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随着数控设备的普及,加工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近期,我公司对数控加工中心加工不易在车床上装夹的异形零件螺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零件加工的试验,掌握了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螺纹的方法。目前,我公司加工异形零件螺纹,均采用加工中心加工。  相似文献   

2.
加工中心的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综合补偿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将剂次坐标变换理论结合刀具与工件联结链矢量概念建立了加工中心误差运动综合偿模型。此模型不但包了三轴加工中心的几何误差而且还饮食了热误差的共计35个误差元素,使用此模型的补偿加工大幅度地提高了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该方法可对多轴设备和机器人的非网体误差运动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3.
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特点,维护好、管理好数控加工中心,巧妙运用UG软件建模、加工,协调好每一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平衡,数控加工中心才能发挥其优势,给社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数控技术不断发展,数控设备也随之发展。数控设备由过去的简单数控铣床,发展到现在的五轴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的诞生,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加工成本,缩短了加工周期。  相似文献   

5.
该工件为薄壁异型件,其材料为不锈钢,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不易装夹,加工难度大。本文详细阐述了下半球体加工中采取新的加工方法。由原来需要五轴加工中心及数控车床加工处改为三轴加工中心及数控车、普通车床组合加工,设计制作辅助工装夹具。加工后达到了图纸精度要求。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案。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弯扭小带冠导叶片的特点,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利用MasterCAM、Pro/E联合造型.采用数控卧式加工中心加工基准,数控立式四轴加工中心加工汽道部分型线,有效的提高了叶片汽道精度,从而得出一条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数控加工作为现代制造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航空航天和模具等行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μm)。而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特别高速加工中心的开发应用与超高速切削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使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手工编程更加简便而进行论证。因为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一般加工的零件都是比较复杂与切削的刀数较多等特点。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是通过宏程序与子程序来减少手工编程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加工中心上用铣削的方法加工内圆锥螺纹的加工原理、工艺条件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数控机床加工时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提高数控加工中心切削效率的途径,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车铣加工UG-CAM 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TCL(Tool Command Language)开发了车铣加工中心BUNMOTECS192FT后处理模块,实现了该机床刀具中心点B轴随动的高级功能,利用UG-CAM数控编程技术,使用平头立铣刀,在车铣加工中心进行C、X、Y轴联动,完成了零件曲面加工刀轨设计,解决了T型铣刀加工曲面环槽干涉问题,通过将平头立铣刀轴与曲面法线倾斜一定角度,避开平头立铣刀底齿中心切削,达到零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数控加工中心的位置误差补偿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以三轴数控加工中心为例,利用齐次矩阵建立了完备的数控加工中心的位置误差补偿模型,利用本文方法可以对三轴以上的多轴数控加工中心的位置误差进行建模,本文的建模方法和结论可以应用到三坐标测量机、工业机器人的位置误差模型的建立和位置误差补偿中去,以便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加工精度或测量精度,实现“不使用精密设备的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13.
在加工中心上进行多刀具的零件加工时,由于刀具的长度不同,通常需要进行刀具长度补偿,如何使用刀具长度补偿是加工中心使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Power MILL软件平台及后处理构造器,以i5系统AC摇篮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为试验研究对象,定制一款适合i5系统AC摇篮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后处理文件,以整体叶轮零件加工为例对后处理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后处理产生的NC程序代码,通过Vericut软件仿真模拟和实际加工时未出现欠切、过切和报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于镗铣类加工中心的特点,就适合其上加工零件孔系加工的编程秀法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6.
HGCJ-20型棒材拉伸-冲击试样加工中心可实现冲击试样的一步加工成型,为保持冲击试样的对中性和固定性,需要在其一端钻顶针孔。通过对不同钻孔后的冲击标准试样以及42CrMo钢和Q235H钢的冲击加工试样进行冲击试验,对比研究了顶针孔及其深度对冲击试样冲击吸收能量测试值的影响以及采用HGCJ-20型棒材拉伸-冲击试样加工中心与传统加工工艺对冲击试样冲击吸收能量测试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42CrMo钢和Q235H钢,采用新型加工中心加工的顶针孔深度为5mm的冲击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实测平均值和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冲击试样的一致;对于冲击标准试样和Q235H钢冲击加工试样,当冲击试样一端无顶针孔或顶针孔深度不大于8mm时,冲击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实测平均值较稳定,在正常范围(110~120J)波动;当顶针孔深度达到9mm并高于该数值时,冲击试样冲击吸收能量实测平均值普遍低于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对行星螺纹铣削加以论述,介绍了数控加工中心实现行星螺纹铣削的原理,并通过具体加工实例阐述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进口二手加工中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加工制造企业的技术难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卫生及环保方面的问题,不法分子将技术落后的机电设备以新设备的名义进口到我国,不仅给国内使用者带来了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由于关键部件的磨损,加工精度得不到保证,使得进口设备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本文研究一种判定进口旧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的方法,以便于口岸执法人员快速有效控制缺陷设备进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利用加工中心第四轴分度头旋转,使用铣削方式,实现直纹滚花的加工,提高零件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体腰轮流量计内部的一种三叶摆线转子,采用加工中心四轴铣削技术。通过三叶摆线转子组件的结构基于立式加工中心四轴设备设计了一种能够方便装夹转子的工装,并利用Solid CAM软件多轴加工策略,用常规标准立铣刀和球头铣刀完成转子的粗精加工。结合摆线转子的线型特征,比较了多种四轴铣削转子精加工刀具路径的优缺点。以提高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效率为目的,选择了一种通过垂直于曲线并摆动球头铣刀刀具侧倾角的多轴铣削刀具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