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与其他类型的防水毯相比,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柔韧性、防水性和施工简单等优点,它是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以滹沱河生态防洪工程为依托,本文分别对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的工程设计、施工要点及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应用证明: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在滹沱河生态防洪工程中,起到了较好的防渗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以后类似的生态防洪工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刘猛  夏自强  韩帅 《水资源保护》2008,24(S1):118-121
简要介绍了生态水工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该学科在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指出主要应用措施包括河道整治、水库工程、人工湿地及生态景观等生态水工技术。最后展望了生态水工学理论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态水工学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生态水工学是在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对传统水利工程学的补充和完善。文章系统总结了十多年来生态水工学的主要进展,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机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方法;河流健康评估;兼顾生态保护的水库调度方法以及河流生态状况定量评价方法等。文章对生态水工学发展进行了展望,列举了包括水电资源开发程度战略研究,建立多种压力-响应生态模型,洄游鱼类保护技术,改善水库调度方法以及技术整合研发等若干学科发展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4.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是一种新型环保生态复合防渗材料,它由二层土工合成材料夹封优质防渗钠基膨润土,通过集束针刺复合而成。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抗变形强度高、永久防渗且生态环保的性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防渗已刻不容缓。膨润土防渗毯作为一种新的防渗材料和防渗工艺,是解决生态防渗的有效措施之一。介绍了膨润土防渗毯的防渗原理及特性,以及铺设时的施工技术要求,详细地阐述了水务工程重要细部节点处的防渗处理方式,如管道穿墙、倒角、桥墩、进出水口等。同时提出了膨润土防渗毯施工的注意事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并为膨润土防渗毯的深入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作为新型防渗材料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抗变形强度高,施工操作简便,生态环保和永久防渗等性能,在滹沱河生态修复施工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防渗效果。此文阐述防水毯的防渗机理和施工工艺,并对施工应用中注意事项给予特别介绍,为今后防水毯的使用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是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防水材料。本文详细阐述了在人工湖(龙子湖)的湖体防渗中应用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的情况,同时将防水毯防渗技术与传统的防渗技术进行对比。实践证明,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技术比传统的防渗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是一种新型环保生态复合防渗材料,它由二层土工合成材料夹封优质防渗钠基膨润土,通过集束针刺复合而成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抗变形强度高、永久防渗且生态环保的性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人水和谐、生态健康作为工程总体定位,运用生态水工学理念对重庆市苦溪河进行了生态治理。治理工程在岸线布置、沿河建(构)筑物布置、河流纵横断面设计、岸坡防护设计等方面解决了防洪安全、河流纵向形态多样性、断面形态多样性以及河流内栖息地多样性等问题,是生态水工学理念的一次有效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生态水利是21世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对水利工程提出的必然要求。城市生态水利是城市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体系建设离不开生态水利建设这个内涵,而要实现城市生态水利这一愿景就要求有相应的新型环保材料与之相匹配。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是目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态环保型防水防渗材料,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问世以来几十个国家在人工湖、园林绿化、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垃圾填埋场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最近几年我们在城市生态水利的防渗工程中使用了该产品,普遍反映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1.
镧改性、钠基和钙基膨润土净化污染河水中磷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镧改性、钠基和钙基三种膨润土对河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将1.6 g的镧改性、钠基、钙基膨润土分别投入到800 mL的清河河水中,清河水水质为劣Ⅴ类.试验结果表明镧改性膨润土的磷去除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对河水中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77.41%,磷含量在第7天达到Ⅳ类水水质标准.同时镧改性膨润土对氮和含碳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第7天对总氮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值50.78%,在第3天对含碳有机物的去除率为18.34%.  相似文献   

12.
大隆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2)型水利枢纽。坝型为堰坝结合的碾压式土防渗体分区土石坝,防渗土料多采自库区淹没线以下,坝壳料大部为开挖弃渣。设计采用对河床砂砾石坝基进行振冲加密,一次断流,无基坑施工的筑坝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修建防渗渠道对戈壁区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能为柴达木盆地农业绿洲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在社会经济调查的基础上,以大格勒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化验,对比分析了修建防渗渠道前后的地表河流水质、河岸植被及土壤理化性状。研究结果表明①修建防渗渠道对河流水质具有净化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②修建防渗渠道不利于戈壁区沿河植被繁殖生长,流域内植被平均盖度降低4.5%,生物量减少330.2 kg/hm2,死亡率增加6.5%;河岸土壤质地呈现退化趋势(P<0.05),其中砂粒含量增加8.68%,有机质减少0.53 g/kg。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建议在河流出山口处修建生态闸,洪水期引洪灌溉河岸植被;布设生态水利工程,以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与绿洲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坪河水电站下游泄流消能防冲设施采用护岸不护底的防护形式,桩板联合防冲结构体系,作业部位覆盖层深厚,渗水量大,必须进行防渗处理,才能满足挖孔施工条件。通过对防渗墙、固结灌浆、高压旋喷灌浆3种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下游泄流消能防冲设施防渗方式为"上部覆盖层高压旋喷灌浆+下部基岩帷幕灌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深厚覆盖层的防渗和开挖塌坍的问题。采用"上部宽竖井+下部圆形桩"相结合的桩板联合施工技术,增强了桩板结构的整体性及抗冲能力,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河流生态流修复的新理念和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凝土“包”起来的河道治理工程导致城市河流自我净化能力降低。目前我国河流治污项目多偏重修复受污染的水体,注重水质的改善,而不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修复。提出河流生态修复的新理念和目标,并指出,为顺利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实践,我国需要在理论、技术、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水法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河流健康诊断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河流健康,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存。从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根据河流受损功能、受损程度及其可修复性。提出了不同阶段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对策。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缓冲区修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等。河流生态修复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多层次、多约束条件的动态优化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全面考虑、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乐亭古滦河湿地公园人工湖地表覆盖层为透水性较强的粉细砂,为保证人工湖防渗效果,需实施防渗工程。同时结合防渗,对人工湖水位变动区边坡实施防护。该工程防渗及防护设计均采用了生态型环保材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是近几年引入水利工程中进行地基防渗加固的一种新技术。文章综合介绍了振动沉模技术的相关理论、施工工艺,并以曹妃甸供水公司蓄水池止水帷幕工程为例,说明了振动沉模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检验完全满足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河流生态修复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倪晋仁  刘元元 《水利学报》2006,37(9):1029-1037
本文以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从人与河流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出发,探讨了原始自然阶段、工程控制阶段、污染治理阶段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和改善等四个阶段的河流特点和治理条件,分析了各个阶段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河流系统健康,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存。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技术包括:缓冲区修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探讨了河流健康、河流功能、功能要素和生态修复措施四个层次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步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调研分析,提出应加强流域综合规划和规划环评,加强生态调度,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体系;加强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研究,尽快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并建议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为各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