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3.
4.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对实现岗位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校企双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AutoCAD作为建筑行业的基础软件,《建筑CAD》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合作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建筑CAD》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究。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手段来优化《建筑CAD》教学。 相似文献
5.
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经验,对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7.
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认证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工程实践能力高、创新能力强、人文素养好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不断思考、不断改革的问题。该文根据湖北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近几年的实践性教学思考和改革工作进行实践探索研究,从建筑美术实践教学的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研究,并总结了该校建筑学专业美术实践教学改革的良好成效和成功经验,以期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号下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也为现行的一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针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性质特征,推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实践。一是以应用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二是以应.用能力为本位,搭建生态教学平台;三是以应用问题为驱动,推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重视对人才培养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的改革。以许昌学院为例,在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亟待解决的五个问题,分别涉及教学管理、师资力量和专业能力要求等方面,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针对当前学生实践能力弱的现状,从教学方法、实验条件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等方面探讨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引入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钢结构设计原理是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依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结合笔者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选择有关钢结构稳定的教学内容作为具体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科研成果以体现教学的学术性质和艺术功能。结合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从熟悉教学内容、切入点选择、课外的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具体阐述如何将科研融入教学,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艺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12年王澍获得建筑界的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标志着中国建筑设计开始得到国际的关注与认可。我国虽然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很多,建设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得到国际建筑学界认可的作品却寥寥可数。为解释这一原因,提高国内建筑设计教育水平,文章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为例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成为建筑工程课程重要设计与组织方向。传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与新时代对新工程人才需求间的矛盾,急需对课程设计与组织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发展现状分析,以湛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探讨了基于BIM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设计与组织,以期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和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科人才可以很大程度地支持中国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这就要求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工科建设。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自2014级起在本科生阶段实行导师制,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为例,介绍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阐明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内容,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