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谷物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富华  郭晓晖  夏春燕  陈龙  令博  明建 《食品科学》2012,33(13):299-304
全谷物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酚类化合物、β-葡聚糖、膳食纤维等,其中,酚类化合物以其独特的抗氧化功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本文综述全谷物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存在形式、影响其含量的因素及其抗氧化效果的评价方法,旨为全谷物酚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无水乙醇、70%乙醇、40%乙醇和水分别对丝瓜花进行提取,并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清除能力、超氧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HPLC分析其中酚类成分。结果表明,70%和40%乙醇提取物总酚及总黄酮含量较高,而且DPPH·清除活性、FRAP还原力最强,4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分别具有最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活性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2=0.8688)。HPLC分析检出提取物中9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杨梅素。试验结果说明,70%乙醇、40%乙醇可能是丝瓜花抗氧化性物质提取的较好溶剂。结果表明丝瓜花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剂资源。  相似文献   

3.
利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将桑椹提取物分为6 个组分(F1、F2、F3、F4、F5、F6),研究了桑椹中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采用Folin-酚法、pH示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和酚类化合物成分;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亚铁还原能力实验评价各组分抗氧化能力;建立牛血清白蛋白-果糖模拟反应体系和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模拟反应体系评价各组分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桑椹提取物中检测出5 种酚酸、两种花色苷和两种黄酮类物质;F3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P<0.05,(101.10±2.39) mg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当量/g),F5的总酚含量最高(P<0.05,(188.05±2.01) mg 没食子酸当量/g);F3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05,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亚铁还原能力分别为(129.33±5.58)、(194.33±2.48)、(130.44±1.38) mmol Trolox/g),F5的抗糖基化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组分(P<0.05,牛血清白蛋白-果糖模拟反应体系和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模拟反应体系中的糖基化抑制率分别为(87.23±0.36)%和(66.99±1.62)%);桑椹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抗糖基化能力分别与总花色苷、总酚含量呈现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  相似文献   

4.
以杏鲍菇为原料,通过70%乙醇提取可溶性物质,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乙醇提取物的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对杏鲍菇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分析表明,杏鲍菇乙醇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为2.41 mg/g(DW),总糖含量为25.46 mg/g(DW),多酚含量为12.03 mg/g(DW),黄酮含量为1.53 mg/g(DW)。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杏鲍菇乙醇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杏鲍菇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增大,抗氧化活性也增加。杏鲍菇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大小顺序为:·OH>DPPH·>O2-,而且杏鲍菇乙醇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HPLC对多酚类物质进行了分析,其中含有原儿茶酸和黄岑素,利用LC-MS进一步对多酚类物质进行分析,证实其中含有:奎宁酸、没食子酸、原儿茶素、香豆酸和肉桂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苦荞不同部位酚类化合物组成与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70%乙醇分别提取苦荞壳、苦荞麸皮和苦荞粉三部分中的酚类物质,并分析提取物的酚类化合物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结果:麸皮部位总酚、总黄酮分别为(3 042±31) mg GAE/100 g·DW和(5 290±233) mg RE/100 g·DW,分别占全苦荞的60.8%和67.7%。芦丁是麸皮提取物中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其含量为(5 152±61) mg/100 g·DW。苦荞壳、苦荞麸皮和苦荞粉提取物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其中苦荞麸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ORAC、FRAP、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 503.3±249.5)μmol/g·DW、(8 477.5±441.1) mg TE/100 g·DW、(5 642.4±241.3) mg TE/100 g·DW和(16 764±742) mg TE/100 g·DW。结论:麸皮是苦荞酚类化合物的主要富集部位,这些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对松茸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醇及水提取,乙醇提取部分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采用DPPH自由基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BHT、Vc为参照,分别研究松茸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对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多糖、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茸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糖、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发芽时间对糜子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形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经过表面灭菌的糜子种子放入25℃,相对湿度95%的人工气候箱中避光发芽6 d,每天取样,测定其中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指标(DPPH、ABTS、FRAP、ORAC)的变化。结果显示,从发芽2 d起,酚、黄酮含量及各项抗氧化指标明显增高。发芽6 d后,内糜8号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发芽前的5.9和1.9倍,西农10-04号则分别为发芽前的4.6和1.9倍,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此外,发芽4 d后芽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p<0.05)相应种子。总酚、总黄酮与抗氧化能力间均显示出极强的相关性,其中以总黄酮与FRAP相关性最高(r=0.985)。研究表明,发芽是一种有效提高糜子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不同溶剂和不同方法对凤仙花红色花瓣进行活性成分提取,采用试剂盒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凤仙花不同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以凤仙花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100g凤仙花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2.3gVC、0.76g槲皮素和0.02g芦丁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提取条件下,蛤蒌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在不同提取条件下,采用匀浆-超声波法对蛤蒌叶进行粗提取,并对不同提取物的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蛤蒌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当乙醇浓度为100%、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8 h时,蛤蒌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佳。在较佳的提取条件下蛤蒌叶提取物的黄酮含量为62.29 mg/g、多酚含量为61.83 mg/g、多糖含量为391.43 mg/g、蛋白质含量为62.28 mg/g。结论蛤蒌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水提取物,当乙醇浓度达到100%时抗氧化活性最强,且乙醇提取物的黄酮、多酚和蛋白质含量要明显高于水提物,两者的多糖含量则相当。  相似文献   

10.
苦荞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民 《食品科学》2004,25(10):312-314
目的:研究苦荞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研究苦荞壳提取物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性、小鼠红细胞MDA生成、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Fe2+-H2O2诱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以及小鼠肝脏线粒体肿胀的影响探讨了苦荞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苦荞壳提取物显著抑制小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H2O2诱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分别达到38.1%和24.0%,并对Fe2+-VC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苦荞壳提取物不能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但可以抑制红细胞MDA的生成。结论:苦荞壳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麦麸为培养基,采用三株泡盛曲霉进行固态发酵,分别提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麦麸发酵前后不同存在形态(游离型、酯苷结合型、糖苷结合型、碱解束缚型和酸解束缚型)的酚类物质中酚酸的含量,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还原力试验以及抗脂质过氧化试验,研究这些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未经过发酵的麦麸,束缚型酚酸在总酚酸含量中约占总量的80%,其酚酸类成分主要包括对香豆酸、阿魏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香草酸和肉桂酸等。发酵后的麦麸,游离型酚类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抗氧化试验的结果显示,麦麸中碱解束缚型的酚类物质和发酵后麦麸的游离型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较强。试验结果说明泡盛曲霉能促使被束缚的阿魏酸游离出来,使游离型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性显著提高;而且抗氧化活性与酚酸的种类及含量有关,咖啡酸、丁香酸和阿魏酸含量高的酚类物质,其抗氧化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12.
麦冬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热水煮提和稀碱提取方法分别从麦冬中提取出醇溶性提取物,水溶性提取物和稀碱提取物。利用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稀碱提取物和热水提取物均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且高于V_c的清除能力。稀碱提取物在低浓度时与V_c相比有更强的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是1 mg/mL。而热水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真菌假丝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9.7mg/mL与6.5mg/mL。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30%、60%、80%和100%)提取黑枣中的酚类物质,通过测定各提取物的总酚含量,确定提取溶剂的适宜浓度为80%(总酚含量为3.5mg/g)。在此基础上,以DPPH自由基法、OH·自由基法、Fe~(3+)还原力法和Fe~(2+)络合力法对黑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黑枣8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其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Fe~(2+)络合能力相当于5.64mgNa_2EDTA。  相似文献   

14.
董蕊  丛海迪  郑毅男 《食品科学》2012,33(11):94-98
以5种中国单花原蜜,不同产地的42个样本通过Amberlite XAD-2吸附树脂得到的多酚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还原能力、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O2- ·能力),评估蜂蜜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及蜂蜜品种、颜色和地域差异对清除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总黄酮含量为(9.41±0.18)~(92.76±0.13)mg/kg;总酚酸含量为(9.10±0.05)~(149.57±0.14)mg/100g;深色枣花蜜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O2- ·清除作用分别为EC50=(0.042±0.014)g/mL和EC50=(0.038±0.009)g/mL。提示蜂蜜的多酚类物质影响抗氧化活性,酚酸、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现正相关系;色深原蜜的酚酸、黄酮含量高于色浅原蜜,抗氧化能力也强于浅色原蜜。  相似文献   

15.
松针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猪油的过氧化值(POV)、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检测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3种松针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松针水提液的总抗氧化能力、抑制猪油的脂质过氧化都具有较好效果(P<0.01),但醇提液效果不及水提液;3种松针的醇提液和水提液(湿地松水提液除外)对.OH的清除效果极显著(P<0.01),对O2.也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清除能力与质量浓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3种松针水提液及醇提液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蜂蜜中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雪峰  徐响  孙丽萍  庞杰  沈新锋  黄兰  何伟 《食品科学》2011,32(21):278-282
酚类物质是蜂蜜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酚酸、黄酮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亚硝酸盐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 ·、羟自由基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蜂蜜中酚类物质的提取、检测、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蜂蜜中酚类物质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金伟  李范洙  张先 《食品科学》2010,31(17):170-172
通过对DPPH 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实验,测定苹果梨幼果和成熟果果皮中提取的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苹果梨酚类物质对DPPH 自由基、·OH 和亚硝酸根离子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其中幼果中提取的酚类物质清除效果要好于成熟果果皮。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油菜蜂花粉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产地油菜蜂花粉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以青海、湖北、陕西、安徽、新疆、四川、福建7个油菜主产区的油菜蜂花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新疆与湖北油菜蜂花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青海、陕西、福建、四川、安徽(P<0.05),安徽油菜蜂花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产地(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