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协同开采”是我国学者独立提出的一项采矿技术理念,该理念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争议。通过对“协同开采”的内涵进行析理,对相关争议进行了回应,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首先,回顾了“协同开采”理念的提出背景与发展过程,概述了我国学者在协同开采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对与该理念密切相关的“开采”与“采矿”、“协调”与“协同”两组基础词汇进行了内涵辨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协同开采”定义做了修订,并划分了“协同开采”的类型;然后,对“协同开采”与“协调开采”、“参数优化”之间的区别及对有关“协同采矿”、“适用领域”等方面的争议给出了明确观点;最后,从理论研究、采矿设计代次、领域横断发展、横向分支技术、特殊环境下资源开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相结合等方面,对“协同开采”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对于准确理解“协同开采”内涵及推进相关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丁波  肖启飞 《现代矿业》2019,35(8):12-14
为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管理增效,针对本钢南芬选矿厂现场生产岗位人员紧缺的问题,推行“操检合一”的管理模式。工作中树立起“操检合一”管理理念,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规范了实施细则,进而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操检合一”考核体系,使全厂的安全、生产、设备以及班组等管理工作取得进步,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操检合一”管理增效。  相似文献   

3.
王全海 《煤炭工程》2011,(4):112-113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提出的我国所有的煤矿要在2013年六月底前建成井下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在井下试用了“矿用救生舱”。文章介绍了“矿用救生舱”及其在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井下的试用情况,为“矿用救生舱”在全国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赵鸿霞 《山西煤炭》2015,(2):8-9,12
对煤矿地测综合实时成图技术进行研究,借鉴国土资源管理领域成熟的"一张图"思路来实现煤矿全方位的空间数据、专业数据一体化管理,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手段运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各专业高度集成的煤矿"一张图"数据管理,从而为解决长久以来困扰煤矿信息化的"信息孤岛"问题,为各类生产、管理应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矿井基础地图空间数据提供技术平台基础。  相似文献   

5.
闫军印 《煤炭工程》2012,(11):131-133
 摘要:根据应急管理“感知-避险-救援”三阶段模型对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综合功能进行分析;提出“六大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构建基于GIS的井下安全避险集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系统的实现进行了研究。该系统集成了煤矿地理信息数据、煤矿实时安全信息数据和“六大系统”基础信息数据,实现了“六大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三维巷道环境下“六大系统”的实体模型实体属性调取功能以及安全监测信息与人员定位信息的综合监测与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6.
“同步充填”是陈庆发教授继“协同开采”理念之后于2010年提出的一项采矿技术理念。该理念提出10 a来,我国学者在该方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通过对这些进展进行细致地梳理、分析与研究,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金属矿领域有4种“同步充填”性质的采矿方法被提出,这些方法在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损失贫化率、维护采场稳定等方面与传统采矿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煤炭领域也有命名为“同步充填”的采矿技术被提出,但其实质与“同步充填”理念的内涵有一定的区别,宜归属于“单层充填”或“跟随式充填”范畴;同步充填放矿理论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理论。最后,从实践应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机械装备等方面对“同步充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同步充填”的内涵,同时有助于推进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傅贵  殷文韬  董继业  Di FAN 《煤炭学报》2013,38(7):1123-1129
通过观察事故统计得知,几乎100%的生产安全事故是责任事故,且是由于事故单位的“管理漏洞”所引起。理论分析得知,应用古典、近代及已有的现代事故致因链不能够精确定位“管理漏洞”的具体位置和内容,事故预防困难。根据组织行为学原理,并研究国内外已有事故致因链发现并提出了行为安全“2-4”模型这个新型现代事故致因链。在该模型中,将事故的原因首先分解为组织行为、组织成员个人行为两个层面,然后再将组织行为继续细化分解为指导行为、运行行为,将个人行为细化分解为习惯性行为、一次性行为4个行为阶段,分别对应事故的根源、根本、间接、直接原因,具体内容分别是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状态。煤矿事故案例分析证实,应用该模型,且把“安全管理”表达为“行为控制”之后,可以将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管理漏洞”、“管理缺欠”理解为“行为控制缺欠”,并可将其精确定位在“2”个层面、“4”个行为阶段的其中一个或几个上面,据此即可制定有效、明确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神东矿区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安 《煤炭学报》2006,31(4):414-419
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好转的最重要途径.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人的行为本质安全、物的状态本质安全、系统环境本质安全的统一体,可以表达为“人-机-环境”系统或“人-物”系统.其建设途径可以分为管理“软件”和设备设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包括安全理念、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员工素质等的形成与提高; “硬件”建设包括建设合理的矿井开拓、采区布置方式,主要生产系统、开采方法、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设施等.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建设可以创造优异的安全业绩,百万吨死亡率可以达到“0”目标.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解决技术先进性、行业准入标准等问题,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安全业绩可望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MapObjects的控制点测量成果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小机  童春  王飞 《金属矿山》2008,38(4):117-119
以“控制点测量成果管理系统”为例,对把GIS技术应用与控制点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控制点管理混乱、分散不集中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互补有无。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GIS技术之后,能快捷的实现数据的入库、存储、查询等功能,并实现“从表到图”和“从图到表”的双向查询。弥补了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不足。实现了控制点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鞠金峰  许家林  王庆雄 《煤炭学报》2011,36(12):2115-2120
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模拟实验,提出了大采高覆岩关键层“悬臂梁”结构的3种运动型式,即:“悬臂梁”直接垮落式、“悬臂梁”双向回转垮落式、“悬臂梁-砌体梁”交替式。结合关键层“悬臂梁”与“砌体梁”结构对采场矿压影响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关键层“悬臂梁”结构3种运动型式对采场矿压的不同影响规律,并得到了补连塔煤矿7.0 m支架综采工作面矿压实测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提高矿山管理水平,围绕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背景,重点论述了海螺集团全椒数字化智能矿山的总体建设方案、建设内容、建设效果。该矿山建设了矿山数据中心,数字采矿软件平台、生产执行系统平台和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形成了“一个中心+三大平台”的完整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协同平台,可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为类似矿山企业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智能矿山建设历程,并从智能矿山的规划研究、煤矿业务标准化、管控系统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智能化、主运系统智能化、辅助运输系统智能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能源集团在榆家梁煤矿、大柳塔煤矿、上湾煤矿、锦界煤矿和准能集团露天煤矿进行智能矿山建设的实践以及良好的应用效果;针对智能矿山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智能化工作面建设、煤矿机器人研发、智能选煤厂、露天煤矿用智能卡车等集团智能矿山建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3.
煤炭接续资源多在深部和优质资源多在西部并存的现状使得深部与西部开采成为煤炭资源开发的新常态,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发展与绿色化开采推进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煤炭资源“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构想,即直接在井下构建煤炭开采、煤矸分选、矸石充填与“岩层移动主动控制、沿空留巷、瓦斯抽采、灾害防治、保水开采”一体化生产系统,形成了煤炭“采选充+X”(控、留、抽、防、保)协同生产模式;明确了“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的内涵与技术框架,阐述了“采选充+X”的四代演化历程,分析了其践行绿色化的技术优势,给出了科学化的工程设计方法;阐述了5类典型“采选充+X”技术对应的技术原理、工程需求、设计流程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艺装备等。工程实践分别证明了采选充+控、采选充+留、采选充+抽等“采选充+X”技术具有的显著技术优势与工程示范效应。未来“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将延伸采选充+处、采选充+智、采选充+调、采选充+协等技术模式。整体形成的“采选充+X”技术体系,可为实现煤炭及伴生资源绿色化开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国务院、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着力推动的煤矿安全管理建设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缺乏正确的思路和方案使得质量标准化建设出现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标准执行不严不细,创新意识不强,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视为"形象工程"等问题。通过对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多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基于安全双基管理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建设与实际安全管理的有效对接,确保标准得以贯彻落实,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煤矿的采煤效率依靠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机电设备维护是保证采煤效率和安全的重要工作.为解决煤矿井下设备检修记录填写时,纸质记录不易留存、数据不易统计分析、突击补填记录等问题,神东煤炭集团开展了煤矿设备检修信息化建设.在为各矿井配备井下WiFi或4G网络、为员工配备防爆手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设备云检修系统;依托于神...  相似文献   

16.
在对山西煤销集团煤矿防治水安全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矿井防治水、生产矿井防治水、综合防治措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集团防治水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区域防治、一井一策、加强激励、监督到位"的集团煤矿防治水安全工作方针,以完善集团煤矿的防治水技术基础,提高煤矿防治水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煤矿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提出煤矿“1+3+1”现场安全管理基本模式,从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机制两方面进行研究,将安全管理由事后反应处理型转变为事前预防型,并为提高煤矿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一种新思路,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宫良伟 《现代矿业》2013,29(4):5-7,13
概述了煤矿企业数据的组成和依赖关系,详细介绍了煤矿技术数据的结构和属性,分析了煤矿企业数据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煤矿企业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层次性,且具有很强的地理空间背景。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煤矿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是技术管理信息化;煤矿信息化软件要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或无缝融合。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善君 《煤炭学报》2014,39(8):1572-1583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逐步实现对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改造,最终形成少人或无人的高科技矿山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基于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煤矿专有技术是实现煤矿现代化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惟一道路。以高科技采矿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我国煤炭工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行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阐述了数字煤矿、智慧煤矿、少人或无人煤矿的科学内涵和系统架构,并对高科技采矿涉及的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高科技煤矿建设提供了可供研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进  高琪 《中州煤炭》2021,(9):1-10
为了打造车集煤矿智能矿山建设,提高车集煤矿安全生产运营水平,对煤矿智能管控平台业务流程建设及其监控平台进行了设计研究,管控平台核心业务架构主要分为设备层、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与决策层5个层次,重点分析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掘进等智能管控平台业务流程建设;设计了其监控平台,主要智能监控平台主要功能、智能联动平台设计等。研究把安全生产相关子系统集成到一个平台,使生产信息业务部门横向到边,可为智能矿山建设提供安全生产的基础数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