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龄垃圾渗滤液具有高盐、低碳氮比、难生化的特点,传统经典渗滤液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处理老龄渗滤液,会导致填埋场渗滤液大量积存。采用两级DTRO工艺快速消减积存的老龄渗滤液,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为2300~3500 mg/L,产水COD浓度为3~10 mg/L,COD的去除率为99.56%~99.91%,进水氨氮浓度为2200~3000 mg/L,产水氨氮浓度为0.26~4.5 mg/L,氨氮的去除率为99.79%~99.99%,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的表3限制要求。200m3/d的系统建设投资为320万元,产水运行成本为36.03元/吨。对系统设计优化后,在不改变原进水水质的情况下,可改善DTRO系统内部水质,从而提高系统整体产水回收率和最终水质。  相似文献   

2.
陈虎  王莹  吕永康 《化工进展》2016,35(12):4020-4025
产生于生物脱氮过程的N2O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并会导致臭氧层破坏。本文综述了污水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羟胺氧化和AOB反硝化是硝化过程产生N2O两种主要路径,诸如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或酶的活性而间接影响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反硝化过程是N2O的另一重要产生来源,其N2O生成量的多少与N2O酶有直接关系,而溶解氧、有机碳源和亚硝酸盐等因素会影响反硝化过程中N2O酶的活性。目前新型脱氮工艺也成为N2O的潜在来源,但其N2O产生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尽管N2O释放与周围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但本质原因还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及酶活性受到影响所致。文章最后指出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产量控制与减量化策略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并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在长期填埋过程中产生的老龄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处理更为困难。老龄垃圾渗滤液具有氨氮含量高、C/N低、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从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生物脱氮等方面对国内外该类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许佳敏 《广东化工》2015,42(5):94-95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处于中后期,产生的渗滤液具有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氨氮吹脱—两级A/O—MBR—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进水CODCr、BOD5、NH4+-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00、2500、2500 mg/L,进水CODCr、BOD5、NH4+-N的去除率99.75%、99.88%、99.2%,出水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  相似文献   

5.
王芳  娄金生  韩庆昌 《净水技术》2007,26(2):4-6,3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尤其是"中老年"填埋场渗滤液)中较高浓度的氨氮含量是导致其处理难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其进行脱氮处理是后续生物处理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综述了当今常用的氨氮去除方法,如氨吹脱、化学沉淀、湿式催化氧化、生物法等,分析讨论了各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垃圾渗滤液脱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常州某家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为例,验证A/O+MBR生化处理"成熟期"填埋场中渗滤液的可行性,此渗滤液具有氨氮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生物工艺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以溧阳某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为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生物处理的调试运行进行介绍。调试证明,A/O+MBR+RO的工艺组合处理高氨氮低COD的渗滤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存在直接生化处理难度大、深度处理膜组件更换频繁等问题,以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升级改造为例,提出传统老化渗滤液处理站升级改造方案。该处理站渗滤液经过“高效固液分离—水解酸化—A2/O/MBR—臭氧气浮—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的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标准要求,可实现垃圾渗滤液的稳定达标排放,改造投资和运营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微塑料是污水中常被检测到的新型污染物,然而微塑料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同步脱氮及N2O释放特征的探究较少。本工作以实际市政废水为探究对象,建立中试规模的SBBR,考察了不同微塑料浓度(0、0.2、2.0和10.0mg/L)对SBBR长期运行除碳脱氮效率及N2O释放规律的影响,并揭示了相关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微塑料对SBBR除碳脱氮效率及N2O释放规律影响不明显,但当进水微塑料浓度超过2.0 mg/L,碳脱氮效率呈现下降趋势,N2O产率增加。当微塑料浓度为10.0 mg/L时,稳定时期出水COD维持在35.3~37.9 mg/L,COD和NH4+-N去除效率分别下降至82.4%~83.5%和80.2%~82.3%,低于工况I,此外,N2O产率高达10.2%~10.8%。内聚物分析表明高浓度微塑料降低了PHA和糖原质的净合成,进而导致内碳源消耗脱氮动力不足。比耗氧速率(SOUR)分析表明高浓度微塑料降低了全部微生物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9.
吹脱—UASB—A/O—MBR—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为80 m3/d,该渗滤液具有COD高、可生化性差、NH3-N含量高等特点。设计采用吹脱—UASB—A/O—MBR—反渗透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各工艺单元的主要设计参数。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 16889—2008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
范爱军 《广东化工》2013,40(1):95-96
垃圾渗滤液具有机物成分复杂、氮含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经过常规工艺和高级氧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其总氮含量仍然较高,且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必须在有可生化的外加碳源才可实现生物脱氮。试验探索了投加不同碳源的情况下,生物滤池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脱氮效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甲醇、葡糖糖、蔗糖,它们的反硝化效率分别是80%、60%与50%。  相似文献   

11.
张雨 《江西化工》2020,(4):89-93
垃圾渗滤液有氨氮高、有机物浓度高和碳氮比低的特点,使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很难达到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具有脱氮能力强、能耗低等优点,是一种合适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本文从工艺类型、抑制因素和微生物学等三方面,对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对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盐度对垃圾渗滤液短程脱氮性能及其N2O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甜甜  彭永臻  王淑莹  刘牡  宋燕杰  王博 《化工学报》2012,63(10):3269-3276
采用两级UASB-A/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以A/O反应器内具有良好短程生物脱氮特性的污泥进行批次试验,围绕活性污泥短程脱氮,考察了NaCl盐度冲击对不同菌群比好氧呼吸速率(SOUR)、氨氧化速率、亚硝积累率以及pH变化规律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盐度冲击对亚硝酸型反硝化过程中N2O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度升高时,盐度对各菌群的抑制强度依次为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氨氧化菌(AOB)>碳氧化菌,而在应对盐度突降方面,碳氧化菌和NOB对盐度的适应性稍强于AOB;各盐度下的氨氧化速率整体表现为随着盐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但氨氧化速率的降低幅度有较大的差异;在初始游离氨相同的前提下,亚硝积累率随着盐度的不断增加呈现小幅上升,从5 g·L-1盐度下的93.1%上升到35 g·L-1盐度下的98.6%;pH曲线可以作为实时控制的关键参数用以指示盐度冲击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结束;盐度的突变会使得亚硝酸型反硝化过程中N2O峰值出现时间延后并且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A/O MBR与BAF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A/O MBR与BAF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首先用含苯酚和氨氮模拟废水对种污泥进行预驯化处理,然后切换实际垃圾渗滤液进行通水实验,在不同的进水渗滤液稀释比条件下,系统考察A/O MBR和BAF对COD及氨氮的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O MBR处理单元,当进水稀释比分别为9:1和5:1时,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可分别保持在90%和60%左右;而当稀释比减小到2:1时,COD与氨氮的去除率会分别减小到80%和35%左右.对BAF处理单元,A/O MBR出水中剩余的COD几乎不能被降解,而剩余的氨氮可被继续降解,其结果可使组合工艺的氨氮去除率提高到75%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制约渗滤液生化处理的关键因子,通过试验得出了改善渗滤液可生化性的途径,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提标、改进工程设计提供借鉴。结果显示,相比低含量,在高氨含量存在下,污泥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率低了24.8%,硝化率降低了1/4~1/6,厌氧水解率降低40.7%;表明了高氨氮含量对净化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具有强烈且明显的抑制作用,是阻碍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的关键。脱除氨可大幅度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在吹脱法去除氨氮的过程中,当pH为12、温度为60℃时吹脱效率最高可达99.6%,此过程对渗滤液的COD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亚男 《山西化工》2023,(10):217-218+240
城镇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氮排放源,导致生态环境危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越来越多,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也增多,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研究更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本文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O与UASB串联工艺,USAB作为深度脱氮反应器,探究以厌氧氨氧化为核心的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与常规生化反应器(A/O)串联,在常规生化反应器实现亚硝化,进而与UASB串联,系统最高去除95%的氨氮和86%的总氮。在基本不额外增加运行成本的基础上达到了提高出水水质、深度脱氮效果,该工艺的控制参数对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降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着重阐述MBR+NF/RO工艺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工程处理能力为200 t/d,在连续进水(进水COD 6 343~8 216 mg/L,NH4+-N质量浓度16 07~2 147 mg/L,TN质量浓度1 809~2 398 mg/L)条件下对渗滤液处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稳定运行255 d的工程运行结果表明,MBR+NF/RO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7%、99.93%、99.7%,并总结运行费用及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子龙 《净水技术》2023,(S1):146-153
在“双碳”背景下,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多段多级AO工艺处理效果好、脱氮效率高、碳源利用充分、药耗及能耗低,适合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该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的效果,测算了能耗、药耗及碳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进水碳氮比约为3.0:1时,少量投加碳源情况下,出水总氮质量浓度能达到6.3 mg/L,脱氮效果良好。污水处理段碳排放约0.732 kg CO2/m3,其中生化段碳排放总计约为0.618 kg CO2/m3,占比约为85%。与脱氮除磷相关的碳排放量约为0.415kgCO2/m3,占比约为56.7%,提高脱氮除磷的效率对污水处理的碳减排具有重大意义。该工艺高效低碳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南方低碳氮比污水处理,对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垃圾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水质水量季节性波动大,处理难度大。渗滤液处理行业经过数十年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现有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过于追求满足基本产能和达标排放,而忽视了低能耗的要求,致使碳源投加量过大,能耗过高,专业化精细化运行管理有待加强。从优化选择生物脱氮工艺,改善生物池水流条件和鼓风曝气系统,注重混合液回流泵、鼓风机、曝气器、MBR超滤膜等关键设备选型,深度处理工艺在满足出水排放标准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非膜工艺等方面探讨了渗滤液处理领域节能增效技术措施。通过生物脱氮新工艺的应用、生物池水流条件和混合液回流泵型的改变、鼓风曝气系统精准控制和内置式MBR的选用,系统分别节省电耗10.64、0.9、5.95、5.832 kW·h/m3,节能效益显著,可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推动渗滤液处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巩有奎  罗佩云  孙洪伟 《化工学报》2021,72(8):4381-4390
以厌氧-限氧方式运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采用逐步降低进水碳氮比(C/N)方式驯化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启动了低C/N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过程(SNDPR),并考察了SNDPR内PAOs、GAOs间竞争关系及系统脱氮除磷性能过程N2O释放特性。结果表明,C/N=7.0,SBR限氧段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为83.5%和90%以上,N2O产量为0.54 mg/L;C/N=3.0~3.5,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降至60.1%和80.5%,N2O产量达1.09 mg/L。SBR内不同反应阶段内源物质变化均表现出PAOs-GAOs共存特性。高C/N有利于微生物合成聚-β-羟基烷酸酯(PHA)并促进N2O还原。C/N降低,SBR内污泥内源物质转化倾向于富集GAOs的降解特性。氨氧化菌(AOB)好氧反硝化过程及GAOs以PHA作为电子供体的内源反硝化过程促进了N2O的释放。随C/N降低,SBR内污泥平均胞外聚合物(EPS)由43.4 mg/g VSS增至50.5 mg/g VSS,污泥容积指数(SVI)由99 ml/g增至127 ml/g。疏松型EPS(LB-EPS)内,蛋白质(PN)与多糖(PS)之比(PN/PS)随C/N增加而降低,污泥亲水性增加,不利于污泥脱水。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含量高、碳氮比低且难降解等特点,高效且低耗的处理渗滤液是十分困难的。近年来,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的出现为处理此类废水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本文着重综述了几种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型方法,主要包括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SHARN-ANAMMOX)工艺、一体化部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CANON)工艺、限氧自养硝化-厌氧反硝化(OLAND)工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NAMMOX)耦合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