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胜利油区作坳陷典型的复式油气区,油气资源丰富,油藏类型多,经过多年的精查细找,目前的勘探目标已由构造油气藏逐渐向复杂岩性油气藏转移,但岩性油气藏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制约其开发的因素较构油藏多,开发难度较大,在垦西油田垦622井区岩性油茂开发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充分应用波阻抗反演等新技术追踪描述砂体,借助现代试井手段研究油藏的特征,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机理研究和方案优选,这套技术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理相效果,并为今后同类岩性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发,蒸汽吞吐产量占热采产量的95.5%,但由于蒸汽吞吐采收率低,亟需研究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1992—2005年,胜利油区单56块、单2块、乐安草20块、乐安草南、孤东九区西等多个区块进行过蒸汽驱现场试验,由于油藏条件复杂和前期配套技术不完善,导致蒸汽驱技术在胜利油区没有形成规模。截至2008年底,胜利油区蒸汽驱先导试验中已形成了注汽、汽窜调剖、动态监测等配套工艺,基本满足了常规稠油油藏蒸汽驱现场需要。为了在胜利油区推广蒸汽驱技术,满足各种稠油油藏对蒸汽驱配套工艺的要求,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分层监测、水平井监测、超稠油油藏汽窜调剖中存在的不足,并作为下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稀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选井标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胜利油区低渗透稀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典型油井状况和室内研究结果,利用改进的二氧化碳吞吐换油率预测公式,制定了适合胜利油区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选井标准。油区的初步应用效果表明,该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区采油速度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区是我国第二大石油基地,它的持续稳定发展主要取决于油气藏的经营管理,而采油速度是油气藏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胜利油区采油速度的现状出发,根据其对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影响,对如何确定油区的合理采油速度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区油藏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打破胜利油区以往按照油田综合分类的方法,开展了以开发单元为单位进行油藏类型划分的分类方法研究, 对胜利油区油藏类型重新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研究确定了次级类型 油藏精细划分的方法和标准,将六大类型油藏进一步细分为32个亚类。  相似文献   

6.
小型断块油藏识别和描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断块油田开发中后期仍存在许多小型断块原始油藏,这些小型断块油藏隐蔽性强、常规手段难以识别。通过断裂构造的物理模拟和构造应力场分析,认为胜利油区断块油田的形成与6种断裂带有关,大中型断层的应力集中、转向和释放处发育小型断层,小型断层与大中型油源断层交汇处的圈闭成藏条件好。在分析和预测了不同断裂带小型断块油藏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等技术,成功地在胜利油区识别和描述了150多个小型断块油藏。由于断块油田开发中后期地面设施齐全,尽管小型断块油藏储量规模较小,但开发效益好,是我国东部断陷盆地原油增储上产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形态清楚、规模较大的构造油气藏探明程度已很高。自然地,岩性、地层等复杂隐蔽型油气藏成为各油区勘探的重点。复杂断块油气藏是一种重要的隐蔽型油气藏类型,占有陆相断陷盆地很大的储量份额,但这类油藏构造复杂、隐蔽性强,识别与描述十分困难。本文以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为例,系统总结了地震正演模拟、相干分析等地震解释技术及其在复杂断块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情况,期望对相关地区勘探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砂岩油藏不稳定注水技术及应用效果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平 《测井技术》2006,30(5):445-448
胜利油区砂岩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了水驱开发效果,特别是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油藏层间、层内及平面矛盾突出,储量动用不均衡.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胜利油区逐渐加大了不稳定注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结合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及矿场应用效果,阐述了不稳定注水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及应用条件,提出了配套的评价应用效果的监测方法.不稳定注水技术可以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利用开发测井、生产测井、试井分析、检查井取心资料分析等方法,可以半定量、定量描述油藏水驱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的阶段动态变化,为不稳定注水工程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胜利油区地质开发条件复杂,高温高盐储层分布广,美国Halliburton和ARCO等石油公司评价后认为胜利油区开展化学驱不可行。胜利三采人不盲从、不跟风,历经20多年的艰辛探索,打破了国外专家的断言,研发了适合胜利油区油藏条件的聚合物产品,20世纪90年代初在孤岛油田开展了矿场先导试验并取得成功,目前该项技术累积增油达到1400余万吨。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性油藏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主要包括古潜山油藏、火成岩油藏及湖相碳酸盐油藏等。其特点是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构造内幕、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非常复杂,渗滤规律目前尚认识不清,造成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总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对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的攻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该类复杂油藏描述的精度,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进入勘探开发成熟期的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具有典型的复式地堑型构造样式,必须应用各种地震地质技术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才能继续挖掘该地区的生产潜力。通过对复杂断块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其构造、储层、油藏特征等精细油藏描述的具体做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着重对构造描述流程、地震地质分析及构造控制下岩性油藏描述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工作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塔河油田主体区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蚂蚁追踪技术,实现了断裂内幕裂缝及低级序断层结构的精细刻画.通过裂缝发育程度与油气富集程度、水淹程度及注采关系的分析,认为裂缝发育相对较差的井区仍有较高的剩余储量丰度,并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的潜力区.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为油藏后期剩余油挖潜及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也为类似油藏的裂缝预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潜山油气藏是华北油田的主要勘探领域之一。通过对任丘潜山储层的综合分析,总结了潜山内幕特征描述及储层预测的可行方法。利用三维连片处理的地震数据体,实现了潜山内幕层位的精细标定、反射特征分析和多尺度相干分析;在对潜山内幕特征分析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山内幕叠后地震资料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基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了潜山内幕储层或隔层的预测方法。任丘潜山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上述研究方法在了解潜山内幕特征及储层预测方面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4.
扇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微相砂体的地质知识是储层随机建模的基础.地质知识来源于对现代沉积区、露头区和密井网区的精细解剖,其中密井网区的精细描述是在我国东部老油田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时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双河油田密井网数据,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原型骨架模型,研究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分叉规律,获得了微相砂体的长度概率分布、宽度概率分布、宽-厚比关系和长-宽比关系等定量地质知识,为双河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的精细表征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惠民凹陷复杂断块精细描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在惠民凹陷老区挖潜和发现隐蔽断块油气藏的研究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了一项综合的复杂断块精细描述技术。该技术包括地震叠后处理,多元综合标定,断块精细构造描述,储层预测及断块综合评价等。地震数据体的叠后处理及多元综合标定是断块精细描述的基础;精细断块构造描述、储层描述及断层封堵分析为断块圈闭评价提供依据;断块综合评价是断块成藏分析的目的和归宿。该技术应用油藏描述方法,精确刻画断块的构造形态,预测储层模向变化,结合钻井、试油、试采及生产等动静态资料,对各构造单元进行断块分类和评价,进而优选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上河流相砂岩油田单砂体厚度薄,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上油气水间互,平面上连通性差等特点,渤海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完善了定量描述砂体展布的储层描述技术。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海上探井井距大,井控程度低,取心资料较少等情况下的储层横向展布问题,并基于已钻井资料,总结出如何在探井之间寻找潜力砂体的经验。随着渤海越来越多的河流相油田投入开发,储层描述技术的可靠性也得到证实。大量实例证明,该技术是渤海油田新近系河流相砂岩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技术手段,其思路和方法也可借鉴到类似地质背景下的河流相岩性油气藏评价。  相似文献   

17.
储集层构型研究是储集层精细描述的核心,可实现储集层非均质性精细表征。在河流相储集层砂体构型研究的基础上,对河流相不同类型沉积砂体叠置形成的渗流阻力区搭建数值试井模型,建立相应的试井响应图版,并以此确定各类沉积的储集层连通能力。通过对砂体叠置模式试井分析,明确不同叠置厚度以及不同砂体部位的试井响应特征,结合渤海某油田测试井实例,验证了基于地震、测井、沉积等研究的地质构型成果,为河流相储集层的地质模式研究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按照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支科学应用发展的程度,可将油藏描述技术在20世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60~70年代为技术积蓄阶段;80年代为确定描述技术及描述流程阶段,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集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将地质、地震、测井、生产测试(试井)及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使测井分析由单井扩展至一个区块的全面分析和评价;9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以剩余油分布为研究核心,通过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和运用随机模拟技术,使描述和预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井间地震技术和四维地震技术监测油藏开采动态等。  相似文献   

19.
耿甜  昌琪  张玉婵  吕晶 《石化技术》2021,(2):116-117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为储层主要渗流通道,裂缝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储层连通程度,制约老区剩余油挖潜。以塔河4区TK409单元为例,利用地球物理方法,优选合理地震属性,其中蚂蚁体与AFE属性能较好地表征单元裂缝分布状况;同时,在缝洞空间刻画基础上,对裂缝进行分类评价,建立储层连通性定量表征方法,评价结果与动态连通特征相符。运用储层连通性评价方法,单元实施综合调整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对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