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濮凹陷拉张构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东濮凹陷的拉张量是通过基底滑脱作用实现的,推断滑脱面深度在7-12km范围,滑脱受兰聊断裂正断与走滑双重构造性质控制。选取4条横贯东濮凹陷的地震反射剖面,用平衡横剖面原理计算验证了基底滑脱面深度,理论值与计算值较为符合,最后用平衡横剖面方法了这4条地震反射剖面的拉张量,凹陷中部拉张量最大,向北端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及盆地伸展模式—以东濮凹陷为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典型的裂陷盆地。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古生代至三叠纪的克拉通盆地旋回和新生代的裂陷盆地旋回。新生代裂陷盆地旋回又划分为早期裂陷、强烈裂陷、晚期裂陷和晚第三纪整体坳陷4个阶段。东濮凹陷基底伸展量的变化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加大,地壳上部的伸展构造变形为简单剪切伸展模式,而地壳下部具有纯剪切机制。滑脱面变异带可能是造成东濮凹陷内桑村集-桥口-白庙横向构造变换带、南北构造活动差异性以及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东濮凹陷马寨滑脱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脱断层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现象,在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都有发现,本文运用钻井,区域地质等资料,对东濮凹陷马寨滑脱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形成滑脱断层需具备斜坡,塑性岩体和区域构造应力场3个基本条件,滑脱断层面之下油气富集程度较高,之上较差,马寨滑脱断层的发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地质构造理论,而且加深了对东濮凹陷石油地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阳凹陷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伸展构造是主体。统计各层位四级断层的走向得出,古近纪由早至晚伸展方向由近东西向到北西–南东向再到近南北向顺时针旋转。右行走滑构造也很明显,表现为雁列构造、帚状构造、花状构造、主断裂尾部构造等主断面陡倾,主要形成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期。马西、河间、留路等主控断层的坡坪式形态和伸展活动,导致了自东向西依次为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中央潜山带、次洼槽带、斜坡的规律性分布。北部主滑脱面深度大,为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大,为基底断弯区;南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小,为盖层滑脱断褶区。  相似文献   

5.
铲式正断层上盘沿软弱面向主断层方向的滑动形成的相关构造称为回滑构造。东濮凹陷的回滑构造是一种重要的构造样式。根据东濮凹陷地震资料解释,讨论了回滑构造的特点、形成机理及其在圈闭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回滑构造主要发育在中央隆起带东翼。回滑方向可以向南东,也可以向北西,取决于主控断层的倾向和滑脱层层位。厘定出三种方式的回滑构造,包括沿一个滑脱面的单一回滑、沿多个滑脱面的多层(级)回滑和由两个方向回滑构造组成的复合回滑,回滑主要发生在渐新世。回滑构造的滑脱层是石炭-二叠系煤层、始新统下部页岩和始新统上部盐岩。它们的低抗剪强度加之由欠压实和烃类形成造成的超压,使其成为滑脱面。回滑构造形成了有利的圈闭构造。  相似文献   

6.
东濮凹陷构造样式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伸展 盆地形成和演化的构造背景出发,以构造几何学的基本概念为依据,主要对东濮凹陷的伸展、走滑、变换以及底辟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古近纪东濮凹陷是伸展和走滑作用双重机制下演化和形成的。而在伸展作用基础.上叠加的走滑作用、南华北盆地对东濮凹陷南部的影响以及盆地中部岩盐底辟作用等是形成两个横向变换构造带,从而形成复杂的构造样式和组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盐滑脱变形构造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东濮凹陷北部老第三纪时期发育了巨厚的盐岩沉积,构成了盐滑脱变形构造发育的物质基础。持续的拉伸应力作用,导致盐层上覆盖层差异沉降形成伸展型强制性褶皱。同时,由于盐层下伏层各次级断块的不断掀斜作用,盐层下滑剪切应力增大并超过了盐的抗剪强度,从而引发上覆盖层中犁式滑脱断层发育,以及在盐滑脱断层的上盘发育滚动背斜。盐滑脱变形构造这一特殊构造组合不仅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而且也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众多类型的含油气圈闭。如东濮凹陷已发现的断块油气藏、伸展型强制性褶皱拱顶圈闭油气藏、盐滑脱断层下盘圈闭油气藏、反向牵引断层圈闭油气藏及滚动背斜圈闭油气藏等。东濮凹陷北部盐滑脱变形构造的发育,形成了该凹陷中央隆起区的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8.
东濮凹陷的古近系充填在由兰聊断层控制的一个复式半地堑断陷中。兰聊断层总体上为铲式断层面形态,但是沿东濮凹陷轴向断层面形态和拆离深度有明显变化。北段为浅层相对缓倾的铲式正断层,拆离面深度约9~12 km;中段为浅层相对陡倾的铲式正断层,拆离深度约为14~16 km;南段为坡坪式正断层,浅层的拆离深度约8 km,深层拆离深度约11~13 km。不同区段的兰聊断层在古近纪不同时期的运动学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中段的伸展量相对较大。由于兰聊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沿东濮凹陷轴向发生变化,导致凹陷的构造样式、沉积作用、石油地质条件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既富油又富气的凹陷之一,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勘探开发,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要实现东濮凹陷精细勘探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凹陷不同构造带特征,采用相适用的技术对策。在凹陷西部斜坡带注重精细落实断裂夹缝带,不断发现新的油气富集块;中央隆起带北部注重储量空白区填空,实现多层系含油断块的叠合连片;中央隆起带南部重在依据高精度地震资料,修正构造格局,评价挖潜目标。发展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多目标定向钻井等适用于东濮凹陷精细勘探的配套技术,推行项目管理和部—院—厂相结合的勘探开发一体化运作管理机制,这是精细勘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潍北凹陷的区域地质和石油地质研究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具备了形成致密气藏的构造、沉积、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其中最有利的地区和层系为北部洼陷带埋深大于3000m的孔店组二段砂岩。通过对大地构造背景和石油地质条件相似的潍北凹陷和东濮凹陷对比研究发现,这两个凹陷的致密气藏形成条件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烃源岩、储层和盖层条件上,其中东濮凹陷致密气藏的形成条件明显优于潍北凹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