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唑螨腈与乙螨唑混配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与乙螨唑混配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联合生物活性以及对柑橘全爪螨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主要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乙唑螨腈与乙螨唑混配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联合生物活性,并在田间完成了乙唑螨腈与乙螨唑桶混防治柑橘全爪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乙唑螨腈与乙螨唑在1:4~4:1的混配比例下对柑橘全爪螨成螨的CTC值在110.64~129.25之间,对柑橘全爪螨螨卵的CTC值在118.73~162.06之间。在广西和四川进行的2点乙唑螨腈和乙螨唑桶混防治柑橘全爪螨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乙唑螨腈与乙螨唑混配防治柑橘全爪螨,药后3 d防效达86%以上,速效性与乙唑螨腈单剂对照相当;药后20 d防效达73%以上,持效性略高于单剂对照。[结论]室内联合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唑螨腈与乙螨唑在1:1~2:1的比例范围内混配,对柑橘全爪螨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唑螨腈和乙螨唑桶混对柑橘全爪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桶混剂量为乙唑螨腈100 mg/L与乙螨唑55.0 mg/L。  相似文献   

2.
张俊龙  刘少武  冯聪  宋玉泉 《农药》2022,(4):305-308
[目的]测定30%乙唑螨腈·螺螨酯悬浮剂对不同害蟥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试验.[结果]30%乙唑螨腈悬浮剂能有效防治柑橘全爪螨、苹果全爪螨、锈壁虱、蔬菜朱砂叶螨及二斑叶螨.在50~100 mg/L质量浓度下,30%乙唑螨腈·螺螨酯悬浮剂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3 d,防治效果达到8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的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的室内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成螨的生物活性LC50为0.87 mg/L,优于联苯肼酯、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唑醚螨腈悬浮剂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在60~75 g a.i./hm2剂量下,药后1 d防效为90.8%~92.1%,药后14 d防效为92.3%~97.1%。[结论]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具有良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可有效防治草莓二斑叶螨。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7,(10)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效果,了解其对柑橘的安全性。[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试验。[结果]30%乙唑螨腈SC在50~100 mg/L质量浓度下,药后3、10、30 d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效分别为85.13%、93.77%、90.03%以上,药后3、14、28 d对柑橘锈壁虱的防效分别为65.94%、91.35%、91.71%以上,并且对柑橘安全。[结论]乙唑螨腈能够安全、有效地防治柑橘红蜘蛛。  相似文献   

5.
《农药》2017,(9)
[目的]研究乙唑螨腈的室内生物活性,了解其田间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室内常规方法测定其生物活性及特性,参照标准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生测试验表明:乙唑螨腈能有效防治各发育阶段的害螨,对温度不敏感,并且速效性好;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乙唑螨腈对柑橘叶螨、苹果叶螨、棉花叶螨和茄子叶螨均有较高的防效。[结论]乙唑螨腈对害螨的生物活性较高,可应用于多种害螨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7,(5)
[目的]明确腈苯唑与氟啶胺混剂对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作用。[方法]联合毒力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腈苯唑与氟啶胺混配,在比例为1∶1~1∶5时,对草莓白粉病表现出增效作用;田间试验,混剂(腈苯唑∶氟啶胺=1∶3)在33.75~101.25 g a.i./hm~2剂量下,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很好的兼治作用。[结论]在一些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同时发生的田块,该混剂在33.75~67.5 g a.i./hm~2时,对控制其危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并且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30%乙唑螨腈悬浮剂防治不同害螨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测定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不同害螨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能有效防治柑橘全爪螨、始叶螨、锈壁虱,蔬菜朱砂叶螨,以及花卉二斑叶螨。在50~100 mg/L质量浓度下,30%乙唑螨腈悬浮剂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且持效期在20 d以上。30%乙唑螨腈悬浮剂能够有效控制田间害螨种群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9,(11)
[目的]绿盲蝽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旨在筛选成本低效果好的氟啶虫胺腈混剂。[方法]以北京市上庄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滴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4种杀虫剂对北京上庄地区种群的毒力依次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联合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分别按1∶4、1∶8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25.67与170.71。[结论]上述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氟啶虫胺腈混剂对绿盲蝽进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药剂,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案。[方法]通过不同药剂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以及使用剂量、施药时期等防治技术研究,评价药剂防治效果。[结果]氰霜唑、氟啶胺、嘧菌酯、氟噻唑吡乙酮及百菌清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优异,氰霜唑、氟啶胺、嘧菌酯、氟噻唑吡乙酮及百菌清5种药剂分别在50、250、250、25、100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平均防效为91.53%、90.44%、88.15%、94.61%和88.78%;采取氟啶胺、嘧菌酯与百菌清交替用药,或与其田间桶混,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结论]结合本地区的马铃薯种植和杀菌剂使用现状,推荐使用嘧菌酯、氟啶胺和百菌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防治杏树梅下毛瘿螨筛选防效较好的杀螨剂。[方法]选取9种杀螨剂通过小区试验法对杏树梅下毛瘿螨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定时定点调查虫口数量动态,通过防治效果评价各杀螨剂。[结果]在试验设计剂量(推荐最低剂量)下,9种药剂中30%乙唑螨腈SC 100 mg/L和22.4%螺虫乙酯SC 44.8 mg/L在14 d后防效分别为91.31%和88.59%。[结论]30%乙唑螨腈SC和22.4%螺虫乙酯SC对杏树梅下毛瘿螨防效良好,可在生产上推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杀螨剂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7,(8)
[目的]为筛选出用于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评价新型杀螨剂乙唑螨腈的防效。[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和防治效果。[结果]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各螨态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4、48、72 h对成螨的LC_(50)值分别为9.6391、9.6436、8.7066 mg/L,对若螨的LC_(50)值分别为28.0671、29.8148、26.5330 mg/L,对卵的LC_(50)值为15.7037 mg/L,其毒力明显高于联苯肼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SC 60、100、300 mg/L 3种质量浓度处理对二斑叶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的防效分别为93.11%、91.10%、92.51%,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达96.35%、98.30%、98.84%,且3种剂量之间差异不大,明显高于43%联苯肼酯SC的防效。[结论]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具有非常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二斑叶螨的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申嗪霉素和咪鲜胺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协同杀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1%申嗪霉素悬浮剂与40%咪鲜胺水乳剂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作用,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方法]以1%申嗪霉素悬浮剂和40%咪鲜胺水乳剂的单剂对小麦赤霉病菌EC50为基础剂量,分别按照7∶1、5∶1、3∶1、1∶1、1∶3、1∶5、1∶7比例进行混配,采用共毒系数法验证其增效作用,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增效作用。[结果]申嗪霉素与咪鲜胺在7∶1~1∶5范围内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当混配比例为5∶1时,共毒系数CTC最大为262.28。将2种制剂进行桶混,按照每hm2使用1%申嗪霉素悬浮剂820 g与40%咪鲜胺水乳剂55 g桶混,对水675 L喷雾处理14 d后,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为84.65%,显著高于单剂防效。[结论]申嗪霉素与咪鲜胺2种制剂混配应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绍明  杨振国  倪婧 《农药》2020,59(6):459-463
[目的]为了获得对桑粉虱具有较高防效的杀虫剂配方。[方法]选取防治桑粉虱的常用杀虫剂灭多威、敌敌畏和虫螨腈进行试验,以药膜法比较其单剂和不同配比混剂的室内生物活性,进行混剂配比筛选,并评价其最佳配比的田间药效。[结果]灭多威与虫螨腈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最佳配比为60.3∶39.7,该配比稀释145.6~291.2 mg/L对田间桑粉虱药后1~5 d的防效均在98%以上。[结论]该配比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复配对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方法]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的除草剂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温室试验结果显示,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混配对稗草、千金子具有明显的加和作用,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以1∶1比例混配的加和作用明显。田间试验表明,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悬乳油(1∶1)以有效成分用量180~225g. a. i./hm~2进行田间喷雾,药后30 d对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总鲜重防效可达到90. 2%~96. 1%。[结论]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以1∶1的比例混配能够有效防除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且对水稻安全,杀草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5.
乙螨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杀螨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为寻找高活性的杀螨剂,以乙螨唑为先导化合物,以2,6-二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碘代、酰氯化、氨解得到3-碘-2,6-二氟苯甲酰胺(4),中间体4经过缩合反应、傅克烷基化、关环反应,最后与有机硼酸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系列乙螨唑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证。[结果]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新化合物对朱砂叶螨螨卵表现出了较高的生物活性。[结论]通过构效关系分析得知:苯硼酸以及3位吡啶硼酸所合成的衍生物普遍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7,(3)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桃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9977、5.8498 mg/L,氟啶虫胺腈对桃蚜的相对毒力是吡虫啉的5.86倍。辽宁和陕西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4~48 mg/L对桃蚜防治效果达99.0%以上;山东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8 mg/L对桃蚜防效达85.0%以上。[结论]氟啶虫胺腈可有效防治桃蚜,田间分别在露红期和落花后各施药1次,整体的防治效果可持续近1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烯酰吗啉与氟啶胺混剂防治辣椒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6,(8)
[目的和方法]通过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烯酰吗啉与氟啶胺混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与氟啶胺混配,在3∶1~1∶3配比范围内,对辣椒疫病表现出相加或略增效作用;田间于辣椒疫病初发期施药,40%烯酰吗啉·氟啶胺悬浮剂对辣椒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结论]40%烯酰吗啉·氟啶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辣椒疫病的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乙唑螨腈的合成及其杀螨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唑螨腈(SYP-9625)是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创制的新杀螨剂,对哺乳动物和非靶标生物低毒,对害螨具有优异防效,具有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重点对乙唑螨腈的合成方法、生物活性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乙唑螨腈以对叔丁基苯乙腈为起始原料,经缩合、酰化反应制得,对朱砂叶螨成螨、若螨、螨卵均具有优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新型生物杀螨剂NBIF-001对柑橘全爪螨的田间应用效果。[方法]参照标准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NBIF-001 200亿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1500、750、500、375 g a.i./hm2)对全爪螨的防效分别为93.30%、75.27%、35.45%、-61.75%,800亿原药(375 g a.i./hm2)防效为46.82%;15%哒螨灵乳油(有效成分含量225 g a.i./hm2)防效为71.05%。此外,NBIF-001对成螨虫体具有裂解作用,药剂浓度越高,裂解程度越高。[结论]NBIF-001防效高、药效快、持效期长,是防治柑橘全爪螨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9,(12)
[目的]为了探究螺螨酯、噻虫嗪桶混矿物油对柑橘全爪螨和柑橘木虱的增效和减量作用,为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螺螨酯、噻虫嗪常量、减量30%桶混矿物油助剂田间测试其增效作用、减量作用。[结果]添加助剂矿物油后,螺螨酯速效性、持效性增强,药后1、3 d,螺螨酯减量30%的防效高于单剂减量和单剂常量,其他各调查时段添加助剂防效均显著高于单剂。添加矿物油后,药后3 d,噻虫嗪常量防效可提高3%,减量的防效可提高约6%。[结论]添加矿物油可以减少螺螨酯、噻虫嗪的使用量,具有减量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