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酯——啤酒酿造中最重要的风味活性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旭  林佳  陆健 《啤酒科技》2007,(3):71-74
酯类物质是啤酒风味物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对啤酒质量和稳定性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麦汁浓度、澄清度和糖组成对酯类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高浓度麦汁中,高麦芽糖含量比高葡萄糖含量更能够使酯类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在相似的发酵条件下,不同的酵母菌株产生不同的酯含量。  相似文献   

2.
关于控制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技术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英 《酿酒科技》2010,(3):78-81,85
啤酒是由麦汁经啤酒酵母发酵后产生的一类风味独特的含酒精饮料,其独特风味主爰由酵母在麦汁中的总体代谢产物所产生并决定的,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包括醇类、酯类,羰基化合物、有机酸、硫化物胺及酚类等,并对其物质来源、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加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影响成品酒醇酯比及相关风味物质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啤酒中合理的醇酯比能提高酒体的协调性,饮用后有舒适愉快的感觉,不会出现上头现象。由于啤酒中高级醇和酯类物质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有酵母菌种、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麦汁组成、麦汁通风和接种温度等。而在降低醇的同时,酯含量也会降低,提高酯含量,醇的含量也会随着提高;同时还会导致相关风味物质的变化。这里所说的相关风味物质是指啤酒中总高级醇、总酯、乙醛和DMS四类风味物质。本文通过试验来摸索影响成品酒醇酯比及相关风味物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合理控制成品酒醇酯比及相关风味物质含量,以达到提高啤酒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4.
啤酒生产过程中酯类的形成以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萍  樊金梁  王德良 《酿酒》2002,29(4):58-59
酯类是啤酒中一类重要的风味物质 ,主要使啤酒呈现芳香气味 ,决定啤酒的香味。酯类含量过高赋予啤酒不舒适的苦味和果味 ;过低则使啤酒淡寡 ,对啤酒风味不利。酯类的形成与酵母的生长和酵母对脂肪酸的代谢有关。当前 ,用气相色谱能够检测啤酒所含酯类的种类包括 :甲酸丁酯 ,乙酸乙酯 ,乙酸异丁酯 ,乙酸异戊酯 ,己酸乙酯 ,辛酸乙酯六种。人们还不太清楚 ,啤酒中酯类多少含量适宜。经过啤酒工作者大量的研究发现 :诸多因素影响啤酒中酯类种类以及含量 ,包括酵母、麦汁浓度、最终发酵度、成品发酵度、麦汁通风量和发酵压力等。本部分研究主要针…  相似文献   

5.
啤酒发酵中酯类的形成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酯类是酿造酵母在厌氧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第二位产物,也是影响啤酒风味最大和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在所形成的酯中最重要的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乙酸苯乙酯和己酸乙酯.酯的风味阈值很低,在啤酒的高浓度发酵中尤为显得重要.因为高浓发酵产生过量酯会使啤酒带有一种不需要的溶剂味.而在低醇啤酒生产中,由于所形成的酯量低导致啤酒风味差.因此,合理控制啤酒中酯类含量,将赋予现代啤酒有利的风味.本文从酯类生物合成途径出发来讨论影响酯形成的因素,希望能对啤酒行业的生产与科研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于11°P富硒麦汁中接入啤酒酵母进行常规啤酒发酵,同时以空白麦芽汁发酵作为对照。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跟踪检测酵母生长情况;并测定发酵14天后发酵液的pH、外观糖度、双乙酰、高级醇含量、后酵结束各理化指标,发现添加Na2SeO3含量为200mg/L的富硒麦芽制成的麦汁经酵母发酵14天后,双乙酰含量为0.07mg/L,高级醇含量为63.2mg/L,酒精度为5.95%,真正发酵度达74.5%,啤酒风味基本不变,缩短了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7.
风味物质的含量决定啤酒的品质,其特征会直接决定啤酒口感和其市场竞争力。研究了麦汁浓度、主酵温度和接种量对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以全麦芽为原料,经下面发酵生产啤酒。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啤酒中高级醇和酯类的浓度。研究发现麦汁浓度对高级醇和酯的影响最大,且提高麦汁浓度能够同时增大啤酒中高级醇和酯的含量,当麦汁浓度从11°P提高到15°P,乙酸乙酯的含量提高了34%。在相同接种量和麦汁浓度下,主酵温度越高,异戊醇含量越高,异丁醇的含量却有所降低。在较高的发酵温度下乙酸乙酯、辛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的含量升高,但是己酸乙酯的含量变化无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接种量对醇和酯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杨  李红  杜金华 《食品科学》2011,32(15):186-190
研究路德类酵母菌落和细胞形态特征及其利用麦汁中糖的特点,发现其菌落为奶油色,半透明,有光泽,表面光滑,湿润,质软,中间凸起,边缘整齐;细胞为柠檬形,较大,两端出芽生殖。路德类酵母发酵89.9%的果糖和91.9%的葡萄糖,而对于蔗糖的利用率达到100%,但是不发酵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将路德类酵母应用于发酵麦汁制得无醇啤酒,并对其产酒精及风味物质的特点予以研究,结果发现:路德类酵母发酵麦汁产酒精量较低,约只相当于同条件下普通啤酒酵母的1/6,当原麦汁浓度低于8°P时,乙醇含量低于0.5%;风味物质的种类与普通啤酒基本相同,但含量相对较低,而与市售无醇啤酒相比,酯类含量较少,高级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口感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不同α-氨基氮含量的麦汁对啤酒酵母代谢副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设计了6个不同α—氨基氮含量的麦汁,在保证其它参数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了常规发酵试验,整个发酵过程中跟踪检测酵母生长情况、pH、外观糖度、α—氨基氮、双乙酰、高级醇的变化、后酵结束各理化指标。结果证明将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控制在167mg/L时对控制酵母代谢副产物含量和啤酒风味是最适合的。  相似文献   

10.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酵母接种量或者高浓酿造来提高产量,然而,这两种技术对酵母的新陈代谢都有显著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对高浓度酿造和高酵母数发酵相结合对酵母的生理和风味物质生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此外.试验在快速发酵系统中通过优化麦汁中游离氨基氯含量来降低总双乙酰的产生,较高的麦汁浓度会导致酵母活力的下降,这与海藻糖含量的增加及与压力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有关。不只是麦汁浓度。不同的可发酵性糖含量对酵母发酵性能及风味物质的生成都有强烈的影响。麦汁中高含量的蔗糖对氨基酸的吸收、酵母的生长、糖原的形成、海藻糖的重复利用、乙酯的合成和总双乙酰的还原速度都有促进作用.与其他的高浓度麦汁相比.酵母处于高浓度蔗糖环境中会经历更高的渗透压和压力相关的影响。尽管蔗糖相比于麦芽糖可以促进转录激活因子ATFI的活性,可以观察到乙酸酯类明显的降低。但是考虑到蔗糖对酵母性能的不利影响,采用蔗糖和麦芽糖组合来提高麦汁浓度还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在发酵过程中,蜡质高粱麦汁α-氨基氮及其发酵液中的高级醇含量,可以通过向麦汁中接种普通酵母或接种用酵母-麦芽培养基培养的酵母来进行.控制上蜡质高梁生产的麦汁与普通麦汁的α-氨基氮含量相近。发酵罐顶空的氧浓度由发酵初期的20%。经72小时发酵后,下降到不足1%,这表明:发酵环境逐渐由有氧转变为无氧。两种麦汁产生丙醇,异丁醇,戊醇以及异戊醇所消耗的α-氨基氮量也相近。发酵时间超过144小时后,丙醇,异丁醇,戊醇以及异戊醇的含量变化趋势也相同,异丁醇含量最低。向麦汁中接种用麦汁培养的酵母或添加用酵母-麦芽培养基培养的酵母,分别经过24小时和36小时开始产生丙醇。最终的乙醇和高级醇含量控制在储藏啤酒的要求范围内,用大麦麦芽和蜡质高粱粉生产的麦汁不但可以为啤酒酵母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和工业麦汁相比。目前,已经有使用提纯的蜡质高粱粉作为辅料生产储藏啤酒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在麦汁中添加的酵母量将影响到啤酒的风味和质量。设计了3个不同接种量,试验其对酵母代谢副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接种量在2.0×107个/ml时,对啤酒风味物质高级醇和双乙酰含量合适,并可使啤酒有适当的酒精度和发酵度。(丹妮)  相似文献   

13.
酵母扩培过程中补充适量的Zn^2 ,可有效的促进酵母的生长,缩短酵母的世代时间;糖化麦汁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可弥补麦汁营养组份的缺陷,促进酵母对糖的吸收,改善酵母的发酵性能。啤酒生产淡季时,采取加锌的措施,促进酵母的起发,促进酵母对风味物质的还原。但应注意锌的添加量,不能使麦汁中Zn^2 的含量超过1.0mg/L。  相似文献   

14.
酯类是啤酒发酵副产物之一,在啤酒中含量虽少,但因为它们具有强烈渗透性的水果香味,对啤酒风味影响却很大。控制啤酒中适当的酯含量对提高啤酒品质是至关重要的。1.酯类物质的形成啤酒中绝大部分酯类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形成与酵母的类酯代谢相关。形成机理如下:酰基辅酶A+醇类→酯类+辅酶A  相似文献   

15.
接种酵母的生理状态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群涛  李崎 《啤酒科技》2005,(5):67-70,79
本文研究了接种酵母的生理状态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使用一株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 lager 啤酒酵母在工厂大生产中进行发酵试验,研究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酵母的生长、乙醇的形成、外观浓度和发酵度等指标。根据高级醇与挥发酯的含量评价啤酒的风味。经过长时间的贮藏后,根据感官品评小组的品评意见以及2-糠醛和反-2-壬烯醛的浓度评价啤酒质量。结果显示研究的参数中,除了接种酵母活力越低细胞生长越多以外,其他指标几乎不受接种酵母生理状态的影响。此外,发酵结束后酵母活力有所恢复。根据感观评价的统计显著性差异(t-检验,p<0.1),提高接种酵母的活力能明显改善啤酒风味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浓度酿造,使麦汁浓度达到16~20oP,经酵母发酵后再用无菌、脱氧的碳酸水稀释到正常的成品啤酒浓度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啤酒厂原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也节约了人工和各项能源消耗,实在不失为一种有经济实效的生产技术。由于高浓度麦汁会对啤酒酵母的代谢活性和生长繁殖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如渗透压、代谢产物如乙醇、二氧化碳、脂肪酸和酯类,同时也会造成酵母同化氨基酸和氧的效率降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对传统浓度发酵时较高的发酵温度和麦汁通气量,而重要的是要适当提高啤酒酵母的添加显,而且应随着麦汁浓度的提高而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露天锥形罐啤酒发酵过程温度的调节和控制,是啤酒生产过程重要的管理环节。温度的控制与调节是否适宜,不仅关系到发酵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酵母本身的性能和产品最终质量。发酵过程温度的剧烈变化,不仅会使酵母发生早期沉淀、死亡与自溶,造成发酵异常,而且直接影响到啤酒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啤酒的胶体稳定性。所以,发酵温度的调节与控制历来受到酿酒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发酵温度的调节与控制应以麦汁成份、麦汁浓度、酵母特性、酵母添加量,发酵周期、产品种类等因素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设备、人员等实际情况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8.
类黑精是美拉德反应的重要产物,研究结晶麦芽不同分子质量类黑精对啤酒酵母生长、代谢和啤酒风味物质含量的作用,可以为啤酒风味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类黑精可以促进酵母在对数期对麦汁中还原糖和α-氨基氮的利用,提高酵母细胞量;随着类黑精分子质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啤酒的色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P<0.05)。进一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考察类黑精对啤酒风味物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分子质量类黑精组(MW-H)啤酒中的高级醇含量与对照组相当,但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4.62%,11.81%和14.70%;MW-H啤酒的乳酸含量为376.40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97.83μg/mL)。结晶麦芽的类黑精通过提高啤酒醇类、酯类和有机酸物质的含量,改善啤酒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9.
高浓酿造发酵周期长,发酵不完全,酵母的活力低。普通的啤酒酵母多应用于低浓麦汁酿造。将轻度诱变的工业酵母茵株接种到25°P麦汁中进行厌氧发酵,培养至大部分酵母细胞死亡,培养过程中麦芽糖的浓度维持在50mM/L,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中酒精的含量上升到140g/L。将以此为底物筛选得到的诱变株(突变率为5.0×10^-6)重新于25°P麦汁中发酵。不仅缩短了发酵周期,而且提高了发酵度,同时又保证了啤酒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啤酒发酵度系指麦汁中浸出物被酵母消耗掉部分与原汁中浸出物总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高发酵度啤酒以其口味清爽干净而受到欢迎。1.选择高发醇度酵母不同的酵母菌种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如发酵度、凝聚性、副产物还原汉乙酸的能力等有很大差异。发酵度反映了酵母对糖类的发酵情况。通常的酵母能发酵单精,双精。某些苗种不能发酵三糖,在相同组分的麦汁中发酵度就低。如果选育的菌种不仅能发酵单精,双糖,而且能发酵三糖,四糖甚至异麦芽糖,那么发酵度就会明显提高。如我国著名的青岛啤酒,其酒体、风味都很好,但其酵母发酵度偏低。在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