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评     
《建筑师》2010,(1):107-108
佛教寺塔(参见图),设计思维——建筑设计过程解析(原书第三版)  相似文献   

2.
焦点书评     
《时代建筑》2004,(3):166-166
重复性与变易性——评《建筑哲学》;评《中国空间策略:帝都北京1420-1911》。  相似文献   

3.
书评     
《建筑师》2012,(5):117-122
5.1书名:国外建筑理论译丛:宅形与文化 原价:40.00元 作者:(美)阿摩斯·拉普卜 著 常青等 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12092758 页码:1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相似文献   

4.
热点书评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06,(5):168-168
如果你想寻求视觉刺激.或者认真一点.你想要寻找形和形的逻辑.这本书帮不了你.因为这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我们对中国的建筑评论要求苛刻.甚至对初步形成的建筑评论传统,即将建筑放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背景下去研究的方法.肯定得不够。建筑学的核心是处理各种关系.也许形、材料或结构,和由此而产生的视觉和触觉形象也是关系的一部分。和其它形式的作品相比.建筑的贷价  相似文献   

5.
热点书评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02,(6):126-126
《鞭残照里》陈从周纪念文集评述;人体——建筑环境的中心 评介《人体、记忆与建筑》;《从神道到安藤——日本建筑人类学研究》浅识  相似文献   

6.
书评     
《建筑师》2010,(3):110-111
5.1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中学图书馆文库) 作者:汉宝德 市场价:¥30.00 基本信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7.
书评     
《建筑师》2012,(3):112-113
5.1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图) 书名: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 原价:58OO元 作者:克里斯.亚伯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相似文献   

8.
1、风水文化概说 风水学说历史悠久,它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成为人们处理居住环境的一门技艺。 风水源于古代确立城市的外部环境和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建筑哲学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借鉴先祖选地定居的经验,形成了地相术,古称勘舆术,占卜之意。其理论分着眼于山川形胜选择(形法)和注重方向及布局(理法)两种。在古代,风水术盛行于全国各地,成了左右人们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风水学说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在这一整体即在人与动植物、水、空气、土壤组成的大气生物圈中,大气对人类的影响最大,气流即风,故风水从造址到布局都考虑到是否通风,又如何避风等问题。除空气外,人类生  相似文献   

9.
书评     
《建筑师》2011,(3):120-120
51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图)定价: ¥46.00 折扣:75折 作者:(美)李伯斯金著,吴家恒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内容简介:也许.我们从没有想过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空间。  相似文献   

10.
热点书评     
《时代建筑》2010,(6):164-164
是否能对历史上的建筑废墟进行整体性重建,一直以来都是个敏感话题。对于废墟重建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对拟重建对象的性质、背景以及重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充分论证,关于废墟重建的讨论才有意义。这点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热点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02,(4):110-110
一直以来,人们通过视觉和感官的信息不断地获得对城市性格和文化的了解,而城市的景观便是信息的源泉,也就成为城市居民产生集体认同和记忆的基础。然而,当城市的形式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过去到现在的演变,今天,城市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多样性加强而整体性渐弱,对于历史的整体记忆在城市中是日益完整还是逐渐支离破碎,或者说当今城市景观是否真实地传达了历史的信息?在《集体记忆的城市——历史的意象和建筑的表演》一书中,作者ChristineBoyer正是带着这一质疑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试图探讨19世纪的形象如何转换成城市的当代景象…  相似文献   

12.
宁佳 《新建筑》2000,(4):75-76
古时候 ,国人要修建阳宅或阴宅都要请风水先生来相地、确定方位与朝向 ,选择良辰吉日开工、上梁及乔迁 ,举国上下 ,莫不如是。这里有符合地形、地质、地理、气象、环境等自然科学要求 ,以及有关哲学、社会学等理念 ;也有不少是说不清楚的玄机 ,被风水家披上神秘的外衣 ,染上一层迷信的色彩。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中国的风水学说逐渐衰落 ,至新中国成立之后 ,几近销声匿迹 ,大陆再也没有人相信风水了 ;但是在港、澳、台及世界上其他华人聚居的地区却仍然保留着。近几年来随着外资的引入 ,这些被国人遗忘的风水学说又由海外“…  相似文献   

13.
书评     
《建筑师》2011,(4):106-107
5.1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图) 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了文明。  相似文献   

14.
热点书评     
《建筑师》2004,(1):107-108
  相似文献   

15.
热点书评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04,(1):158-158
早就听编辑马卫东先生说起日本的A+U建筑杂志将于03年的最末一期推出中国建筑特辑。日前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该期杂志,精心设计的封面贴切地传达了这样的主题:“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及与世界交流的扩大,国外先进技术和各种思潮大量涌入,不仅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大发展,也推动了艺术与学术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书评     
武昕 《城市建筑》2005,(1):91-92
《Conversations with I.M.pei:Light is the key》并不是一本传记,而是两位艺术家关于艺术的对话。Gero Von Boehm是德国的新闻记者,电视和电影制作人,曾制作过介绍多位当代文化名人的纪录人,《贝聿铭》是其中之一,这部片子前后制作了5年。这本实际上是这部德文影片Man-darin der Modeme Der Architekt I.M.pei(1998)的副产品(不过借助英文语言传播的优势,称副产品似乎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7.
赵冰 《新建筑》2004,(1):46-47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规划师和建筑师,创作上经历了从向当代西方文化学习到返身向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不同阶段。今天在创作中也已坚实地站到了我们自己文化的主根上来了。真正的中华建筑只有建立在自己的文化根基之上、自己的文化体验之中。尽管我们今天看到大量的新做的建筑,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新建筑,我们渴望的新建筑是要具有自己文化根性的中华建筑。  相似文献   

18.
书评     
《建筑师》2012,(1):112-113
5.1白族民居中的避邪文化研究——以云南剑川西湖周边一镭四村为个案(图)来源:当当网 本书通过介绍白族避邪文化中“邪”的由来与类型.阐释“魑魅魍魉”(chi mei wong liong).指出了白族人面对“魑魅魍魉”和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为了寻求自我保护的措施而使用了各种驱避“魑魅魍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要分析传统建筑风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一些学者对于中国风水的认识和看法,试图通过"局外者"的角度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以便今后能够全面、深刻的理解风水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20.
书评     
《建筑师》2011,(5):116-117
内容提要 本书从多视角进入长江三峡地区的古典场镇及乡土建筑的研究.史诗般描述古往今来三峡地区建筑及规划的人文嬗变及枯荣兴衰。场面之大.涉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如凌空大江大岳而鸟瞰广表无际.又雕琢精湛.八殿堂心腹.窥桃符变化于至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