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昭通氟中毒地区煤和粮食中砷、硒、汞的含量和分布,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系统采集了160个煤、粮食、饮用水等样品,用AFS-82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样品中的砷、硒、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砷含量为8.84 mg/kg.在居民中发现砷含量 89.09 mg/kg的高砷煤.煤中的硒、汞含量较低; 煤层中黄铁矿结核中的硒、汞含量高.中毒区烘烤后的玉米和辣椒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0.7 mg/kg)的砷.烘烤后的辣椒中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硒、汞限量标准,但烘烤后的玉米大多数没有超标;昭通氟中毒区的拌煤黏土大多是高砷土,平均砷含量大于16 mg/kg, 但黏土中硒、汞含量较低.病区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一般低于国家饮用水砷中毒标准,饮用水中硒、汞均低.云南昭通氟中毒区有高砷煤存在,黄铁矿结核和部分亮煤的砷含量高.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存在着高砷介质--烘烤后的高砷玉米和辣椒,氟中毒区烘烤粮食中的砷可能来源于煤和拌煤黏土中的砷.  相似文献   

2.
以渭北石炭二叠纪煤为原料,结合筛分浮沉试验、逐级化学提取试验和数理统计这3种间接方法对煤中汞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煤中汞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占75%以上,残渣态所占比例次之,有机结合态和可交换态所占比例最小。董家河煤汞含量随着粒度减小而减小,崔家沟煤和王村煤汞含量随着粒度变化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崔家沟煤汞含量随着密度级增加而增加,且随着密度的变化趋势接近于一元二次函数,浮沉试验各密度级的汞含量与灰分、硫分存在线性正相关性,并且汞含量与硫相关性比灰分要好。  相似文献   

3.
云南昭通氟中毒区煤、土和水中氟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环境中氟的含量和分布规律以及氟的来源,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采集了160个煤、黄铁矿结核、煤矸石、黏土、玉米、辣椒、饮用水样品,用高温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样品中的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氟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C5煤含氟量低,平均含氟量为77.13 mg/kg;3个典型氟中毒病区民用煤的平均含氟量为72.56 mg/kg,稍低于中国煤炭平均含氟量〖BF〗(82 mg/kg), 与世界煤的平均值(80 mg/kg)〖BFQ〗接近.中毒区的煤主要为低氟煤,煤中的氟与灰分关系较为密切.中毒区的拌煤黏土中氟含量一般在367~2 435 mg/kg, 但以含氟量超过600 mg/kg的高氟拌煤黏土为主,平均含氟量为1 084.2 mg/kg.氟中毒区饮用水的含氟量一般低于0.35 mg/L,低于国家饮用水的要求(1.0 mg/L).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中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26个矿区、504个煤矿、1119个煤层煤样和商品煤样的系统测试资料,对中国不同成煤时代、不同煤类、不同聚煤区煤中砷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煤中砷分布与灰分、硫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煤中砷的加权平均含量为4.09μg/g,算术平均含量为4.61μg/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美国煤平均水平;中国不同时代、不同煤类、不同聚煤区煤中砷含量分布特征与灰分、硫分分布特征不完全一致,表明除矿物外,成煤期物质供给、煤阶等因素对煤中砷含量富集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汪家寨煤矿煤中的汞含量,通过筛分、浮沉实验研究了煤中汞的分布,采用逐级化学提取研究了煤中汞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汪家寨煤矿煤中的汞含量为0.41μg/g,属于高汞煤,煤中的汞具有很高的无机亲和性和亲硫性,汞含量基本上随着灰分和硫分的增大而增大。煤中汞的赋存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为主,不同赋存状态汞含量依次为残渣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6.
张杰 《煤质技术》2006,(2):32-33
分析了岔河井田煤层灰分、硫分的变化原因和分布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煤层灰分与硫分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灰分、硫分变化与聚煤环境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了解贵州煤炭开发的环境影响及为防治提供依据,对贵州晚二叠世煤的灰分、硫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以往的地质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验结果的研究表明,龙潭组煤中的灰分由西北至南东逐渐下降,而硫分逐渐上升;其煤质分布有特低灰-高灰煤、特低硫-高硫煤,且灰分、硫分的变化规律与煤层的沉积环境有关;沉积相自西向东由陆相过渡到海相,灰分逐渐降低,硫分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研究山西省六大煤田石炭-二叠纪主采煤层煤中铀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在山西省六大煤田选取代表性矿井采取了若干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再结合以往钻孔测试数据,经研究发现:高平矿区及寿阳矿区出现铀的富集区;垂向分布上看太原组主采煤层煤中铀的含量高于山西组;煤中铀的含量与灰分、硫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54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运用于煤的灰分和硫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研究煤粉样品的内部成分,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主成分回归(PCR)定量检测模型。预处理方法包括归一化、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多元散射校正。结果发现经归一化处理后的灰分含量模型较优,多元散射校正处理后的硫分含量模型较优,证实了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煤粉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建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东林矿煤中汞的含量分布及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与AMA254汞分析仪分别测定了重庆东林矿4#和6#主采煤层中的常量元素及汞的含量,研究了该矿煤中汞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其赋存特征。研究表明:东林矿4#煤层中汞、总硫和灰分的平均含量均大于6#层。东林矿原煤中汞的含量范围0.11-3.304μg/g,平均值0.54μg/g,明显高于世界煤中汞,稍低于淮南煤中汞,在中国煤中汞含量的范围之内,是地壳中汞含量的5倍多,呈富集状态。赋存特征分析表明:东林矿煤中汞具有明显的亲硫性,在硅酸盐等无机矿物中分布较少,可能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11.
高红森  杨肖岩  孙三旺 《煤》2001,10(3):64-65
通过分析地质技术对煤炭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煤炭企业通过加大地质技术含量 ,实现煤炭生产成本降低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文小平 《现代矿业》2014,30(2):25-28
湘钢为了适应战略发展要求,降低生产成本,烧结用含铁原料中配加了较多的铁品位低、铝硅含量高的低品质铁矿,为采用合理的配矿技术,减少对烧结过程和高炉冶炼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湘钢烧结现场原料为对象,采用烧结杯试验,重点考查了CaO、MgO、Al2O3、SiO2含量对烧结各指标的影响规律,为湘钢低品质矿的合理配矿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吴常胜 《煤》2007,16(8):18-19
介绍地处济宁煤田的岱庄煤矿生产中煤中水分的来源、对产品影响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焦作煤田的部分矿井、勘查区采取了煤炭、煤层顶底板及夹矸样品,获得了样品中锂元素的含量数据。对焦作煤田主采煤层、顶底板及夹矸中锂元素的含量情况做出了初步评价,为日后煤中锂元素的赋存状态、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焦作煤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付涛 《煤》2020,29(5):48-48,61,78
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含量是煤矿瓦斯管理、抽采达标评判、突出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参数,其准确的定义及测定关系到矿井瓦斯防治乃至整个"一通三防"工作的科学开展,同时也关系到煤层气资源的合理评价。根据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和实际应用情况,对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含量的定义、取值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而为我国煤矿的瓦斯防治、矿井煤层气资源评价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金玲 《矿冶工程》2013,33(2):120-124
采用仪器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相结合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δNi1-x-yCoxMnyO2中元素成分, 分别采用高浓度差示光度法、重量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样品中镍、钴、锰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 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7.61%~101.0%,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49%, 具有很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中的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缓慢灰分测定与快速灰分测定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测定煤质灰分的2种方法,分析了用快灰法和慢灰法测定灰分的优缺点,提出快灰法即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又能科学准确地测定煤质的灰分,是一种切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的测定煤质灰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煤发热量与灰分、水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家庄矿区原煤化验指标为基础,分析了发热量与灰分、水分的相关性,并经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导出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含氧量的铜杆进行机械、电气性能测试并对铜杆加工过程进行了研究, 阐述了氧含量对铜杆电气、机械及加工性能的影响, 并提出了铜杆氧含量的最佳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