,抽丝剥茧, 通过对历史事件与建筑的关联性进行解析,梳理不同因素影响下建筑转型的动因与途径,是深入挖掘沈阳近代建筑转型规律的重要手段。清末新政使东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当时东北的执政中心沈阳来说,更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变革,加速了沈阳城市近代化的进程。本文以此为背景展开近代建筑转型研究,提出该时期清政府通过自上而下推进建筑转型所呈现的“以功能为主导的城市近代化、以传统符号为装饰母题的西洋样式、与地方材料相适应的新技术”三个途径,以及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风格为先导、 结构为支持、功能为根本”的特点,以建筑为缩影总结异质文化在传播与引入中所体现的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盛京时报》1作为沈阳近代重要的报刊杂志,内容涉及沈阳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信息。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用于分析《盛京时报》20世纪20年代的相关报道,从建筑市场、建筑特色、城市规划、建筑技术等方面总结沈阳近代中期的建筑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沈阳近代影剧院建筑的历史从1873年-1948年,期间可分为清代末期、民国时期、日伪统治时期和抗日战争胜利后至解放前夕四个阶段。沈阳近代的影剧院建筑见证了沈阳地区建筑事业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沈阳地区繁华的娱乐文化发展过程。本文通过沈阳影剧院建筑的发展及该时期沈阳地区典型的影剧院建筑,阐述20世纪初中国东北沈阳影剧院建筑的建筑背景,其历史沿革,建筑样式,功能,技术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及提出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因素,并论述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罗明 《中外建筑》2006,(6):56-59
长沙近代公馆建筑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本文就公馆的“门”的外在形态特点和社会心理层面对其文化内涵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望能对长沙近代公馆建筑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保护和修复,进而实现地域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而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阳近代早期的戏楼的发展直接受到当时沈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在沈阳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具有沈阳特色的戏楼建筑,由于这些大量戏园的出现活跃和繁荣了沈阳的文化市场,同时也成了沈阳近代剧场建筑的雏形。  相似文献   

6.
彭长歆 《建筑科学》2008,24(3):144-149
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是中国建筑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技术类型出发,通过研究广州近代建筑结构技术的引入、实践与发展,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文化领域最具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元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时代精神,社会生产力、民族传统、地域特征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出来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广度和深度是其他文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与上海近代社会和近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综合反映了上海乃至中国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原砚龙  高琦 《南方建筑》2006,7(8):98-99
沈阳近代早期的戏楼的发展直接受到当时沈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在沈阳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具有沈阳特色的戏楼建筑,由于这些大量戏园的出现活跃和繁荣了沈阳的文化市场,同时也成了沈阳近代剧场建筑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南通近代的城市和建筑为研究对象,阐述1840年以后,具有官方背景的商人张謇在南通兴办工业拉开南通近代化的序幕,南通城市和建筑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蓬勃发展,一城三镇的城市布局和显性中体西用的建筑,形成了南通建筑近代化的初步发展; 1922年以后主城区的南部中心的兴起、西式装饰中式神韵的中国特色的建筑模式形成,显示南通近代化的深入与成熟。揭示近代城市与建筑的引进、涵化和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分析,指出太原近代文化在传统继承中的保守特征;从建筑风格、建筑装饰、建筑技术和建筑空间四个方面分析了近代文化影响下的太原近代建筑的特征;最后指出太原近代建筑体现了近代文化对技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常钟隽 《新建筑》1995,(3):32-34
现代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许多用新的技术建造的建筑蕴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出建筑文化的延续,而文化对建筑技术又具有促进与制约作用,一些新的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文化的水平。因此,建筑技术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正是这种关系为建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南通门楼是主人地位和等级的象征,是南通居民重要的精神符号和心理暗喻。门楼清晰的发展脉络忠实的记录了南通建筑的近代化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从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到中西结合式,最终发展成西洋式建筑的过程。同时由于南通在地理上的特殊性和近代张謇的巨大贡献,门楼又反映了南通的外敛而内显和极大包容性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方势力是从海上进入中国的,海上贸易催生了海务相关设施的建造,推进了海务建筑的近代化,承担海务相关建造的是海关。1868 至 1949 年间,近代中国海关营造机构组织建造了灯塔、港口附属建筑等百余处海务建筑,较早引进了同时代国际最前沿的预制施工与光学技术,对中国海务建筑这一特殊类型的工业建筑做出重要奠基。本文基于一手史料挖掘并考察近代海关营造机构的建设活动,厘清以灯塔为代表的海务建筑的建设活动在预制施工和光学技术方面的突破性创新,剖析海关营造机构对中国海务建筑近代化实践的重要推动 作用和积极意义。以期从建筑技术传播的视角,为近代条约港城市及其附近岛屿的遗产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原砚龙 《南方建筑》2006,7(8):100-102
沈阳近代影剧院建筑的历史从1873年-1948年,期间可分为清代末期、民国时期、日伪统治时期和抗日战争胜利后至解放前夕四个阶段.沈阳近代的影剧院建筑见证了沈阳地区建筑事业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沈阳地区繁华的娱乐文化发展过程.本文通过沈阳影剧院建筑的发展及该时期沈阳地区典型的影剧院建筑,庆丰茶园(今刘老根大舞台)、同泽俱乐部、中山大舞台(今沈阳大戏院)、平安座(今沈阳市文化宫)和奉天大舞台(辽宁艺术剧场)的概扩,阐述20世纪初中国东北沈阳影剧院建筑的建筑背景,其历史沿革,建筑样式,功能,技术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及提出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因素,并论述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9)
文章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考察,梳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发展脉络,分析诱发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产生与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阐释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对中国近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近代工业设计的特点与规律,指出中国近代工业设计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体现,由此揭示工业设计在中国近代历史时空中的特殊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历史中心区.是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文化交流的中心。它体现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公众认可的场所。在保护、更新与开发等诸多矛盾之下,人们缺乏对区域历史文化价值的整体认识,往往将其中的历史建筑孤立对待.在修建大量的“现代建筑”时.破坏原有传统风貌与空间格局。如何延续城市的风貌特色,使城市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是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沈阳地区建筑史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并以前人研究成果为依托,探讨沈阳的多民族建筑文化、近代殖民城市背景以及新中国工业长子地位赋予其史学研究的特殊价值。基于分析,指出加强少数民族建筑自身发展脉络的梳理并将近代奉天建筑置于东亚城市格局下全面审视的重要意义,以期为当代沈阳地区建筑史研究与城市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调研芜湖现存的多栋近代建筑,整理、研究其营造技术,深入分析西方建筑技术和理念如何影响芜湖的近代建筑营造方式,在此基础上,论述芜湖建筑营造技术的近代化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黄晨  王娜 《建筑与环境》2010,(4):102-104
方厅是体现沈阳建筑大学教学楼特色的要素之一,它坐落在教学区网络结构的节点上,彼此之间以一种相互关联的模式共存于整组教学建筑的内部,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同时也不断营造着学校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交通拓展与近代东北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东北地区的城市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交通近代化这一因素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具体地揭示交通近代化与东北城镇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东北城镇发展及其原因的探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交通近代化这一基本线索论述从马车时代、蒸汽机时代直至汽车时代,交通对东北地区开发及城市发展演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探研东北城市在“发育”中的内在规律,为各类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