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5):110-115
为提高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能力,首先确定了该菌产壳聚糖酶受碳源的诱导作用。通过在以壳聚糖为基础碳源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源,考察该菌细胞生长及产酶的情况,确定了壳聚糖水解液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具有最好的诱导作用。通过考察壳聚糖水解液添加量及添加时间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影响,探讨了壳聚糖水解液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最佳诱导条件:发酵12 h后添加发酵液总体积40%的壳聚糖水解液对烟曲霉产壳聚糖酶进行诱导,有利于壳聚糖酶的产生,在此条件下烟曲霉发酵产酶高峰期壳聚糖酶酶活为6.78 U/m L。  相似文献   

2.
产壳聚糖酶的海洋青霉菌筛选及其寡营养发酵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边海螺、贝壳及其附着物的微生物中筛选出产壳聚糖酶的青霉菌。以此菌为出发菌,以降低发酵产酶成本为目的,采用不同的发酵温度,分别添加不同诱导物进行发酵产酶,探讨温度、诱导物对菌种生长、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聚糖诱导产酶效果最好,室温25℃进行壳聚糖酶发酵,普通培养基酶活力最高达3.57U/mL。海水寡营养发酵产酶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g/L):蛋白胨9g、葡萄糖10g的海水培养基,酶活力可以达到3.16U/mL,初步实现利用海水进行寡营养发酵产酶,该菌株具有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从海边海螺、贝壳及其附着物的微生物中筛选出产壳聚糖酶的青霉菌。以此菌为出发菌,以降低发酵产酶成本为目的,采用不同的发酵温度,分别添加不同诱导物进行发酵产酶,探讨温度、诱导物对菌种生长、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聚糖诱导产酶效果最好,室温25℃进行壳聚糖酶发酵,普通培养基酶活力最高达3.57U/mL。海水寡营养发酵产酶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g/L):蛋白胨9g、葡萄糖10g的海水培养基,酶活力可以达到3.16U/mL,初步实现利用海水进行寡营养发酵产酶,该菌株具有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淡紫紫孢菌的筛选、鉴定及产壳聚糖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全国各地土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壳聚糖酶活性较高的真菌M7a,并优化其固体发酵产酶条件。方法:综合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确定其最佳固体发酵产壳聚糖酶条件。结果:菌株M7a被鉴定为淡紫紫孢菌,其最佳固体发酵产壳聚糖酶条件为:10 g/L胶体壳聚糖+5 g/L葡萄糖,10 g/L蛋白胨,豆粕麸皮质量比7∶5,初始pH值为6.0,发酵温度33℃及发酵时间5.5 d。产壳聚糖酶优化后达到16.80 U/mL,是初始条件的5.1倍。SDS-PAGE和酶谱分析发现该菌株产胞外分子质量为40.0 ku的壳聚糖酶,且无同工酶。结论:本研究筛选鉴定出一株新颖且产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淡紫紫孢菌M7a,优化了固体发酵条件,提高了产酶水平,为淡紫紫孢菌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碳源和氮源的单因素实验,以及采用葡萄糖、黄豆粉、KH2PO4和MgSO4.7H2O为实验因素的L16(45)正交实验,确定了裂褶菌半合成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葡萄糖50.0g/L、黄豆粉6.0g/L、KH2PO43.0g/L、MgSO4.7H2O0.5g/L;在5L发酵罐的培养研究中发现,裂褶菌在半合成培养基中培养时,菌体量和胞外多糖量比在谷物汁天然培养基中培养时分别高出17.2%和30.0%,说明半合成培养基更利于裂褶菌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分泌。半合成培养基成分简单、易于配制、成本较低,对裂褶菌的工业化培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碳源和氮源的单因素实验,以及采用葡萄糖、黄豆粉、KH2PO4和MgOS4·7H2O为实验因素的L16(45)正交实验,确定了裂褶菌半合成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葡萄糖50.0g/L、黄豆粉6.0g/L、KH2PO43.0g/L、MgSO4·7H2O0.5g/L;在5L发酵罐的培养研究中发现,裂褶菌在半合成培养基中培养时,菌体量和胞外多糖量比在谷物汁天然培养基中培养时分别高出17.2%和30.0%,说明半合成培养基更利于裂褶菌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分泌.半合成培养基成分简单、易于配制、成本较低.对裂褶菌的工业化培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酶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正  李意  赵华 《中国酿造》2022,41(1):197-203
为了提高壳聚糖酶的产量,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诱变后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分析发酵培养基中的7个组分,确定了其中的3个显著因素为酵母浸粉、葡萄糖和MgSO4·7H2O,应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了这3个因素的合理范围,再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酵母浸粉16.9 g/L,葡萄糖10.3 g/L,NaCl 5 g/L,K2HPO4 1.4 g/L,KH2PO4 0.6 g/L,MgSO4·7H2O 1.2 g/L和吐温-80 1.2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壳聚糖酶酶活力达到10.57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1.77%。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统计优化提高海洋细菌Renibacterium sp.QD1壳聚糖酶的产量。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影响壳聚糖酶产量的显著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响应面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确定了影响壳聚糖酶产量的3个显著因素,其最佳浓度分别是壳聚糖14.23g/L、酵母粉4.72g/L、p H6.42。经模型验证,预测值与验证实验平均值接近。结论:在最优培养基中壳聚糖酶活力达到608.11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52.03%。   相似文献   

9.
利用响应面(RSM)方法对绿色木霉液体发酵产壳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根据前期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Avicel、玉米芯和棉籽饼粉为主要影响因素,利用Design Expert 7.1.3软件对RSM法实验结果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产酶培养基为:Avicel2.56%、玉米芯1.03%、麸皮0.5%、棉籽饼粉4.79%、KH2PO40.2%、(NH4)2SO40.2%、CaCl20.03%、MgSO40.03%,pH自然,此时预测的最大壳聚糖酶活为2.13IU/mL。经验证,实测的壳聚糖酶活为2.00IU/mL,实际酶活力达理论预测值的94%。同时测定了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发现CMCase酶活越大,壳聚糖酶活也越大,CMCase酶活与壳聚糖酶活平均比值为110.88,两种酶活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产耐酸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从魔芋种植土壤中筛选得到10株菌,确定其中一株菌NSG-6有较高的酶活力。对NSG-6进行16Sr DNA相似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ludwigii)。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魔芋粉3.0%、酵母浸粉2.7%、硫酸锰0.45%;培养条件为自然pH、接种量2.0%、发酵温度35℃、摇床转速230r/min、发酵时间24h,优化后的产酶活力为6.179U/mL比优化前2.050U/mL提高198.3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高产壳聚糖酶菌株。方法:利用唯一碳源法富集产壳聚糖酶菌株,并利用平板水解圈和酶活力检测进行复筛。利用PCR克隆16S rDNA基因进行种属鉴定。利用SDS-PAGE凝胶原位复性鉴定野生菌株产壳聚糖酶的数量和大小。利用单一变量法进行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结果:获得了一株高产壳聚糖酶菌株,对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发现该菌株属于Renibacterium属,将该菌命名为Renibacterium sp.QD1。SDS-PAGE电泳和凝胶原位复性结果显示,该菌株能产生一种胞外壳聚糖酶,分子量大小在25ku左右。对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用成分为壳聚糖(0.50%)、KH2PO4(0.10%)、K2HPO4(0.20%)、MgSO4(0.07%)、NaC(l0.10%)、CaCl2(0.01%)、酵母粉(0.05%)、马铃薯浸粉(%)、蛋白胨(0.2%)的培养基发酵,其粗酶活力可达400U/mL,比文献报道的活力最高的Microbacterium sp.OU01高近4倍。结论:获得了一株高产壳聚糖酶菌株,该菌株的发现为壳寡糖的制备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自筛曲霉CJ2 2 -3为出发株 ,经紫外线和6 0 Co诱变处理 ,获得 1株壳聚糖酶高产菌株CJ2 2 -3 2 6,经正交实验初步优化了其液态产酶培养基 :壳聚糖 1 5 % ,麸皮 2 % ,(NH4 ) 2 SO4 0 2 % ,KH2 PO4 0 2 % ,MgSO4 0 0 5 % ,Tween -80 0 0 5 % ,pH5 5。优化的发酵条件为 :装液量 75mL/ 2 5 0mL三角瓶 ,摇床转速 1 5 0r/min ,发酵温度为 3 0℃ ,发酵时间为 96h。在此条件下 ,CJ2 2 -3 2 6产酶活力为3 0 6U/mL。  相似文献   

13.
1 株产壳聚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烟台海岸带沙质土壤中分离筛选壳聚糖酶产生菌株,对其进行分类鉴定,优化其发酵条件,为酶法生产壳寡糖提供技术依据。通过透明圈法初步判断产酶能力,液体发酵复筛测定酶活力,筛选到酶活力达36.20 U/mL的菌株amyP216。通过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amyP216为莫哈韦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胶体壳聚糖添加量20 g/L、酵母浸粉添加量12.5 g/L、吐温-80添加量1.0 g/L、初始发酵pH 6.0、发酵温度30 ℃。在最优条件下利用5 L自控发酵罐培养45 h壳聚糖酶活力可达到80.60 U/mL,较优化前(36.20 U/mL)提高了1.2 倍。莫哈韦芽孢杆菌amyP216是一株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生产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酶活力分析、SDS-PAGE、RT-PCR等手段对不同碳源诱导Trichodrma viride XW01产双功能酶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的合成受培养基中碳源的影响。绿色木霉在不溶性多糖类独立碳源诱导条件下对双功能酶CCBE(66kDa)的合成量要优于可溶性碳源;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碳源时发酵液中壳聚糖酶活力最高,发酵96d后活力达8.29U/mL;壳聚糖次之,麸皮再次之;3种碳源均直接诱导绿色木霉产壳聚糖酶,以CBHE为主;微晶纤维素不能直接诱导产生壳聚糖酶,而是通过其水解产物间接诱导绿色木霉产生壳聚糖酶,发酵液中CBHE所占比例较低,组分中壳聚糖酶CCBEⅡ(52kDa)和Csn(45kDa)含量较高;且绿色木霉两种酶活力的合成和表达调节并不是协同发生的。可溶性淀粉和乳糖为碳源时,绿色木霉生长迅速,但是基本上不产双功能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Penicillium sp.1523产柚苷酶的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发酵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为玉米粉,最优氮源为豆饼粉;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柚苷酶产量的3个重要因素为玉米粉、豆饼粉和柚苷,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1.14g/L、豆饼粉31.53g/L、柚苷1.65g/L、K2HPO4 1.00g/L、ZnSO4 0.10g/L、MgSO4 ·7H2O 0.06g/L、CaCl2 0.10g/L。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摇瓶发酵产柚苷酶酶活力为(891.79±6.33)U/mL,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发酵产酶量比优化前提高70.8%。  相似文献   

16.
从中温大曲中分离98株霉菌进行纯培养,通过形态和培养特征初步分析后得到6个不同的类群,从各类群中随机选取1个代表菌株进行5.8S-ITS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分布在Monascus属、Eurotium属、Rhizopus属、Cladosporium属、Penicillium属、Absidia属等6个已知真菌属,揭示了中温大曲中霉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Penicillium sp.X-1液态发酵生产生淀粉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Penicillium sp.X-1液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氮源及MgCl2对产酶有较大的影响,经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42 g/L,豆饼粉30 g/L,MgCl216 mmol/L,在最优条件下酶活达到239 U/mL,与采用基本培养基的相比,酶活提高了7.5倍.  相似文献   

18.
真菌侵染造成的腐烂是影响玉露香梨采后贮藏的主要因素。为明确导致玉露香梨采后腐烂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对其采后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种类,并明确在不同温度、pH、碳源和氮源条件下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Alternaria alternata、Aspergillus、Penicillium polonicum和Fusarium是导致玉露香梨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Fusarium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而Aspergillus和Penicillium polonicum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35 ℃和20~25 ℃;Alternaria alternata和Aspergillus的最适生长pH分别为6~10和7,而Penicillium polonicum和Fusarium最适生长pH则均为5~7;Alternaria alternata和Penicillium polonicum的最适生长碳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甘露醇,Aspergillus和Fusarium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Alternaria alternata、Aspergillus和Fusarium最适生长氮源为牛肉膏,而Penicillium polonicum最适生长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