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决煤矿采空区对附近地面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问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强度折减原理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大型商用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山西某采空区的形成过程以及天然状况下采动坡体在新老采空区影响下的变形破坏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水平位移、垂向位移及剪应变增量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采动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状工况采动下,剪切带分布于采空区上方及两侧,完全采空后延伸到坡顶;在坡体倾向剖面上没有出现有利于坡体滑动的剪切带,且经采动坡体稳定性的定量分析,边坡的稳定系数为1.738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1.300,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空区岩体因沉陷变形产生的侧向推力为主的作用下,边坡的稳定系数为1.154,根据相关规范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边坡稳定系数大于1.050且小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1.250,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露天矿剥采程序下地下巷道对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描述了在维持剥采程序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分析了边坡岩体的整体位移与应力变化及其分布,保证采空区上覆岩层不破坏,使矿山工程安全合理运作。  相似文献   

3.
何伟  钱贵华  尹裕 《现代矿业》2022,(4):245-248
为研究某矿山地下采空区对露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科学合理地确定矿山地下转露天开采工程最优终了边坡角.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矿山东部分区和西部分区的边坡力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塑性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空区对东部分区上盘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对东部分区下盘边坡和西部分区上、下盘边坡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建立某矿追脉开采露天高边坡岩体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分析了露天矿残采边坡的岩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平硐追脉开采对某矿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残采边坡岩体是稳定的,但应加强平硐硐口和采空区顶板的支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建立某矿追脉开采露天高边坡岩体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分析了露天矿残采边坡的岩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平硐追脉开采对某矿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残采边坡岩体是稳定的,但应加强平硐硐口和采空区顶板的支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猫儿沟露天矿外排土场边坡受井下采空区影响,基于北外排土场边坡的井上井下对照图,建立了NZG1剖面的工程地质简化模型;通过改变采空区工作面的推进距离,对不同推进距离下的NZG1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采用数值模拟确定NZG1剖面滑动模式。结果表明:若井工矿工作面正常推进,其对该露天矿北外排土场西部边坡的影响特别大,根据强度折减法,初步得出采沉影响下西部边坡的稳定系数远小于安全储备系数1.3的需求;最终所得到结论是通过稳定计算结果显示其稳定系数满足安全储备系数要求,不建议对井下煤层进行开采。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露井协采的边坡中,关键层对井工开采形成的采空区上覆岩层及露天边坡部分的岩层起控制作用,关键层的变形和受力将影响到露天矿边坡的稳定。以安太堡露天矿为列,采用LS-DYNA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关键层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下开采会产生大量的采空区,大规模的采空区可能会对矿山的设备和作业人员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采空区的稳定性对于矿山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通过FLAC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东升庙铅锌矿900中段以上的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9#矿柱的回收前后所造成的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作出了分析,分析表明回收9#矿柱不会对采空区稳定性造成太大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900中段以上的9#矿柱已回收完,并未对采空区的稳定性造成大的破坏,说明FLAC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ANSYS有限元大型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建立某铁矿追脉开采露天高边坡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残采边坡的稳定性,得到结论:平硐追脉开采对某铁矿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残采边坡是稳定的,但应加强平硐硐口和采空区顶板的支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平硐追脉开采挂帮矿破坏了边坡岩体结构,使边坡岩体内应力重新分布,影响了边坡的稳定性。利用ANSYS有限元大型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建立石人沟铁矿追脉开采露天高边坡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残采边坡的稳定性,得到结论:平硐追脉开采对石人沟铁矿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残采边坡是稳定的,但应加强平硐硐口和采空区顶板的支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李建平  王永强 《煤》2003,12(3):25-26
综采工作面扇形调采能有效地解决开采三角煤的问题。其技术关键在于预先采取措施防止输送机和支架的下窜 ,防止工作面支架的咬架 ,并需要处理好调采与收尾工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淮南矿区近年来的开采实践,总结出了以采煤方法、煤巷支护技术、优化巷道布置等方面的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煤矿开采》2013,(5):32-34
孙疃煤矿在某工作面过拐点的实践中,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斜方案,采取虚中心调斜开采技术,保证了调斜过程中的顶板稳定和运输设备的合理搭接,确保了工作面的推进度和产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区的现状出发,指出了进行矿山开采设计的难点,并从矿床工业指标、开采顺序和群采空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了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区开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高有存 《煤矿开采》2007,12(2):28-29,75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铁路线下压煤已占有效可采煤炭储量不小的比例。采用新的可靠的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是难度大且十分紧迫的课题。北宿煤矿采用综合性开采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铁路下采煤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神东榆家梁煤矿42216回采工作面,从巷道布置、设备配套、巷道掘进、巷道支护、煤柱设计、回采工艺、顸板管理、通风系统等方面,对短壁机械化开采工艺进行研究回采率发现:使用短壁机械化开采工艺能够大大提高回采率和人员工效.  相似文献   

17.
开采沉陷对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场理论和GIS技术研究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首先介绍了采动土壤特性测算、采动变化规律分析及土壤采动损害评价的程序方法;然后叙述了采用R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资源各采动生态位指标进行量化,并基于生态场理论和开采沉陷学分析土地资源的采动空间分异特征、采动累积效应及其延迟效应的过程。对山西潞安集团五阳矿井采煤沉陷区的实例分析表明,耕地土壤特性与开采沉陷明显相关,1997年至2002年间采动生态元耕地和植被覆盖率上升而建设用地覆盖率下降,研究区土壤侵蚀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且明显存在采动延迟,土地利用集约度指数终采后10 a逐步进入稳定期,各地类的流失与来源组成趋于稳定,说明土地利用方式摆脱采动影响并进入新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鉴于新桥煤矿2301工作面煤层厚度0~5.2 m,平均厚度3.9 m,矿井现有支架最高采3.6 m的现状,工作面原设计采用双工作面回采,经过对比分析,提出采用大采高大采长工作面回采工艺,实践证明可减少设备占用,有效提高煤炭回收率,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嵩阳东升(登封)煤业有限公司15104工作面煤层平均厚5.5 m,采用大采高综采技术进行开采。通过现场实测,分析了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对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与设备倾倒、下滑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开采方法与液压支架的选型。研究表明,支架工作阻力选择合理,呈正态分布状态,能够有效控制工作面的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20.
峰峰矿区保水采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峰峰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天然状态下,多年呈稳定的周期性的变化,受煤矿疏排水和人工开采影响,呈衰减状态下的周期性变化,且各径流带上由于开采规模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特点,开采规模大,地下水衰减幅度大,开采规模小,地下水衰减幅度小,煤矿停采后水位大幅回升。据此,科学设计开采矿井布局,在南部径流带上建供水水源地,进行疏干降压供水,减少北部水源地开采量,同时从保护水资源和矿井生产两方面开展防治水工作,提高矿井水利用率,并根据地下水水位、流场及泉流量动态变化,控制地下水人工排泄总量及各径流带人工开采量和矿井疏排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