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国家“双一流”“双万计划”“卓越计划”“新工科建设”等政策战略和改革项目为契机,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卓越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型工科人才为建设目标,通过知识体系完善、研学资源融合、跨学科交叉、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拓展等手段,持续进行课程建设和完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自2003年率先建设并实践独立实验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获得学生和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好评。课程实验项目在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科学的循序性和系统性,教育信息化技术成熟,衔接本科理论教学、工程应用实践、硕博学术研究,使实验实践教学真正成为了学生知识转化、能力锻炼的实操“战场”。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工程类人才,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4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厘清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实践意义,总结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课程思政运用的教学手段相对传统、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环节相对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明确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各模块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育人目标,并提出多媒体的利用和微课的制作以提高课程思政学生参与感,桥梁模型的加载比拼与有限元软件的模拟分析以创新课程思政展现形式,学习通的加入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以丰富课程思政实施手段等对策。最后,以梁的合理设计这节课为例,通过教学设计详细说明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之后学生的设计实践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忽视了该课程的重要性,难以较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该文作者依托学校教改项目,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分析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得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改实效结论,并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今后的教学作了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4.
唐业茂 《山西建筑》2010,36(8):348-349
探讨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筑测量课程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技能,提出了课程四个模块的构建方法,在教学中实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采用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实行教练交替的方式组织课堂,并介绍了围绕职业技能的课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文娟 《安徽建筑》2022,(10):136-137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得越来越快,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现状、满足行业对“双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课证融通开展“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理论轻实践和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形式,能提升高职学生建筑制图与识图专业知识,能够灵活地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高职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科阶段建筑史教学,作者认为:一、建筑史教学要史论结合,教学内容需全面、深入,从多角度解读"建筑是什么";二、建筑史教学与设计课的结合,应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建筑学知识体系,以相关理论教学为主导,并分解理论模块到各个课程中;三、明确建筑教育主体,建筑学相关知识应该在历史的维度和深度中进行考量,提高教师的历史及理论水平。总之,建筑学的教育不能简单的以"设计课为主体",其他课程辅助,应当以理论为主体,以教会学生理解建筑、学会品评建筑为主要目标,并辅以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启动了毕业设计配套课程即工程设计方法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该课程设置"综合设计知识""绘图设计知识""产品设计知识"三大类教学模块,邀请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资深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开设讲座课,讲授与实际工程设计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课后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得到学生高度认可,其中"综合设计知识"教学模块最受学生欢迎。文章对此项课程建设及其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园林植物应用专题课程是风景园林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生课程指导中的核心课程,对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调研,以此为基础,结合天津大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期望,探索如何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构建针对研究生学习特点的教学体系。构建“基础—核心—拓展”,即“园林植物基础”“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前沿”三大模块系统化课程内容,并根据各模块的特点,提出对应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以期形成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特色,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及环境专业本科教育中,通过设立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及综合素质非常必要且极具挑战.文章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建设更美好居住环境”暑期联合课程实践,重点对该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研究.回顾了案例课程背景、培养目标及学生分组情况,剖析了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块的设计和实施,并分析了学生反馈意见,总结了5点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为例,分析了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建筑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强化课程设计与过程管理,在“双一流”背景下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人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关联度弱、配合度低、学生缺乏专业自学能力等比较普遍的教学问题,借鉴探究式教学理念,基于绿色建筑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综合采用重点讲授、阅读研讨、翻转课堂、体验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强化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的融合,推动学生可持续设计观的建立,促进学生绿色建筑知识体系构建和设计能力发展的复合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介绍绿色建筑和“双碳”目标的概念及其背景,分析了绿色建筑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如何通过引入绿色建筑标准、技术和方法,来实现绿色建筑的造价管理。具体包括选材、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的绿色建筑策略和实践,以及如何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和大数据技术来优化绿色建筑的造价管理。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绿色建筑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结合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联系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立足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模块,提出了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与考核方法、强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吕正东 《城市建筑》2023,(17):182-185+201
“十四五”规划从国家层面上对建筑业的“碳达峰、碳中和”作了明确规划和严格部署,是我国碳达峰的窗口期。在双碳背景下,关于绿色建筑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绿色建筑与双碳目标密不可分。绿色建筑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的助力,因此新时期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三大领域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和市场发展潜力。促进建筑产业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探索平台化、定制化、网络化、规模化、全球化的新型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基于双碳目标的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晨 《城市开发》2023,(5):109-111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要求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理念,改变以往追求经济利益、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案例论证的设计方法,希望可以对当前我国高层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筑》2022,(23):36-39
践行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当下建设行业和建筑企业的必修课。本刊本期围绕“‘双碳’引领下的绿色建筑发展探索与实践”主题,分享部分地区和企业的典型实践案例,探讨碳减排思路和路径,供业界参考、交流。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正在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筑领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副中心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方面,副中心通过目标引领、项目示范带动、创新绿色建造方式等渠道,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描绘出绿色发展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建筑物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课程教学的新时期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能力、建筑物理环境优化研究能力。从整合教学内容、应用绿色建筑设计、与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改进实验课程环节、与师生科研课题结合、课程内容信息化展示等方面着手,进行了新一轮的教学反思和改革。不仅解决了课程教与学的矛盾,还为同类理论课教学"以设计与研究为导向"的多元化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下,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以华中湖北区域某综合体项目为实践案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研究和关键技术应用,通过低碳规划与建筑设计、海绵城市系统、电气系统、建筑信息模型(BIM)、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智慧社区系统等多项关键绿色技术应用,建造新型低碳、绿色、经济、智慧、环保社区。  相似文献   

19.
余洋  姜鑫  张露思 《风景园林》2018,25(12):125-129
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以设计课程为导向的生态实验教学模式,3个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设计课程应用。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计均以设计课程为导向,其实验结果可作为场地量化认知和分析的基础,帮助学生提升生态规划和设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培养学生的生态学基本素养和循证设计的能力。课程的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1)建构了生态实验课、理论课和设计课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2)将经验知识与循证知识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循证思维;3)培养了学生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合作能力。生态实验教学已经在庭院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生态公园规划、生态公园设计等课程中普遍开展。生态实验课程的教学探索可以增强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科学性和研究性,为生态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扼要介绍了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中,针对该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结合其他院校的教学内容,提出“模块化”教学方法,分析了“模块化”建筑初步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充分利用技法模块、构成模块、空间模块、建造模块及其之间的逻辑性,引入新的学生作业评价标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建筑的认知水平及设计的基本能力,以期提高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