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社会中心教学文化是以社会发展为本位而组织起来的,充分彰显教学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改造功能,以培养合格公民和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而生成的一种教学生活方式。它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连续的历史脉络,它具备有利于汲取社会知识经验、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进行社会批判、引领社会进步、促进师生参与社会生活、使教学文化由迷失走向觉醒的价值。但也存在宣扬社会沙文主义、压抑人自由发展、忽视教学主体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造、鼓吹工具理性而缺乏反思精神和人文信念、使师生沦为被动适应者的局限。因此,只有对其理性地批判继承才有助于师生过上幸福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创新强调主体多元化、方式民主化、过程协作化,以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大众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柔性”部分。要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其大众化:教育理念要尊重个体、突出大众。教育机制要拓宽大众参与,教育方法要运用大众载体和方法,教育内容要丰富时代内涵,不断引导大众意识。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是从文化视野来阐释和描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属性的一个范畴。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性的凸现提供了现实的社会依据。伴随这一历史嬗变,其价值偏向一方面表现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各要素涵量及位序发生变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序列发生位移,即由“以社会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是体制转型时期的当务之急。本文作者就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发表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3世纪诞生第一所大学以来,大学的基本任务没有改变。大学一直是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中心。尽管大学的这一基本任务是始终不变的,但教育,特别是工程技术教育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依据教育改革反映社会和各个工业领域的需要这一观点,试图概括过去工程技术教育改革方面的动机。所举的例子是依据日本的国情,在这一前提下,走向21世纪的工业发展方向向我们表明,明天的工程技术教育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种价值创造过程。通过价值链系统化的视角分析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可以发现教育主体的真实归属。教育以教学为基本活动途径,单纯地从"教"或"学"的价值链出发,得到的只能是"教师主体论"或"学生主体论"的片面主体论点,无法全面认识教育活动。要找到教育主体的真正归属,只有构建完整的教育价值链,认识到教育是教与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基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共同的价值实践过程(理念教育),进而认识到教育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人的"类"主体。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伦理关系的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教师职业伦理由教师职业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教师个人德性和教师职业伦理秩序四个要素组成,四者息息相关。随着教师职业伦理历史演变至后现代社会,他律时期统一的道德规范对人的制约开始减弱,道德环境变得宽松,道德主体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多极化开始出现,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从"教师主宰"走向"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职业规范从他律时期的"服从"走向自律时期的"主动构建",教师个人德性走向伦理反省与自明,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从"规则中心"走向"关怀中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育史认识的本性问题、是否存在客观的教育史和教育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释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在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文本中,教育史研究显然被视作了一种意义体系。在这个意义体系内,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者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同拥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的。这个客体世界即为当下的教育状况,它是一个网状物,是主体无法超越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的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高校必须深刻认识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改善社会实践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的“潜能”生而有之,人的超越性、非规定性决定了人不懈地追求潜能的实现.教育的本真正是充分、全面地发展人的潜能,使人成为人.人潜能的实现以及实现何种潜能都要取决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人的潜能是有理知潜能,它有实现相反潜能的可能.当今的教育的统一化、标准化使得教育本真偏离,人潜能的遮蔽.教育要回归本真,不仅要面向“抽象的人”,发展人的“类潜能”,更要面向“具体的人”,发展人的“种潜能”,使得人的潜能得以去蔽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教师流动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分析研究教师流动隐含的背景、影响和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教师流动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某个侧面以论文形式呈现,系统、全面的专著研究尚不多见。周险峰、谭长富等人所著《教师流动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一书,从教师流动理论与教师流动群体状况两个侧面,采用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出教师流动的历史图景与现实面貌,提出了规范教师合理流动、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其特色可以概括为:  相似文献   

12.
秦汉前后的早期中国从不同路径形成了自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从把教育看做是一种模仿、仿效活动,形成了教育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从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心灵的超越,形成了“教育应该注重内心还是注重外在规范”的问题;从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人为的改变。形成了“是否应该尊重人的积极的一面”的问题;从把教育作为一种交流活动,形成了“教育应该遵循事物的道理来做交流,还是注重目的”的问题;此外还对教育过程提出“启”、“喻”两个概念,并在教育内容中形成了注重经典、注重伦理规范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1999年后的8年扩招,跨越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当前应重点抓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从三方面落到实处。一是落实在教育理念上,把提高质量当作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不管是从国际人才竞争的形势看,还是从高校面临的责任、使命以及我国高校的现状看,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来确立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二是落实在质量标准上,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的根本标准”。为此,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教育;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要因材施教,分层培养。三是切实履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举措,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重点发展、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方略。  相似文献   

14.
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是现代教育学的两种重要哲学取向。前者促进了教育学体系的结构化与科学化。有利于人类对教育理论的认识、把握与迁移。但由于其过于追求普遍真理,而有贬低个体的知觉与经验的倾向,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后者重视社会需要、价值与实践,但容易陷入利益、功用与绩效主义泥沼。二者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背离了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世界。生命主义将超越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局限,为教育、人,知识与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新的解释。其教育学学科立场在于:人的本质即生命的冲动、历史与境遇的绵延;知识是生命绵延的重要成果;社会化即是生命绵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教育。现在创新教育成为了强势话语,然而“创新”则甚微。究其原因,创新教育没有以人类学为基础,即没有教育的对象——信息人,没有人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教育。信息社会必然形成“信息人”,信息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神。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创新教育正是培养新人的教育。信息人是信息时代的“新人”,新人需要培养教育。创新教育与信息人本质相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革命史”和“内部史”两种研究范式都遇到了学术发展的瓶颈,要摆脱困境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为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可能路径。在现代化视域下。近代教育史的主要线索从革命斗争走向教育实践,断限分期从外部观察走向内在观照。研究视角从宏观立论走向微观叙事。历史评价从他者立场走向主体关怀。这些探索将成为创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教师道德要求应该有三个层次:从职业道德到专业伦理,从专业伦理再到教育伦理。教师专业伦理概念的确立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伦理概念的建立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具有相同的历史必然性。教师教育伦理不能囿于专业伦理,教师教育伦理要从能力关照走向生命关怀,从制度依赖走向善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潘懋元“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中的“适应”应从“受制约”和“起作用”两个层面来系统理解。该理论被简单归纳为“适应论”是不合适的。这不足以揭示该理论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该理论在“社会一教育一人”的研究框架下阐述了“教育应如何发展”,而非“就教育论教育”,体现出系统性和辩证性。运用该理论指导高等教育实践应把握两个关键:一是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二是高等教育应协调“内外部关系”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教育的启蒙任务还是教育的救亡任务.它们的落脚点都是“兴学校”以。育人才”,但所育之“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救亡范式下的教育变革把人理解为器物之材,仅仅关注人作为手段的工具性价值,把人培育成为民族救亡之“材”料。随着启蒙精神的深化。教育变革开始关注到人本身作为一种自足性的目的而存在。近代中国教育启蒙的主题也逐渐从培养“器物技艺”层面上的救亡“造材”转换到“思想文化”层面上的觉醒“立人”。教育要以唤醒民众的自主自觉意识为己任,要“使人成人”.而不能“使其成为器”。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社会混乱与专制统治的影响,近代中国教育的启蒙立人之理想一次又一次停留于观念层面。  相似文献   

20.
“立身”作为传统文化概念,与“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更具基础性。人生在世,何以立身,以何立身,这是自古至今人们都要思考并践行的。从文化传统视角考察,立身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中实际上是对道的遵从、对德的坚守、对礼的维护、对孝的体认。“遵道”具有天人合一的意蕴,“守德”强调主体良心的发现,“从礼”注重社会规则的价值,“讲孝”旨在强化事父忠君的家庭--社会模式的同构。立身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立身教育就是要从文化的角度解决人何所由何所之、人的善良本性如何激发、人的规则意识怎样建立、人的品性如何养成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解决立身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