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面塌陷是采空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隐蔽性等特点,危害大且难以治理。针对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因素复杂性和相关性的特点,结合陕西省神木市某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实例,使用Stacking算法组合单一算法,综合分析地面塌陷影响因素,将采空区实测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单一算法的随机森林、提升树、逻辑斯谛回归预测模型,并将Stacking算法与各种改进的Stacking算法进行对比,对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建立了地面塌陷危险性评判模型及评判指标,为预测采空区引发地面塌陷灾害提供科学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运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大量文献,总结已有的研究工作,将地面塌陷因素概括为水、采矿、工程活动、地质四个方面,简述各因素的作用机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已有塌陷事故,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极差与方差分析,相互验证得出塌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对塌陷面积影响显著的因素为工程活动,水与地质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安溪县地面塌陷灾害日益严重,已危害工程建设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分析安溪县剑斗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面塌陷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形成条件,认为地面塌陷与溶洞、地下水、第四纪盖层厚度、地质构造、地下开采活动等因素相关,并分析了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铜陵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地下水动力条件、人类工程活动条件两方面分析铜陵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发育的动力条件,研究岩溶地面塌陷发育的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5.
钟祥市斑竹垱岩溶地面塌陷是典型的采矿降水疏干影响区地面塌陷。该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与岩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构造破碎带(断裂)促使地下水富集带发育岩溶,岩溶管道和溶洞为塌陷提供空间条件,采矿降水改变疏干区地下水径流途径诱发塌陷形成。采用注浆加固、回填、河床整治、绿化等工程对斑竹垱岩溶地面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取得预期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6.
事故树方法在地下采空区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安全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采空区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采空区塌陷事故树图,求出了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从这3方面全面分析阐述了各基本事件对引起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采空区塌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所需采取的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煤矿开采形成的地面塌陷已成为乌鲁木齐市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之一,从时空分布、影响因素以及发生破坏机理等方面,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西山大浦沟垃圾填埋场地面塌陷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面塌陷的分布与煤层分布特征一致,地面塌陷的规模与开采煤层的厚度及开采程度有关,其中B1煤层是本区开采规模最大,形成的采空区规模也最大,同时对公路工程的危害也最大;研究区开采煤层产状陡立、采空区顶板岩性软弱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是诱发地面塌陷主要的因素。基于对乌鲁木齐西山大浦沟地面塌陷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面塌陷预测参数判据的局限和不足,在充分考虑地面塌陷的非线性、滞后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分形基本理论原理,通过重标极差分析法确立了地面塌陷Hurst指数,并定义了地面塌陷指数演化率,以判定地面长期稳定性状态。以某煤矿采空区为例,通过计算和分析评价地面塌陷指数演化率与地面稳定性的关系,发现地面塌陷指数演化率随着地面由稳定向失稳的演化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塌陷指数演化率是地面塌陷评价的一种有效非线性分形动力学参数,对实际工程地面塌陷及其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调查及钻探资料,对发生在广东省某矿山的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因素及其致灾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指出其岩溶地面塌陷具有多因素致灾的特点,是人类采矿活动、不良环境地质条件及不良气候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井开采时,井下空间在重力作用冲击下,极易产生缝隙形成地面塌陷的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矿井地面塌陷综合监测,全方位分析矿井地面沉陷特征。分析待监测矿区现状,运用外部空间数据收集和内部数据处理2个子系统构建无人机遥感系统,根据航高、分辨率、重合率、航线、数据处理等步骤明确地面塌陷程度和范围。通过实测分析得出,利用不同阶段无人机遥感数据记录,可精准掌握矿井地面塌陷及地面震荡规律,明确地表位移与侵蚀情况,所获塌陷值和地面实测塌陷值基本相同,有效证明了无人机辅助监测矿井地面塌陷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水口山帷幕注浆前矿床疏干排水及其由此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并根据大量的现场资料,分析了水口山矿区地面塌陷的原因及分布状况,最后叙述了地面塌陷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矿山数量众多,长期的采矿活动给全省地质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灾害。研究发现,山西矿山地质灾害以地裂缝和地面塌陷为主,崩塌和滑坡灾害主要以小型为主,地面塌陷以小型和中型为主,地裂缝以中型和大型为主。煤矿山、铝土矿山、铁矿山地质灾害均主要以地裂缝和地面塌陷为主,铜矿山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为主。矿山地质灾害以小型和中型地质灾害为主,大型地质灾害以地裂缝为主,小型地质灾害以地面塌陷为主,中型地质灾害以地裂缝和地面塌陷为主。煤矿山和铝土矿山地质灾害均以小型地面塌陷和大型地裂缝为主,铁矿山地质灾害以小型地面塌陷为主,铜矿山地质灾害以小型崩塌为主。地裂缝和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晋城和阳泉矿区,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离柳、西山、乡宁、汾西矿区,崩塌主要在大同、离柳矿区。  相似文献   

13.
乌苏市四棵树镇、百泉镇一带有9处地面塌陷,损坏了地表生态、毁坏耕地,给当地棉农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经调查分析,乌苏市四棵树镇、百泉镇一带地面塌陷地区位于天山北坡山前地势较低,是地下潜水的主要溢出地带;由于地下水潜蚀作用,将第四系全新统沼泽沉积层中的粉砂、细砂不断地带出地表而形成地下土洞。乌苏市四棵树镇、百泉镇一带地面塌陷形成机理是:地下水潜蚀、重力荷载、真空吸蚀、人类渗压活动等多种因素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岩溶引起的地面塌陷中,砂露型地面塌陷最为典型。砂类土自稳性相对较差,透水性较好,下伏灰岩岩溶较发育时,在施工影响下,极易发生地面塌陷,造成设备损失、甚至人员伤亡。通过赤壁长江公路大桥砂露型地面塌陷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为类似工程建设的预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防水溶开采法诱发的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湖北省云梦盐矿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存在多个塌陷坑的老开采区进行了地质调查,通过对反射地震勘探成果资料的分析,得出云梦盐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的成因:一方面是浅部管道渗漏高压水侵蚀地层,导致第四系地层沉降所致;另一方面是深部地质因素,盐层顶板被破坏而塌陷。通过分析盐矿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矿区布署采盐井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面塌陷是矿山地下井巷开采经常遇到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尤其是在隐伏岩溶地区,井巷开采过程中的疏干排水往往会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介绍了莫罗石膏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塌陷过程及特征和井巷施工中的排水、突水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地面塌陷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覆盖层厚度薄、下伏灰岩浅层溶洞发育及断层贯通了岩溶裂隙含水层等是其内因,而井巷掘进过程中的井巷突水是地面塌陷的外因。  相似文献   

17.
煤矿塌陷区开发利用是许多老工业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制约。以徐贾工业走廊建设规划区为例,提出规划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煤矿采空地面塌陷,对规划区进行了专门性采空地面塌陷分析评价,结合将采空区塌陷的特征及现状条件,将环境地质现状分为5个区;对未来采空地面塌陷进行了预测分析,综合考虑了采空区终采时间、地面变形特征等,对规划区采空地面塌陷稳定性、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区,提出防治措施,对规划区未来功能分区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淮北某铜矿为例,从地表塌陷的基本条件入手,分析了该矿区塌陷的影响因素,矿区地层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矿山开采及采空区现状、地表塌陷成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该塌陷区灰岩裂隙发育和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的砂、砾石黏土互层结构是造成区内塌陷的基本地质条件;2井下排水、地面堆载尾矿和尾矿水化作用是地表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地面附加载荷和垂直渗透力的作用下,加剧了地表塌陷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岩溶塌陷的产生机理为理论基础,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角度出发,分别从地下水位变化、岩溶发育程度、地层结构、降雨等多方面分析了凡口铅锌矿在生产建设中地面塌陷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塌陷区灰岩裂隙发育和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的砂、砾石黏土互层结构为区内塌陷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是地表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主要建(构)筑物的布置方式进行了讨论,供类似矿山参考。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武汉市城市规划与建设,而监测是预防地面塌陷发生、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开展了大量的岩溶地面塌陷监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在总结武汉市已有工作和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适宜性和局限性,结合岩溶地质环境条件和岩溶地面塌陷特征,提出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方法选择思路,探索合适的监测方法组合,为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网建设、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地下空间建设及安全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