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了解径流水质变化规律是控制与治理径流污染实现雨水资源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济南城区不同下垫面多次降雨事件不同降雨历时的雨水径流进行采样并检测,分析了济南雨水径流的水质特性、雨水径流冲刷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水质差异大,初期径流中污染物质含量高,随降 雨历时的延长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径流水质受局部环境影响明显,SS与CODCr 、TP、TN等污染指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等特性,并模拟得出济南不同下垫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模型,分析了初始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综合冲刷系数K等影响冲刷规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雨水水质控制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雨水径流污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邯郸市主要下垫面的雨水径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掌握雨水径流污染状况、污染物冲刷规律及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为邯郸市开展径流污染控制提供参考。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径流污染较严重,雨水径流符合径流污染物初期冲刷规律,COD/SS、TN/SS、TP/S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降雨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安市降雨过程中不同下垫面径流雨水水质分析,研究了雨水中污染物来源及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市径流雨水中SS、COD、NH3-N、TP均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标准;其中SS、COD、TP主要来源于径流过程雨水对下垫面的冲刷,NH3-N主要来自源于降雨对大气的直接淋洗;径流雨水中各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历时呈下降趋势,最终趋于稳定;雨水径流污染物SS与COD、TP、NH3-N的相关性较强,说明污染物质多以SS形态存在,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和雨水处理的关键是去除雨水径流中的SS.  相似文献   

4.
针对福州市晋安区水系5个点位的河道底泥与其上覆水,开展有机质、总氮总磷、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试验,采用分配系数定义底泥污染物和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比值,通过有机质、总氮总磷、重金属污染物的分配系数分析底泥其与上覆水中污染物的关联性,导入分配系数标准差与相关系数的关系,探讨底泥与上覆水污染物的关联度,进而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物在底泥与其上覆水中的分配比重不同,上覆水与底泥中污染物的相关系数差异较大,污染物分配系数越稳定,底泥与其上覆水中污染物的相关性越高;底泥中黏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及塑性指数对污染物分配系数具有显著影响,污染物分配系数均随底泥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重金属分配系数随着底泥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有机质分配系数与总氮分配系数随塑性指数的增大大致呈增大趋势,各重金属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与底泥塑性指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结构透水路面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三种不同透水路面,利用天然雨水进行模拟降雨实验,分析研究了其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消减情况。当降雨强度为1.71mm/min和0.70mm/min,降雨历时分别为60min和20min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透水路面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与透水路面结构、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雨水径流水质有关,且透水砖和透水草皮砖路面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消减效果最好;当降雨强度小时,三种透水路面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北京市城区雨水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基于近几年北京东南城区17场典型的自然降雨和不同下垫面径流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了雨水的水质特性及其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东南城区自然降雨和地表径流雨水水质为重碳酸盐钙组Ⅰ型;雨水水质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雨水的pH值与雨水中碱性粒子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水的稳定性主要受CaCO3溶解沉淀过程控制,除机动车道径流雨水为沉积性水质外,自然降雨和其他地表径流雨水多呈侵蚀性.因此,在城区雨水利用过程中应注意雨水水质污染和工程设施侵蚀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淮河中下游底泥中的重金属与有机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淮河中下游底泥6种重金属和有机质的含量,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认为底泥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的高峰值出现在淮河淮南段的平圩和洛河一带,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带,伴随有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污染;大部分重金属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有机质也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雨水综合利用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方式,由于雨水经过冲刷和淋洗受到了污染,需要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通过收集承德市不同降雨量的屋面雨水,对雨水所含污染物进行分析,归纳出房屋雨水弃流降雨量和时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空气质量始终是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而空气质量数据的真实性则关系着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为了研究城市空气污染数据的真实性,收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空气污染数据,对断点回归分析法判别数据真实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利用城市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和变化的连续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了数据真实性的判别,辅以Matlab和SPSS等软件求解,得出城市空气污染数据存在不真实现象.以北京和深圳为例,北京的各种空气污染物含量数据相对深圳而言,不真实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蚌埠市新老城区地表雨水径流污染7个采样点、2场次降雨,共40个采样样本的采样与监测,获得了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地表污染程度、城市用地类型、雨水系统分流制式等因素对雨水径流污染程度的影响关系,对雨水径流污染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地表雨水径流年污染总量计算模式,初步核算了蚌埠市地表雨水径流年污染总量,评估了地表雨水径流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常规的炼铁废水处理工艺方法,具有经济、效率高、处理量大的优点;但也有设备占地面积大,产出的回用水水质不稳定,一些污染物含量容易超过国家环保标准等缺陷,对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降低新水消耗十分不利,需进行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研究。生物活性炭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多应用于微污染水源预处理及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以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及重金属。进行炼铁工业废水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研究,为废水的利用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使炼铁工业循环回用废水水质得到提高和稳定,有助于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和改善员工的生产劳动环境。  相似文献   

12.
给水处理常规工艺除污染特性及混凝剂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处理常规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及中试研究,证明水处理常规工艺能去除原水中约2/3的CODMn,认为强化常规工艺是不容忽视的除污染途径之一;研究还发现,强化混凝沉淀环节是提高水处理系统除污染能力的关键,对除污染的最佳混凝剂和混凝条件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兼顾除浊与除污染的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剂和混凝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常规工艺的除污染能力,必要时辅以深度处理措施,从而以最经济、简捷的方式解决饮用水除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使用气象及环境监测资料, 对2008年9月12日—19日海南岛海口市一次典型环境污染过程的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大气背景场和物理量场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陆高压前部滞留的高压脊、印缅低压槽是影响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天气型, 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谷峰变化形成的环境污染过程与这2个系统的相继影响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高压脊上空持续的下沉气流及边界层低层流场辐合形成污染物汇聚带, 导致污染物逐日积累并达到峰值;热带地区发展的热带气旋外围常形成深厚的下沉气流, 有利于高压脊区日均污染物浓度增大;印缅低压槽及其偏南风、明显降水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因此, 热带地区大型高压脊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海口市地方性流场汇聚是造成地区API (air pollution index) 积累及峰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太湖五里湖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过程入手,研究了五里湖非点源污染随降雨类型、下垫面特征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连续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具有先快速升至最高值、再随降雨历时逐渐减小的特征,降水初期雨滴的溅蚀力是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升高的限制因子,降水中后期限制因子转变为下垫面残存的非点源污染物数量;(2)间歇型降雨污染物浓度随整个降雨历时呈现锯齿状变化的特征,原因是间歇型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降雨期间某些集水区污染源将新的污染物质输送到地表,污染物积累效应被凸现显出来;(3)非点源污染物浓度的月份变化曲线呈锯齿状,是污染物累积作用、消减作用、前次降雨的影响、雨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变化特征主要是由下垫面性质的差异、污染物来源的不同、污染程度和管理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对流动电流(SC)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应用于受含油废水污染的水中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污染物对流动电流响应混凝剂投量的变化规律、流动电流检测灵敏度、以及控制系统的给定值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在受污染水源水中的适用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流动电流的响应强度降低,流动电流检测灵敏度下降,控制系统给定值有所升高,其影响程度与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因素有关.但是在受污染水源中流动电流与投药量的相关性仍然存在,一般地,油类物质含量不超过2~10 mg/L(视油类物质颗粒尺寸)的水源水中,污染物对流动电流控制系统影响较小,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控制技术仍然可以应用于此条件下的受污染水源水.  相似文献   

16.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Lijiang River within Guilin city is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and flow rate as well as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Lijiang River is discussed. The changes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in past year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certain value of flow rate corresponding to a certai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ections of the research area. If flow rate is greater than that value,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flow. While the result will be the contrary when river flow is smaller than that value, that is to say, the concentration wi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flow. To be aware of this regularity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in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1].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建筑大学南校区为例,研究合肥市校园绿地对自然降水水质净化以及自然降水对校内人工湖水质的影响。SS、COD、TN、TP等污染物指标数据显示:校园绿地对于污染物指标去除率分别为:47%、50%、16%、51%;其中在降水径流产生20min内去除效率最高,在120min后污染物指标含量变化趋于稳定。降雨前后校园人工湖的水质数据结果显示:降水后湖中SS、COD、TP浓度变大,TN浓度变化不大,由此可知,初期降水的污染物是造成水体非点源污染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抽出处理法是目前修复土壤污染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解决抽出处理法中对渗透性差的土中污染物和低浓度污染物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土体冻结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和水分条件下未冻土侧水分(溶质)向冻结锋面迁移和冻融作用导致渗透性增强的特性,开展了基础试验。试验将混有模拟污染物NaCl溶液的粘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的抽出处理法,实施了单向冻融试验和污染物清洗模型试验,探索了利用冻融现象清洗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冻融作用有助于提高污染物的抽出效率。  相似文献   

19.
用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嫩江齐齐哈尔段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单项污染指数最高的是化学耗氧量,污染级别为4、5级;综合污染级别为2、3级;化学耗氧量污染指数在年内不同时段有变化,污染级别为4、5级,1—3月及12月水质较好,4—5月水质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