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问题,以上湾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单一药剂沉降试验和药剂联用沉降试验,并研究了磁化预处理对该煤泥水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无法使该煤泥水得到有效沉降,沉降时间为8 h时,上清液浊度仍然较大;无论是凝聚剂还是絮凝剂,单一药剂均不能使该煤泥水达到理想的沉降效果;将凝聚剂与絮凝剂联合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沉降澄清效果,但存在药剂用量大、处理成本高和环境污染问题;磁化预处理对该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具有促进作用,经磁化预处理后,煤泥水上清液浊度有明显改善,且在磁场强度为0.3 T、磁化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沉降澄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煤泥水中煤泥性质及矿物组成,研究了该煤泥水的自然沉降特性,并采用絮凝沉降试验方法研究了沉降药剂种类、药剂用量、药剂比例和煤泥水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沉降条件下,五虎山选煤厂煤泥水沉降速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沉降;在絮凝沉降条件下,常规聚丙烯酰胺对煤泥的沉降效果受pH值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沉降效果较差;采用新型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絮凝剂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凝聚剂复合药剂作为煤泥水的沉降药剂,可优化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环境,改善沉降效果,且该复合药剂最佳用量为184.67 g/t,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最佳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3.
冷小顺 《选煤技术》2015,(3):8-11,16
为探索后所煤矿选煤厂难沉降煤泥水的有效沉降方法,以该厂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水性质分析进行自然沉降试验、凝聚沉降试验、凝聚-絮凝联合沉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含量高,水的硬度小、浓度高,颗粒表面电负性强是煤泥水难沉降的主要原因;凝聚-絮凝联合沉降可显著提高煤泥水的沉降效果,当PAC、PAM用量分别为200、9 mg/L时,煤泥水沉降效果最好,上清液浊度为41.90 NTU,初始沉降速度为8.13 cm/min。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平朔二号井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药剂消耗量大的问题,采用新型高效絮凝剂及其复配药剂进行煤泥水沉降试验,并对该厂煤泥水药剂制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凝聚剂PTDN2140和絮凝剂PTDX1220配合使用,先加PTDN2140、后加PTDX1220,且其用量分别为187、2.5 g/t时,煤泥水沉降和澄清效果最好。凝聚剂和絮凝剂药剂用量和加药顺序的确定,为该选煤厂煤泥水的有效沉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选煤厂入料量及性质不稳定、浓缩机溢流浓度过大等问题,采用XRD表征手段和筛分试验对浓缩机入料煤泥水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在不加药剂情况下,通过自然沉降试验探究影响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因素与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煤泥水较难沉降,自然沉降很难达到要求;煤泥浓度、水质硬度、细泥含量等是影响其自然沉降的关键因素,其中对煤泥水自然沉降速度的影响程度顺序为煤泥浓度细泥含量水质硬度p H值,对煤泥水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的顺序为水质硬度煤泥浓度细泥含量p H值。  相似文献   

6.
肖宁伟  张明青  曹亦俊 《中国煤炭》2012,38(6):77-79,93
以神东某选煤厂难沉降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难沉降煤泥水的离子组成、煤泥粒度和矿物组成及颗粒电动电位,并从循环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煤泥水的沉降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煤泥水水质硬度低、煤泥颗粒粒度细、粘土矿物质含量高、颗粒表面电负性强是造成煤泥水难以沉降的原因,粘土矿物的存在不仅能够使煤泥水分散体系稳定存在,而且具有自身强化机制,这是造成煤泥水难沉降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鹏  王志强 《煤炭工程》2021,53(4):166-171
针对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的问题,通过优化煤泥水沉降条件来提高其沉降效果。利用煤泥水沉降试验,考察煤泥水浓度、pH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用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RSM-BBD)进行条件优化试验,建立响应面回归模型,研究煤泥水浓度、pH、NPAM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煤泥水沉降综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灰分为59.46%,粒度小于26.85μm的煤泥颗粒占90%,且黏土类矿物含量高|煤泥水浓度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煤泥水浓度与NPAM用量的交互作用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后沉降条件为煤泥水浓度45g/L,pH值9,NPAM用量2.2mL,此时综合指标为3.64cm/(s·NTU),与预测值3.68cm/(s·NTU)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性质煤泥水沉降规律,文章选用没有经过浮选的张家口盛源煤矿选煤厂煤泥及孙村煤矿选煤厂浮选尾煤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浓度煤泥水在不同絮凝剂用量条件下的沉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盛源煤泥水沉降以重力沉降为主,絮凝剂用量对沉降效果影响较小;而孙村煤泥水以絮凝沉降为主,絮凝剂用量对沉降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摘要:结合选煤厂煤泥水的沉降设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颗粒的沉降时间为63s。进行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煤泥水的沉降时间对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降时间为60s是合理的,沉降时间过长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蒙古凯达选煤厂煤泥中高岭土含量高、微细颗粒所占比例大、难于沉降的特点,以内蒙古凯达选煤厂煤泥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九种不同凝聚剂对该厂煤泥水的沉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该煤泥水,Al Cl3作为凝聚剂沉降效果最好;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Al Cl3的最佳药剂用量为6 g/L,添加后以80 r/min的速度搅拌30 s,沉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