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风振动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线路,特别是对于大跨越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阐述了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机理.通过采用一种监测仪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方式,实现对大跨越导、地线进行远程监视的在线测量系统,以便于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远距离输电线路因微风振动造成线路疲劳断股的问题,阐述了导线、地线微风振动形成原理以及550 kV永兴线松花江大跨越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微气象监测数据和微风振动监测数据,并开展大跨越导、地线微风振动的疲劳特性、振动特性及防振方案的研究,对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运行13 年的某500 kV 大跨越导线进行微风振动防振效果时效分析试验研究,证明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线路导地线的自阻尼特性及防振措施性能将逐步劣化,建设初期所设计的防振措施将有可能不再有效地抑制微风振动,造成微风振动超标,这将会严重威胁大跨越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在大跨越防振措施设计时,推荐方案与技术条件间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裕度;此外,应定期进行现场测振试验,以便在振动超标的初期能早发现、早治理。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振动对导、地线及金具的危害,电力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防振措施(除明确说明针对舞动、次档距振动的除外)都是对微风振动而言,对舞动、次档距振动的控制和预防尚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就微风振动的成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和阐述,对普通线路和大跨越线路的防振措施和动弯应变极限值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防止或减轻导、地线振动的措施、线路防振装置在运行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针对大跨越线路的测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洋  张浩  金镇山  李字明  张大为 《黑龙江电力》2011,33(2):121-124,142
介绍了微风振动对架空输电线路,特别是大跨越的安全运行影响.阐述了220 kV鹤木线松花江大跨越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设备布置方案.分析了在线监测仪获得的数据,据此建议运行部门,对大跨越导线、地线各阻尼线夹头和防振锤夹头等夹固点重新紧固,防止了蠕变等引起握力松弛致使的导、地线断股.  相似文献   

6.
彭毅  安宁  刘胜春  杨光  郭学健 《电力建设》2011,32(11):89-92
甘肃河西地区输电线路地线的微风振动非常强烈,常发生防振锤滑移、地线疲劳断股等事件,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此,结合线路地线参数及地形、气象条件特点,研制了专用的预绞式线夹防振锤,并提出布置方式;对微风振动特别强烈的地区,推荐采用“预绞式线夹防振锤+阻尼线”联合防振装置。经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微风振动现场测试,新型预绞式线夹防振锤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防振效果,已成功应用于甘肃河西750 kV输电线路工程。  相似文献   

7.
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危害的实例及现场测振的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会韬 《电力建设》1997,18(9):38-40,44
架空送电线路受微风振动的危害而引起导,地线断股和防振器滑落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威胁送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应加强对送电线路微风振动的监测,把防振工作做好,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特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档距大、挂点高,导线微风振动水平显著,防振设计难度大。目前,大跨越导线的防振方案设计基本依赖于实验室微风振动模拟试验来完成,该试验流程复杂,且必须安装真型导线及金具,因此试验周期有时长达数月。基于有限元方法和能量平衡原理,开发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防振设计系统,具备分裂导线微风振动模态分析、谱分析和瞬态分析功能,能够针对初步设计方案计算出分裂导线各关键点处的动弯应变值,并对多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推选出较优的防振方案进行试验验证,从而减少特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防振试验次数,提高防振方案设计效率,更好地满足特高压工程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500KV线路大跨越分裂导线防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风振动引起的导线疲劳断线严重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随着500KV超高压线路的发展,对分裂导线的大踞度开展防振研究已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跨越防振试验研究的技术成果,结合500KV大跨越实际工程,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系统地论述了大踞越分裂导线防振试验研究技术的开发,包括导线振动测试技术、试验程序、线路振动强度的计算方法及防振方案优选等一整套技术。这一技术不仅适用于四分裂导线防  相似文献   

10.
《电世界》2017,(2)
<正>输电线路架空导线、地线受到1~3级微风吹拂时,将产生周期性振动,称为微风振动。这种振动振幅小、频率高、振动时间长,长期振动将导致导/地线疲劳断股、断线及杆塔金具磨损,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抑制导/地线的微风振动,线路上一般需要安装防振锤。当导/地线带动防振锤一起振动时,导/地线的振动能量会被防振锤吸收,以热能或声能的形式散发掉,从而降低导/地线的振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微风引起架空线振动疲劳断股,威协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大跨越导地线风振水平较一般档距还要严重得多,一般都采取多重消振保护措施,而且,这些消振措施,一般都是经过试验室内试验优选的.尽管如  相似文献   

12.
在架空输电线路的导、地线上安装防振锤,是防止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因为振动而出现断线、断股事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的作用,防振锤在安装一段时间后滑移出原有的安装位置,失去防振作用,威胁导、地线安全运行。分析了防振锤出现滑移的各种原因,并对现使用的防振锤结构提出改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力》2005,38(11):39-39
三明电业局在220kV输电线路大跨越档距及特殊档距的监测点全部安装了测振仪,实现了对导地线的振动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时掌握导地线的振动情况,将有效提高送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导线和地线振动往往造成线路断股断线、金具脱离等危害,现有的导线微风振动监测装置采用互感取电方式供电,而地线监测装置采用电池供电,使用寿命较短,且易受电磁干扰、雷击电流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开发了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采用悬臂梁结构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地线振动时反射光的波长变化,并通过OPGW/OPPC将光信号发送至变电站的光纤光栅解调仪,再通过安装在变电站的状态监测装置计算出导地线的动弯应变、振动幅值以及振动频率。系统可以实现地线微风振动的无源测量,不再存在电源供电的问题。此外,结合光纤光栅传感器抗电磁干扰、精度高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微风振动是造成架空线路导、地线疲劳断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大跨越导线的安全运行。根据IEC TC7、CIGRE/IEEE推荐的自阻尼测试方法以及IEEE给出的架空线振动测量的基础理论,结合大量的试验性研究,详细分析了大跨越导线的室内测振技术以及室外监测技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室内消振试验方法以及适用于国内市场需求的现场监测仪器。  相似文献   

16.
架空线路导线振动的危害及防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丽佳 《江西电力》2005,29(6):30-31,34
以分析抚州电网10kV湖南Ⅰ网线路跨越抚河支流的150号直线铁塔折断事故的原因为主题,浅谈导、地线振动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提出输电线路的防振措施及事故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微风振动诱发的架空线路导地线疲劳断股等事故严重影响了线路安全.某220 kV架空线路在巡视中发现多处存在地线断股的缺陷,通过对该线路地线断股缺陷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该线路在防振措施及运维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合理的整改及防范措施.提出的针对架空地线的防振措施普遍适用于架空线路,即在后期维修期间安装防振锤时应缠绕铝包带,在设计和建设阶段选择和使用跟地线力学特性匹配的并且适合于地形的防振锤很重要,防振锤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应合理选择、规范安装.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在输电线路中,导线和避雷线因振动而造成断股、金具损坏、线间短路、单相接地等事故,严重地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就乌盟地区来讲,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年的运行统计资料表明,因导地线而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1.6%,而导地线振动断股占综合性断股的30.6%。导地线振动现象对设备的健康水平,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设备升级和线路目标化管理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线路运行人员和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乌盟地区气候干燥,属西北高温大陆性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西风,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为3.7米/秒,最大风速33米/秒。架空导地线振动现象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情形:其  相似文献   

19.
准确掌握导线自阻尼特性是大跨越输电线路微风振动防振减振设计的关键问题。基于导线微风振动平衡原理,提出大跨越输电导线自阻尼耗能功率计算公式,考虑导线刚度比例阻尼的作用,建立自阻尼条件下大跨越输电导线微风振动力学模型,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导线的振动方程获得其模态位移。以特强钢芯铝合金绞线AACSR/EST-500/280为试验对象,通过电磁激振器模拟微风激励力,利用非接触式电涡流传感器进行导线振动数据采样,测试导线自阻尼耗能特性曲线,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运行张力、抗弯刚度对大跨越导线自阻尼耗能的影响。结果证明了导线自阻尼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自阻尼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另外也证明:导线材料抗弯刚度越大,导线自阻尼耗能增大,导线波腹处的振幅呈现减小趋势;随着导线张力的增加,输电导线自阻尼功率减小,导线波腹处的振幅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钢管组合大跨越输电塔导地线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枚根  徐忠根 《中国电力》2006,39(12):36-39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跨越珠江铁桩水道的220kV钢管组合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空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出输电塔耦合导地线的振动模态,验证了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和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从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方面研究了单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特点,分析得到关于输电塔导地线耦合效应的初步认识,进一步揭示了导地线对输电塔的耦合作用规律。研究表明,悬挂的导地线不仅具有质量效应,同时在线路的纵向和侧向还施加了一定的刚度效应。地震反应分析中可知导地线对输电塔具有一定的减震效应,并指出导地线的减震效应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上述研究对类似输电塔的抗震、抗风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