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液压支架用浓缩液的环保性能,降低液压支架用浓缩液的后处理难度,通过用正辛酸和癸二酸部分代替环保型液压支架用浓缩液中的油酸与三乙醇胺制备有机防锈剂,用聚天冬氨酸代替乙二胺四乙酸和氢氧化钾,利用正交试验通过组方研究制备出绿色液压支架用浓缩液,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及平煤集团各矿的使用要求,减少了配方中有机、无机组分的含量,产品5%稀释液的CODcr为7.72×10~3 mg/L,较传统乳化油8×10~4mg/L的CODcr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
新疆艾丁褐煤直接液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褐煤直接液化反应动力学,在100 m L微型高压釜中,对艾丁褐煤进行等温加氢液化实验研究,建立了褐煤直接液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Origin软件回归出各反应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煤中的反应组分生成各产物的反应速率顺序为:非酚油沥青质酚气体;反应组分M1主要生成非酚油和沥青质,是直接转化成非酚油和酚的主要来源,沥青质向非酚油的转化是非酚油产率增加的速率控制步骤,沥青质向酚的转化速率是酚产率增加的速率控制步骤,实行分级加氢液化更有利于控制和提高非酚油和酚的产率;褐煤中仅生成CO2的组分M2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短时间即可转化为CO2,并转化完全;液化反应中反应组分(M1)向气体(Gas)转化,以及沥青质(PAA)向酚(Phe)转化过程对温度较敏感。  相似文献   

3.
浮选硅酸盐重晶石矿实践上并不困难,因为硅酸盐和石英容易被水玻璃抑制。从含硅、镁和白云石的碳酸盐中浮选重晶石时产生较大的困难,因为它们的可浮性和重晶石的可浮性相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富的重晶石精矿是困难的,且在脂肪酸捕收剂和磺酸衍生物配合使用时,才能使过程达到令人满意的选择性。捕收剂应当是不仅有效,而且用量要足够。本文阐明从别洛乌索夫斯克矿床石英质矿石和米尔加里木赛依斯克矿床的碳酸盐矿石中浮选重晶石时各种药剂的试验结果。下列药剂同油酸钠比较:棉油渣脂肪酸的液体产物、塔尔油轻馏份、合成油脂酸皂、癸二酸生产的下脚料、两次磺化棉油渣、谢贝基诺斯克化学综合厂的肥皂、合成脂肪酸生产的馏渣、“诺沃斯基”洗涤粉剂,以真甲鲸油高级醇为基础的烷基硫酸盐浆和氨基脂肪酸与甲二甲苯磺酸钠缩合的产物。所有脂肪酸捕收剂都以相应的皂水溶液形式加入作业中,并且以氢氧化钠进行皂化。当浮选碳酸盐矿物时,作为脉石矿物抑制剂除了  相似文献   

4.
润滑冲洗液的性能好坏,对人造金刚石钻进的影响很大,有的地区甚至成为影响人造金刚石钻进的主要矛盾。为探讨乳化剂的性能,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乳化剂(包括皂化油、松香酸钠、癸二酸下脚脂肪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钠等)进行了室内对比试验,并将一部份乳化剂投入现场使用,同时参考了一些其它资料,证明这几种乳化剂配制的乳化液在其性能上各有差异,适应性不尽相同。本文试图通过对乳化剂的润滑性、稳定性、抗破乳能力等方面的探讨,为今后试验研究更理想的乳化剂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三乙醇胺作为助磨剂对钼尾矿粉颗粒及其砂浆性能的影响。采用在钼尾矿中加入0.5%的三乙醇胺,以及未加入三乙醇胺进行球磨的方法,通过测试粒度分布、细度与比表面积等性能指标,并观察颗粒的微观形貌,分析了三乙醇胺及球磨时间对钼尾矿粉颗粒的影响,通过强度、活性指数、微观形貌及水化产物等指标,分析了三乙醇胺对钼尾矿粉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三乙醇胺对钼尾矿粉的球磨效果明显优于未加入三乙醇胺的钼尾矿粉,其球磨20 min的粒度分布与未加入三乙醇胺球磨40 min的粒度分布相近,且细度更小;加入三乙醇胺球磨后的钼尾矿粉颗粒形状较圆滑,但表面附着的小颗粒较多;加入三乙醇胺球磨20 min的钼尾矿粉砂浆强度、活性指数与直接球磨40 min的钼尾矿粉砂浆相近,且其C—S—H凝胶、钙矾石等水化产物生成量较多,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6.
多联产煤焦油加氢制取汽柴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多联产工艺低温煤焦油加氢制取汽、柴油的可行性,以热电气焦油多联产装置热解的低温煤焦油的宽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氧化铝作为载体,WO3,MoO3和NiO为活性成分的LH-03催化剂,在100 mL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上进行加氢精制工艺的研究。考察反应温度(340~420℃)、反应压力(7~15 MPa)、氢油体积比(900∶1~1 700∶1)和体积空速(LHSV)(0.3~0.7 h-1)对加氢精制产物性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加氢精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产物密度、氮(N)含量及硫(S)含量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氢油体积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空速的增大而增大。产物密度最大降低15%,为0.862 8 g/mL,N含量最低为103μg/g,S含量最低降至8μg/g,碳/氢(H/C)原子比最大为1.81。对加氢产物油分馏,得到18%的汽油馏分(IBP~180℃)和67%柴油馏分(180~360℃),汽油馏分辛烷值为68.2,柴油十六烷值为31,可作为优质车用汽柴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7.
李刚  杜留娟  汪合龙  张秀丽  王翠苹 《煤炭学报》2015,40(11):2741-2746
为得到以γ-Al2O3为载体的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固定床炉反应区温度650 ℃和床内压力2 MPa的条件下,考察了以γ-Al2O3为载体的3种催化剂对一步法煤制气中近乎同时进行的煤粉气化和甲烷化过程热效应及热效率的影响。其中铁基催化剂对气化反应的促进不如对甲烷化反应作用明显;钾、镍、钼活性组分的添加有利于提升铁基催化剂的综合催化性能,活性组分比重的增加强化了催化作用;由反映一步法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指标反应过程热效率看,4K1Ni的煤气化热效率最高,其次是Fe15和K15Fe5Mo5。而从综合热效应的角度看,Fe15和K15Fe5Mo5的热效应最高,其次是钾镍复合催化剂,表明铁催化剂的热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苯甲羟肟酸对黑钨矿的捕收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苯甲羟肟酸与黑钨矿表面金属离子发生的螯合作用和产物 ,并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及分析羟肟酸、异羟肟酸中各功能团的原子净电荷和螯合产物的结构及稳定性 ,认为苯甲羟肟酸对黑钨矿的捕收 ,主要在表面生成五原子环螯合物 ,以化学吸附为主。同时从配合物的晶体场稳定化能论证 ,黑钨矿表面的Fe2 + 能与羟肟酸形成更稳定的产物 ,是浮选中与捕收剂作用的主要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9.
粉状乳化炸药作为工业炸药重要品种之一,在工程爆破、爆炸焊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在生产工艺中,喷雾干燥后往往存在着炸药粘壁和结块问题,严重影响粉状乳化炸药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解决粉状乳化炸药生产中的粘壁问题,分析炸药生产中粘壁问题的成因,探讨粘壁问题的表征和评估方法,同时,从改变配方组分、改进工艺条件、调整生产流程和使用添加剂等4方面,讨论解决粘壁问题的技术途径及可行性,为我国粉状乳化炸药存在的粘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效新品种捕收剂RA—315的制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祥辉  路平 《矿冶工程》1993,13(3):31-35
本文介绍高效新品种捕收剂RA—316的制取方法、生产工艺、物化常数测定及其选矿应用研究结果。RA—315捕收剂是以塔尔油(Tall oil)为主体原料,经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后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而得。它具有性能良好、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价廉和无毒等特点。它不仅适合于作为我国鞍钢齐大山铁矿反浮选捕收剂,而且用它选别东鞍山难选铁矿、弓长岭铁矿及美国蒂尔登(Tilden)铁矿均获得了比其他药剂更为优越的经济技术指标。此外,它还可用于选别其他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目前,正在建设年产3000t规模的药剂工厂生产RA—315供选矿厂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金属硫化矿的表面易与周围环境中有选择性的物质组分起反应。这种反应有可能形成两种型式的产物。(1)原生的、化学吸附和疏水性的表面产物或原生亲水性表面产物;(2)在连续附氧化一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反应产物。就浮选而言,化学吸附的表面产物和二次反应产物,元素硫或金属黄原酸盐必须形成足够的疏水性表面来保证颗粒一气泡的固着。  相似文献   

12.
宋强  谢贤  张文杰  范培强  谢慧  马天赐 《金属矿山》2022,51(12):139-146
溶剂萃取法是工业生产中分离纯化稀土最主要的方法,该方法生产了 全球绝大部分单一稀土产品,为 稀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保障。 随着绿色环保生产理念的深入,传统萃 取体系面临巨大挑战,新型绿色萃取体系 的研发至关重要。 综述了几种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的工艺,对协同萃取体 系、离子液体萃取体系以及络合萃取体系 等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不同工艺方法存在的优势和弊端。 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离子印迹、氯化稀土热解以及电解 分离等新型非皂化分离稀土的方法。 同时,展望了稀土非皂化分离纯化技 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更加绿化高效开发 利用稀土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低阶煤热解焦油品质,提出了上部煤分级热解和下部半焦气化耦合的多层流化床低阶煤热解新工艺,在实验室多层溢流管式流化床中研究了操作模式(流化床层数分别为单层、双层、三层)、过量氧气系数、水蒸气煤比(质量比)等因素对热解产物产率和焦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可促进多环芳烃的裂解;高温区产生的重质焦油在经过上部床层时与热态半焦接触,在半焦催化作用下发生催化重整反应可提高焦油品质;随着流化床层数从单层增加到三层,热解气体和焦油产率增加,半焦产率下降,焦油的组分明显减少,焦油中轻油的产率逐渐增加,而酚油和洗油产率下降;轻油与酚油质量分数之和在流化床层数为三层时达到了99.49%。因此,通过多层流化床热解低阶煤可以获得轻质组分含量较高的焦油。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和不含TNT工业炸药的发展趋势,将岩石膨化硝铵炸药与乳化基质机械混合后制备膨乳炸药。并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乳化基质油相含量对膨乳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生产工艺条件和乳化基质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膨乳炸药爆炸性能和工艺条件的因素有乳化基质油相含量,乳化基质含量,混合时间以及基质温度,而乳化基质油相含量是决定膨乳炸药爆炸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热力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即利用如菱镁矿或水镁石等高品位的矿石生产金属镁。矿石的主要煅烧产物是MgO,考虑到反应活性、价格及物质稳定性,在新工艺中选择了CaC2作为还原剂。此外,基于吉布斯自由能理论,最理想的反应是在反应体系中通过添加SiO2后MgO再被CaC2还原。研究结果显示,该反应在常压条件下的初始反应温度为947℃,并不需要真空条件反应就可发生。与传统硅热法相比,由于热力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新工艺不仅简单而且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新工艺是很容易实现工业化应用的。  相似文献   

16.
从乳化炸药配方、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控制、炸药检测手段的改进与完善等三方面入手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应用,改进和完善了乳化炸药,为矿山生产顺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用末煤加工化肥造气型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采用新型MS-1型无机粘结剂生产化肥造气型煤的配方、工艺流程、型煤煤质和造气效果,经试验和检测,用该粘结剂生产的型煤具有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反应活性高、防水性能好等优点,适于露天堆放和长途运输,同时,用该方法生产型煤无需碳化和烘干工序,因而生产工艺简单,可节约建厂投资和生产成本;该型煤代替块煤用于化肥造气时,每立方米NH3可节约成本3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赵力  刘娟红  纪洪广 《煤炭学报》2017,42(7):1732-1739
通过试验比较不掺/掺加氢氧化钡混凝土在典型硫酸盐环境中质量、超声波传播速度、强度等宏观性能的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及热重-差热分析等微观试验手段观测腐蚀引起微结构和腐蚀产物组分的变化,探讨氢氧化钡对混凝土腐蚀劣化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掺加氢氧化钡的混凝土腐蚀劣化速率减缓,腐蚀引起的质量和波速的变化幅度均降低,腐蚀300 d后不掺/掺加氢氧化钡混凝土强度较腐蚀前分别下降17%和3%,氢氧化钡的掺入削弱了硫酸盐腐蚀的破坏程度;(2)相比普通试件,同样腐蚀时间下,掺加氢氧化钡试件的内部结构更完整致密,钙矾石、石膏等腐蚀产物含量有所降低,伴有硫酸钡生成,且随着腐蚀时间延长,掺加氢氧化钡试件内腐蚀产物数量较普通试件显著降低;(3)掺入氢氧化钡的试件内部同时发生了硫酸钡和钙矾石的生成反应,2者存在竞争性,硫酸根优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阻塞硫酸盐溶液入侵的孔隙通道,进一步延缓了腐蚀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温煤焦油加氢生产清洁燃料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建锋  张忠清  姚春雷  全辉 《煤炭学报》2013,38(10):1868-1872
利用中低温煤焦油烃类构成与天然石油相似的特点开展煤焦油加氢试验研究,以生产硫、氮含量低、安定性好的清洁燃料油组分。以中温煤焦油500 ℃以下馏分为原料,在小型加氢反应装置上对其进行加氢精制试验制备清洁燃料油,着重考察反应温度、压力和液体体积空速对加氢效果的影响。精制油进一步蒸馏切割得到石脑油馏分(<160 ℃)、柴油馏分(160~330 ℃)和尾油馏分(>330 ℃),其中石脑油馏分和柴油馏分分别占总体积的15.16%和60.38%,尾油馏分是很好的加氢裂化原料,在反应装置上增加加氢裂化段组成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反序串联工艺流程,煤焦油实现全部转化,石脑油馏分和柴油馏分达到23.17%和72.41%,并对产品油馏分族组成和硫、氮等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产品油可以达到清洁燃料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生物质热解油的利用效率,探究生物质热解油在提质转化过程中的热解特性,进一步拓宽生物质热解油的利用途径,选取2种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分别考察2种生物油的热解行为。选用Friedman法、FWO法2种等转化率方法求取生物质热解油整体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选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法将生物质热解油热解过程分为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2种虚拟组分热解过程,并求取2种虚拟组分热解的动力学参数。2种生物油的轻重组分含量差异导致2者的热解行为表现出不同特征,木屑热解生物油的最大质量变化速率对应温度和热失重反应结束温度均高于稻壳热解生物油。Friedman法计算所得2种生物油的活化能分别为89.92、145.98 kJ/mol,FWO法计算所得2种生物油的活化能分别为90.30、138.44 kJ/mol,2种方法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木屑热解生物油的平均活化能(142.21 kJ/mol)高于稻壳热解生物油(90.11 kJ/mol)。进一步采用DAEM方法将2种生物油热解过程分别分为轻质组分热解和重质组分热解,两组分DAEM方法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稻壳热解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