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发现具有生物活性新化合物。[方法]以2,6-二氯吡啶(1)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和酰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6-氯-2-吡啶)-5-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6),化合物6与取代苯胺(7)反应,制得14个含氟吡啶联吡唑类未见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果]通过1H NMR和LC-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抑制率达85.0%以上。[结论]此类含氟吡啶联吡唑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抑制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5,(6)
[目的]合成化合物4-对甲氧基苯亚胺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5-硫酮(1),测定其单晶结构,并研究其对农业真菌的抑菌效果。[方法]以CS2、水合肼为原料,经环化、缩合反应制备化合物1,用IR、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其结构,生长速率法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化合物1结晶为三斜晶系,苯环与三唑环之间的亚胺键呈反式结构,晶体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化合物对6种农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100 mg/L)。[结论]晶体结构得到确证,化合物1可用于抑菌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王文龙 《广东化工》2022,(17):108-110
为寻找新型广谱的抗菌素先导化合物,以5-溴呋喃-2-羧酸和2-四氢糠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2种五元杂环铜配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初步体外抑菌活性显示,在0.038 mg/m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两种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5-(5-溴呋喃-2-基)-1,3,4-噻二唑铜(化合物4)的抑菌活性较强,其浓度与抑菌活性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孙冰  杨昌发  唐彩艳  张胜花  杨胡艳  葛永怡 《农药》2023,(6):411-415+442
[目的]为将橘绿木霉GF-11应用于生防实践,研究了该菌的哌珀霉素及其生物活性。[方法]使用浸提法提取该菌的哌珀霉素,运用TLC及LC-MS/MS鉴定哌珀霉素,并采用稀释平板法和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效果,应用染色法、电导率测定、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测定、DNA降解等指标初步分析了该粗提物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机制。[结果]TLC和LC-MS/MS结果显示该粗提物有5种新的哌珀霉素;粗提物对链格孢菌、细极链格孢菌、高氏白粉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1.2%、58.2%、35.7%,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5%;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抑制效果较弱。粗提物可改变链格孢菌丝形态、破坏细胞膜结构,致使胞内电解质及大分子物质外泄,降解基因组DNA。[结论]橘绿木霉GF-11粗提物中鉴定出5种新的哌珀霉素;该粗提物对真菌抑菌效果较好,对细菌抑菌效果较差,并可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结构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农药》2016,(9)
[目的]研究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籽中生物碱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化合物结构。使用ABTS和FRAP法检测抗氧化能力,并考察其对甘蓝链格孢菌、葡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分离得到1种化合物,鉴定为洋蜡梅碱(calycanthine)。其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强,IC_(50)值为(3.24±0.08)mg/L;抑菌结果显示其对3种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洋蜡梅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八宝景天叶乙醇提取物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2种方法测定其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均达75%以上,其中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2.27%,对其孢子萌发的抑菌活性高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74.18、66.53 g/L。[结论]八宝景天叶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3-对烯-1-胺(1)及其席夫碱衍生物(2a~2l)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并讨论了构效关系。结果表明:3-对烯-1-胺及其部分席夫碱衍生物对这3种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56.25 mg/L;化合物2h和2i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均为112.5 mg/L;化合物2l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为28.125 mg/L。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向3-对烯-1-胺席夫碱衍生物中引入Br、Cl等卤素后,能显著增强抑菌活性;含有吡啶环的3-对烯-1-胺席夫碱衍生物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明显要高于含呋喃环、吡咯环或噻吩环的3-对烯-1-胺席夫碱衍生物。  相似文献   

8.
王翀  吴心阳  杨奇隆  吕永康  杨岩 《农药》2024,(4):243-249+253
[目的]为了发现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的新化合物。[方法]通过取代、肼解、环化、取代4步反应将■二唑片段引入到蓝刺头碱结构中,合成11个含1,3,4-■二唑片段的蓝刺头碱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分析确证。抗TMV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8个蓝刺头碱■二唑衍生物的抗TMV活性高于病毒唑,其中化合物5d和5j的活性最高。[结论]化合物5d和5j可作为抗TMV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5,(12)
[目的]合成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方法]以取代苯胺和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合成21个β-苯胺基环己烯酮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的确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盆栽法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菌活性。[结果]化合物J17、J18、J19的EC_(50)值分别为13.1403、11.9633、12.2637mg/L,接近于对照药剂多菌灵;5种化合物的活体防效高达70%以上。[结论]初步认定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抑菌先导化合物。[方法]在0.1 g/L质量浓度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21种N-苯磺酰基-3-酰基吲哚苯甲酰腙类化合物1~21对小麦赤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化合物1、2、4、10和17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如化合物4,抑菌率分别为51.70%、63.20%、54.30%、44.10%和45.20%,表现出广谱抑菌活性;尤其是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菌率高达63.20%,超过阳性对照霉灵(52.60%)的抑菌活性。[结论]化合物1、2、4、10和17对所测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初步拟定将5个化合物作为进一步衍生修饰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8,(12)
[目的]寻找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苯并咪唑酰胺类先导化合物。[方法]在苯并咪唑的骨架中引入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芳基酰胺结构,设计系列N-芳基-2-(2-芳氧甲基苯并咪唑-1-基)乙酰胺衍生物,并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合成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咪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和MS确证。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 mg/L质量浓度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4a和4b对5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结论]目标化合物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被进一步设计合成农用杀菌剂。  相似文献   

12.
以亮菌甲素为先导化合物,对5位羟基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亮菌甲素衍生物。以3, 5-二羟基苯甲醇和2-乙氧亚甲基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环合、取代、氧化反应合成了15个亮菌甲素衍生物8a~8h,10a~10g。所有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并测定了所有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TNF-α和IL-6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0f的抑制活性最强,且强于先导化合物亮菌甲素。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7,(11)
[目的]为了发现醌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修饰价值的抑菌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10种醌类化合物a~j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初步构效关系表明:化合物a~j对所测2种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菲醌(i)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优于阳性对照霉灵(EC_(50)值为38.0 mg/L)的抑菌活性,其对应EC_(50)值为37.3 mg/L;茜素(b)和菲醌(i)对小麦赤霉病菌均表现出超过霉灵(EC_(50)值为76.1 mg/L)的抑菌活性,其对应EC_(50)值分别为18.6、5.3 mg/L。[结论]化合物b、c、d和i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初步拟定将这4种化合物作为下一步开发抑菌剂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刘雪梅  李慧敏  党泽林 《应用化工》2023,(1):143-146+151
通过水溶液法制备了过氧十核钼酸盐(NH4)4(CN3H6)4[Mo10(O2)12O22]·6H2O催化剂,采用红外、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及元素分析对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化合物的阴离子[Mo10(O2)12O22]8-呈中心对称结构,对称单元为[Mo5O11(O2)6]4-,阳离子[NH4]+和[CN3H6]+游离在聚阴离子的外围。热重分析表明化合物的聚阴离子的热稳定性比较好,电喷雾质谱分析发现化合物在液相不稳定容易发生解离,丰度最大的碎片离子[...  相似文献   

15.
由香茅醛与盐酸羟胺在碳酸钠作用下反应制得香茅醛肟(2),再由香茅醛肟与溴代烷、氢氧化钠在四丁基溴化铵的作用下反应合成了4种香茅醛肟烷基醚,分别为香茅醛肟乙基醚(3a)和香茅醛肟正丙基醚(3b)、香茅醛肟正丁基醚(3c)和香茅醛肟正戊基醚(3d)。5个化合物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气质联用(GC-MS)分析表征了结构,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测试。结构分析数据表明所用方法能合成得到5种目标化合物。在药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5种化合物对所用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2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与百菌清一样高达100%,对辣椒菌核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猕猴桃果实拟茎点霉菌、梨链格孢菌和毛竹枯梢病菌的抑制率高达100%,对油茶炭疽病菌、层出镰刀菌的抑制率也很高(≥95%),明显优于百菌清对这些病菌的抑制效果,3a对莴苣菌核病菌的抑制率高达100%,3b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100%,3c对毛竹枯梢病菌的抑制率为87.7%,3d对莴苣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96.2%,均高于同等质量浓度下百菌清对这些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吲哚-2-酰胺和苯基炔丙醇为原料,在三氟甲磺酸铜[Cu(OTf)2]催化下,成功构建了吲哚并氮杂卓酮类化合物。该方法实现了吲哚C-3位和酰胺N—H的官能团化,表现出优异化学选择性。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 h,溶剂1,2-二氯乙烷(DCE),5 mol%Cu(OTf)2,吲哚-2-酰胺:苯基炔丙醇为1∶1.2,收率73%。  相似文献   

17.
李晗  周鹏宇 《硅酸盐学报》2022,(9):2493-2500
M′-型 Nd3+:GdTaO4微晶被成功合成并用于变温和变压光谱测试研究。在 293~373 K 的测试温度范围内,3F3/24I9/2跃 迁 的 光 谱 位 置 具 有 高 热 稳 定 性 ,3F3/2(R2)→4I9/2(Z5) 跃 迁 的 温 度 系 数 仅 为 0.003 9 cm-1·K-1,3F3/2(R2)→4I9/2(Z2) 和3F3/2(R1)→4I9/2(Z2)跃迁荧光的强度比具有高温度依赖性,在生理...  相似文献   

18.
根据α,β-不饱和醛酮亲核加成反应原理合成化合物L{[3-(4-N,N-dimethyl-pyenyl)-5-Anthracen-9-yl]-Pyrazoline}和化合物M[3-ferroceny-5-(Anthracen-9-yl)-Pyrazoline]。利用~1H NMR和~(13)C NMR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抑菌实验研究化合物抑菌生物活性。探析新型吡唑啉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其结构变化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L和M对典型革兰氏阳性菌和典型革兰氏阴性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作用不明显。通过比较两者对细菌的作用结果(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化合物L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化合物M,化合物L吡唑啉环连接N、N-二甲基苯环可能增强了抑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设计合了4种新型的苯并吡喃类衍生物(2a~2d),并通过~1H NMR、~(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我们还选择我国农田发生的9种代表性病原真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性测试。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在50 mg·L~(-1)剂量下,目标化合物2a~2d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广谱抑菌活性。而且化合物2a~2d对黄瓜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与嘧菌酯的抑菌率相当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草莓黑斑病病原菌种类,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比对鉴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测定了病原菌对10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草莓黑斑病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10%苯醚甲环唑WG、25%丙环唑EC和30%啶氧菌酯SC对菌丝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分别为14.43、20.61、37.18 mg/L;其对孢子的敏感性亦较高,EC50值分别为132.10、205.83、120.84 mg/L。田间试验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30%啶氧菌酯SC和25%丙环唑EC可以有效地防治草莓黑斑病,防效达75~97%。[结论]明确了草莓黑斑病病原菌种类,筛选出3种药剂可以有效地防治草莓黑斑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