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万年矿区钻孔岩心、测井曲线的岩石学和沉积相特征综合分析,对该矿区内含煤岩系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太原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障壁-澙湖和潮坪-澙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进一步可划分为碳酸盐台地、潮坪、澙湖及障壁砂坝等沉积相类型;山西组沉积时期,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下三角洲平原及上三角洲平原等沉积相类型。研究区从太原组到山西组沉积时期,反映了海平面逐渐降低,沉积环境由海陆过渡相向陆相转变,聚煤强度经历了由好—差—好—差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柴北缘航垭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柴北缘航垭地区的聚煤规律,利用岩心资料对其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进行研究:共识别出5种岩石类型、17种岩相类型,及识别出的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并以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砂岩底面为界面,将石门沟组划分为2个3级层序,分别对应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表明:该区煤层形成于湖侵过程中上三角洲平原泛滥盆地和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G2煤)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中厚煤层(G3煤)形成于湖侵体系域的中期;在盆地内部,煤层(G1煤较薄)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苏萍 《煤炭学报》1994,19(1):89-98
本文用比较沉积学的方法对淮南煤田二叠系三、四含煤段沉积物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建立了由多条陆源河流形成的复合型三角洲沉积模式。根据水文(古水文)特征将复合型三角洲划分为三大部分:水下三角洲平原、水上三角洲平原的树枝状河道体系和网状河道体系,并讨论了每个组成部分内的沉积作用特征。通过对比,指出该三角洲体系与单一陆源河流三角洲在成因、展布格局和组合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根据淄博煤田山西组下段的岩、煤层组合、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地球化学、粒度分析、砂体几何形态、粘土矿物成分、沉积序列等特征, 提出淄博煤田山西组下段应为一套三角洲体系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 并建立了该区下三角洲平原的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5.
贺兰山-桌子山区太原组和山西组可划分为四个成因地层单元,总体是一套受波浪和潮汐改造的河流三角洲体系。其相构成主要包括水道充填(冲积分流水道、潮河混合水道、潮道、决口小型水道)、进积砂坝(指状河口砂坝、受波浪改造的河口砂坝、受潮汐改造的河口砂脊、边缘席状砂坝、决口充填)、细粒越岸泛滥和间水道细粒潮坪的砂泥互层、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岩、滨浅海碳酸盐岩以及泥炭沼泽沉积等。从晚石炭世到早二叠世,三角洲体系的沉积构成样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反映出早期受波浪作用较强、中期潮汐作用变得明显、晚期河流作用迅速增强的总体演化。同时指出,富煤部位主要分布于次级坳陷内,而且富煤带常发育于冲积三角洲平原和过渡带(太原组下部)或潮河混成三角洲平原沉积组合中(太原组上部和山西组底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西湖凹陷勘探区优选、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评价,就西湖凹陷花港组的岩相古地理和煤层富集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根据钻井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古生物特征及地球物理测井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岩性等值线图恢复了花港组的岩相古地理图,总结了平湖构造带的沉积特征与煤层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识别出9种岩相类型,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区位于该凹陷区西部的海礁隆起和西南部的渔山隆起,且花港组下段古地理单元包括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上段古地理单元包括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整个花港组以下三角洲平原占优势。在花港组沉积期发生持续的湖侵现象,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且下段聚煤作用强于上段。  相似文献   

7.
黄波  杨晓娜  廉有轩 《煤》2012,21(4):42-45
将禹州煤田含煤岩系划分为陆表海碳酸盐—碎屑滨岸沉积体系、滨海平原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总结了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环境特征,并建立了对应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淮南煤田二叠纪含煤岩系含煤层30多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1,6,8,11-2和13-1五个煤层。几年来,作者对该含煤岩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沉积学研究,特别是突出砂体形态和垂直层序进行环境分析,认为1煤形成于水下三角洲平原环境;6,8煤属于湾充填的下三角洲平原环境;11-2和13-1煤则分别为树枝状分流河道及网状分流河道废弃充填的三角洲平原沉积。同时,阐述了不同成煤环境中煤层层数、厚度变化和煤质等一系列特征,指出网状分流河道废弃充填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的含煤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应用Google earth软件对黄河三角洲区域地貌进行取点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沉积背景,绘制沉积微相图、沉积模式图,研究了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相和沉积机制,并详细分析了三角洲的发育模式。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河流作用强于波浪作用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鸟足状形态;三角洲发育典型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层结构;三角洲平原相沼泽微相十分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河口砂坝微相较为发育;平原分流河道断流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10.
董宇 《煤炭学报》1995,20(1):50-56
研究表明,皖北山西组至上石盒子组第1,2段地层单元沉积主体为河控三角洲体系。综合内部构成,砂分散格式和砂体宽厚比特征,将广布的分流水道充填进一步划分为4种类型。据相构型,尤其是砂分散格式及骨架相类型组合,划分出进积型和水道充填型三角洲平原。前者包括前缘进积和湾决口进积三角洲平原,后者包括树技状,网状和弯曲状分流三角洲平原。阐明了这些不同类型三角洲平原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