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于板块的会聚边界处,通常海洋板块发生俯冲,可是在该处若碰上大陆及其断块,或海台和海山等就发生所谓“碰撞”现象。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同规模的碰撞,例如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伊豆半岛向本州的碰撞等,目前,碰撞运动仍在继续进行。如果说这些碰撞对它们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有巨大作用的话,那么对俯冲的板块也有影响。关于板块运动的原动力尚在进行着各种研  相似文献   

2.
对于岩石圈板块的演化来说,板块构造体系的关键因素是板块俯冲作用的发生。但是,现在对于板块俯冲的下伏机制还不清楚。由于使大洋岩石圈破裂需要千巴级的应力,所以板块破裂是产生新的俯冲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原先就比较薄弱的地带或者受到预应力的区域就将会首先发生俯冲作用。结果,在受到沉积负荷影响时,岩石圈发生下挠的部位就产生了转换断层和被动边缘。根据对被动边缘演化模式的研究,我们发现,仅被动边缘的老化还不足以使它们成为适于俯冲作用发生的场所。但是,年青岩石圈上大量沉积物负荷对于小洋盆的封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1绪言 陆壳并不表现为刚性的,而是在宽阔区域变形(Molner,1988)。在斜向会聚或发散边缘,所分布的变形必然为三维的,包括同时发生的压缩、拉张和平移运动。根据扭压和扭张(图 1A)模式,可把大陆变形描述成三维发散性质。 均匀的扭压和扭张假设变形区内没有大的间断面。然而,斜向会聚板块边界通常以宽阔造山带为特征,并被与板块边界近平行的大走滑断层为界或截断(例大苏门答腊断层和圣安德烈斯断层)。本文给出了一个一般性的动力学模式,模式考虑了这些大走滑断层在斜向会聚和发散带内的存在。我们假设板块运动的运动学为板块边界处大规模变形带提供了边界条件,并把扭压和扭张选作为这些带中最简单的变形模式。为了模拟走滑分离,我们将板块运动的百分比平移分量分配到平行造山带的走滑断层上(图1B)。我们根据新西兰南岛和加利福尼亚中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观察结果试探了此模式。2 运动学模拟 我们的运动学分析依据于边界条件(相对板块运动的速率和方向及板块边缘的方向)和走滑分离。简单地说,三维运动模拟是构造过程的一级描述,是较现实动力模拟的一个必要前提。然而,运动学模拟不能直接论及料向板块边缘的力学性,它们只提供了一个预测性框  相似文献   

4.
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早期,由于受到中南地块的碰撞,亚洲大陆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形。在其影响下,大陆东缘的俯冲模式在北部(东北日本以北)和南部(西南日本以南)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岩石圈板块的古界线或缝合带,广泛分布于岩石圈表面。它们曾将岩石圈分隔成隶属于不同板块,并且通常具有不同结构、不同时代和不同发育史的地块。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目前统一的岩石圈板块的邻接地段背景上,可以方便地划分出板块的古界线带。  相似文献   

6.
<正>在西南日本的南海海槽,菲律宾海板块正以约正交于大陆边缘的方向俯冲到欧亚大陆之下(图1)。尽管其东北部的区域构造即涉及在太平洋板块处上述两板块(菲律宾海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和海沟-海沟-海沟三连点的区域构造极其复杂,但是,南海海槽现在的构造背景是比较简单的。近海中四国盆地的一重要特征是一个古扩张脊,其走向大约相当于板块会聚的方向(图1)。该扩张脊在15-12Ma时停止活动(Qkino等人,1994)。由于它和邻近的大洋地壳已消亡,它们在海沟处的年龄变老,因此俯冲板块是冷的。与俯冲大洋板块年龄有关联的俯冲带的短暂热状态是此次模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 地中海区域内的变形代表了欧亚和联合的非洲-阿拉伯大陆(以后称作非洲)间早期(或不完全的)陆-陆碰撞作用。最近 Royden 等(1989,1990)指出,在这个区域内可识别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冲断层带。在有厚陆壳的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相接触的那部分地区,形成了具高地形山的近东西向冲断带(如东、西阿尔卑斯和东土耳其冲断带,图1)。横交这些带的  相似文献   

8.
自本世60年代中提出板块构造的概念以来,热作用在断裂大陆边缘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解。现在普遍同意大陆破裂以后大陆边缘沉积物处于地热梯度随时间而减小的情况。事实上,在大陆裂开的最初100百万年内地热梯度就下降了其初始值70℃Km~(-1)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陆古板块运动演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显生宙以来中国及其邻区板块运动演变过程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多陆块拼合过程和中、新生代以来两种类型板块运动交替过程。中国大陆古板块不是由单一古地核发展而成的简单板块,是多个古地核或多陆块拼合而成的组合板块。中国大陆古板块演化是在全球板块运动的总体框架下进行的,受全球板块运动的控制。中、新生代以来,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以开合(漂移)为主和以升降(裂解/焊接)为主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运动交替发生,与地幔对流一起构成了总的板块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 1.前言冈瓦纳大陆边缘俯冲作用强烈,本文所研究的斯科舍岛弧(图1)包括了靠近南极半岛的南设得兰群岛的史密斯岛、海象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以及安第斯山脉南端的科迪勒拉达尔文岛、迭戈拉米雷斯群岛都发育了俯冲带混杂岩,岩相以绿片岩、蓝片岩、角闪岩相,统称为“斯科舍变质混杂岩”,简称 SMC。在 Tunner 等的研究之前,认为 SMC 的年代是晚古生  相似文献   

11.
<正>1引言 1990年12月,前苏联地球科学团体的著名科学家和卓越领导,Vladimir Beloussov寿终于84岁。他是一个杰出学者,并在许多方面具独特个性。在困难的“冷战”年代,他还开创和维护了前苏联地球科学家和其它国家地球科学团体间的合作。他是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主席,是第一次国际上地幔计划的主席和许多世界性学会的成员,他作为一个全球板块构造最早反对者,很了解许多西方地球物理学家(Beloussov,1979,1980a)。遗憾的是,他的关于地壳和上地幔演化的概念,包括他的关于地球内生活动思想在西方很少知道。关于这些概念的英文文章不多,他的书的译本也很少,不过这些文章为前苏联地质学者继续被广泛阅读和参考,不管他们是否赞同板块构造概念。本文通过介绍他的遗下概念和指出这些概念如何不同于全球板块构造来纪念他。本文作者并不追求对这两种研究途径的优缺点作综合研究,而仅希望指出Beloussov的基本观点以及来自构造地震学的实例。当然,此问题包含的范围是很广的,需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提供其它主要信息。此两种探讨方法间的有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言与会聚、碰撞和缝合作用有关的大陆边缘的各种形状,被人们公认为控制造山带及内克拉通构造的构造发展史的重要因素(Deway和Burke,1974;Thomas,1977,Kluth和Coney,1981a)。作者在本文中,于Kluth和Coney(1981a、1981b)和Goldstein(1981)所论述的范围内,评述大陆边缘的会聚和内克拉通构造史之间的关系。首先,描述大陆边缘的形状必须有标准的术语。从断裂大陆边缘到造山带的演化需经两个时期。下面是本文所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在西南日本(当时它是东亚大陆边缘的一部分)自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显著地发生了活跃的岩浆作用。这些时期的火成岩沿中央构造线以NEE-SWW至NE-SW方向广泛分布(图1)。为了研究这次岩浆活动的机制已进行了许多地质学、岩石学或年代学的研究(Mara-kami,1979;Hayama,1982a,b)。关于西南日本内的岩浆作用的可靠资料已收集到,但它的机制还没有清楚解释。Uyeda和Miyashiro(1974)首先指出,白垩纪岩浆作用是因脊的下潜而发生的,因为此岩浆作用的分布面积大大地大于仅由简单俯冲引起的。Kinoshita等(1986,1988)主要根据年代提出了西南日本岩浆作用的新的动力学模式。然而,关于矿物年代和岩体冷却史之间关系的一些问题还是一个留待讨论的课题。 本文中,对西南日本花岗岩体年代详细地作了再检查,并还考虑了岩体的冷却史。所采用的年代资料是仅用一种方法(黑云母K-Ar年代法)并从具有小于50%大气~(40)Ar的未蚀变岩石样品中选出的。然后,我提出了岩浆作用迁移概念和与脊俯冲有关的某些现象。这个概念还被应用于中生代岩浆作用,这岩浆作用沿东亚大陆边缘向东北延伸了7000km以上。  相似文献   

14.
海沟相对于大陆边缘的原始位置对弧前区性质及其后来的演化,以及对蛇绿岩的解释,都是关键性的因素。尽管近年来对古大陆边缘和已高度演化的岛弧的研究表明,一些宽广的洋壳带往往被捕获于海沟与火山弧之间,但对年轻活动岛弧的考察却并不支持这一结论。晚第三纪的海沟绝大多数是紧靠着洋壳与陆壳或较老的岛弧壳的分界面形成的。为数不多的岛弧是沿着转换带发育起来的,但没有一个可以认为是由于大洋板块破裂而成的。很显然,正常的大洋岩石目的强度很大,从而导致初始断裂只能沿着诸如被动边缘一带的下弯和破裂的地壳分界面而产生。因此,初始断裂作用形成园滑及半径很大的岛弧,并同时把洋壳捕获于凹部的说法看来并无物理基础。而且相邻于大陆或岛弧边缘产生的洋壳或蛇绿岩,应该由其上覆沉积物中陆源及火山碎屑成分含量很高而暴露出这种继承性关系。在大洋扩张带斜切弧前区而具有较特球板块几何形态的地区,可能发育一些堪称弧前板状体的席状大型蛇绿岩体。在许多情况下,破裂的蛇绿岩可能代表加积于大洋岛弧并引起大洋岛弧增长的洋壳和上地幔的板片。根据马里亚纳弧加积板片的形迹和大洋岛弧的各种弧前几何形态,可以确立一个演化序列,其中,初始的陡而窄的海沟形状被大洋壳片的断续加积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因此,就象在中美弧南部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上部海沟的坡裙向岛弧方向旋转,并可能上升而形成盆地。  相似文献   

15.
<正> 1 引言在增生杂岩里,深海沉积物通常覆盖于洋中脊玄武岩层之上;但在某些杂岩中却缺失深海沉积物,而近海和陆源沉积物覆盖了夹层状的玄武岩体。在日本四万十带南部的濑户川杂岩里(Taira 等,1988,图1),最年青的玄武岩缺失深海沉积物的覆盖层;然而,较老的玄  相似文献   

16.
C-俯冲带及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带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C-俯冲带处于造山带和前陆盆地之间,形成于中国大陆拼结之后,因前陆盆地深层次构造失稳而向造山带俯冲挤压,导致造山带中、浅层次构造向前陆盆地方向道冲及浅表层次滑覆。C型俯冲属陆内俯冲性质,具有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演化特色,不仅在中国中西部造山带的形成及其前陆盆地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前陆盆地油气富集条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C—俯冲带及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带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C-俯冲带处于造山带和前陆盆地之间,形成于中国大陆拼结之后,因前陆盆地深层次构造失稳而向造山带俯冲挤压,导致造山带中,浅层次构造向前陆盆地方向逆冲及浅表层次滑覆。C型俯冲属陆内俯冲性质,具有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演化特色,不仅在中国中西部造山带的形成及其前陆盆地的发展中有要作用,而且对前油气富集条件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反射地震剖面资料,分析大陆边缘的发展阶段,进而将大陆边缘划分出四个时期:初始期、年轻期、成熟期以及老年期。初始期是指在陆棚上很少有复盖,全部或部分暴露。在离散型边缘主要为断块和拉张;而在过渡型边缘主要为褶皱和剪扭。年轻期是指在陆棚上的盆地和海槽中有沉积物充填,同时也有礁的发育。在陆坡上有火山岩,同时只有少量沉积物复盖。在陆隆上没有沉积物。成熟期是指陆棚区有巨厚沉积层复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反射地震剖面资料,分析大陆边缘的发展阶段,进而将大陆边缘划分出四个时期:初始期、年轻期、成熟期以及老年期。初始期是指在陆棚上很少有复盖,全部或部分暴露。在离散型边缘主要为断块和拉张;而在过渡型边缘主要为褶皱和剪扭。年轻期是指在陆棚上的盆地和海槽中有沉积物充填,同时也有礁的发育。在陆坡上有火山岩,同时只有少量沉积物复盖。在陆隆上没有沉积物。成熟期是指陆棚区有巨厚沉积层复盖。   相似文献   

20.
自从板块构遣学问世以来,活动大洋边缘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加以研究的,该模式的根据是:上部板块前缘叠瓦式地堆积上了大洋物质,形成一个大型构造加积体。此模式为所有作者所公认,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处的阿尔卑斯型(或古海洋)山脉。经过一年多来对活动边缘进行的深钻,大洋钻探国际协作阶段计划(IPOD)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使得有必要重新考虑以前的模式和应用它们于山脉。作者曾直接参加过东、西太平洋活动边缘的钻探(60和67航次),并且还对环地中海、环加勒比和环太平洋带的阿尔卑斯(古海洋)山脉的地质构造做过工作。作者对这两种第一手积累起来的地质资料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说明了这种构造应力体制,探讨了俯冲的后果,并就俯冲与构造的关系讨论了碰撞和仰冲的概念。最后,通过分析活动边缘和山脉的演化,表明了用叠复构造的概念来考虑该区构造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