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我国早期的摩擦学研究可追朔到20世纪40年代初钱伟长先生发表在当时用英文出版的清华大学学报的论文。他采用摄动法求得考虑润滑油压粘效应的无限长滑块流体动压润滑解析解,比国外学者提出该问题的解早近10年。随后,在50年代初雷天觉先生在虹江机器厂(上海机床厂前身)研制成功可倾瓦磨床主轴轴承,其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除此之外,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可以说我国的摩擦学研究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3.
周雁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9,(2):85-88
美国高等教育领导研究的特征和行为理论、权力和影响理论、复杂和混乱理论以及认知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阐释了有效的高等教育领导者的价值倾向、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类知识的日益丰富,美国高等教育领导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路径和研究对象发生变革,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构建新研究范式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谢文庆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12,(5):88-92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革命史”和“内部史”两种研究范式都遇到了学术发展的瓶颈,要摆脱困境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为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可能路径。在现代化视域下。近代教育史的主要线索从革命斗争走向教育实践,断限分期从外部观察走向内在观照。研究视角从宏观立论走向微观叙事。历史评价从他者立场走向主体关怀。这些探索将成为创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定额几乎无处不在,不仅在生产领域存在各种定额,在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各种定额,它们是工程造价计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戎华刚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11,(6):46-51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所高校853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均不同程度存在失范行为,分别体现在教学责任的履行、师生关系及学生评价;科研研究过程、成果发表、学术评价以及教师对社会兼职及其与本职工作利益冲突的态度等方面的失范。鉴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应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通用标准,以规范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 相似文献
7.
胡弼成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12,(1):F0002-F0002
终身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则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我国终身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大教育家孔子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先驱。但终身教育在我国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则是出现在20世纪末,是随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提出才开始的。国内学术界对终身教育探讨颇多,但从哲学角度进行审视并回归到生活实践却非常鲜见。王洪才教授的《心灵的解放与重塑:个性哲学的终身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则是该方面的首例。该探索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终身教育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曾小明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14,(3):F0003-F0003,36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胡适等发起了第一次书院研究与书院实践活动,由此开始了书院研究历程。建国后,书院研究趋于沉寂,20世纪80年代再度兴盛。朱汉民教授是较早关注并致力于书院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学者之一,汇辑二十余年心血力作的《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便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典范之作。新书共分《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儒家的人文教育》和《演讲与访谈》等三辑。 相似文献
9.
唐荣锡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34(9):64-65
说来惭愧,每天都在想CAD,当我回顾国外成功企业的发展道路时,思路非常清晰,三言两语就能勾画清楚。现在要总结我国自己的发展经历,往事历历在目,千头万绪,就是说不出症结所在。拜读《吴文俊之路》,豁然开朗。吴先生亲身实践和倡导了最突出的两点:一是民族复兴;二是独出蹊径,不袭前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吴先生写道:”20世纪30年代,法国数学已濒临丧失过去二百多年来国际领先地位的境地,而且与周围各国的差距颇有扩大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法国一些年轻而有才华的有心人创立了Bourbaki学派,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终于使法国数学重新占据世界舞台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王洪才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11,(5):82-86
研究方法进步是一门学科进展的最直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这为高等教育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就整体而言,人们的方法意识并不强,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加强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刊特约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七位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从多个角度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限于篇幅,本刊将这组笔谈分两期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李慧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11,(6):82-85
研究方法进步是一门学科进展的最直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这为高等教育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就整体而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中国普通工科高校(以常州大学为例)“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实施细节的比较,探讨了中美大学本科教育在师生角色定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提出中国高校的本科教育可以借鉴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希望对中国大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帮助.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了第三方认证、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人才等基本概念,对第三方认证与机械工程类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阐述,构建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对其运行管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马名杰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34(7):14-16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共性技术政策在发达国家的技术政策中确立了地位。共性技术政策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同样适用于奉行技术追赶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经验表明,共性技术政策强调的是一种以公共财政和遵守国际规则为原则,以集中资源,突出共性,突破重点为特点的政策理念。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并不是简单的增加经费投入.更重要的是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率和有利于共性技术扩散和应用的组织方式和政策。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需要与产业组织政策,财政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相关政策配套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