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轨交车站的客流特征及其与车站主要服务设施能力匹配关系的研究,并以具体车站为例进行现场数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车站服务设施能力与客流疏散速度密切相关,车站服务设施的设计、配置、布局、通过能力必须与高峰时的最大客流相匹配;对车站主要服务设施能力作了优化探讨,并给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17(z1):22-33,54
在城际铁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地下火车站应运而生,目前地下站主要参考地铁站的设计方式,其空间是否与旅客出行需求相适宜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使用Anylogic在调研当前站点实际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经过现实与模拟校验、调试修订再校验等系列一致性检验步骤后,将模拟结果用于站点远期高峰客流的预测中,并引用相关评价标准分别对空间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站点远期高峰客流情况下,最高截面客流量将约为1 400人/分,且在发车前20分钟时出现客流高峰,以及高峰小时客流情况下最高聚集人数为950人,且在乘车过程中站点局部空间出现拥挤严重的现象,得到以地铁站空间组织方式设计地下火车站会导致地下站内多点位发生拥挤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例探讨地下商业开发与地铁车站公共区上、下层布置时的建筑消防关系问题,在满足地铁和商业消防疏散的同时,也要清晰明确地铁的客流流线、商业与地铁的衔接方式,从而达到地下空间的最大利用化。  相似文献   

4.
人员疏散是地铁车站消防安全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布置则是影响地铁车站人员安全疏散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以某城市在建的地铁车站站厅层为物理模型,采用BuildingEXODUS(人员疏散模拟)软件对地铁车站火灾下人员安全疏散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分析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组成和比较各个出入口附近在不同时间段内人员分布情况,提出了改善地铁车站安全疏散设计的建议,为实际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苏州北站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联系虹桥商务区、协同苏浙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推进苏州北站扩容建设。对苏州北站的客运量、交通设施规模、站房规模等进行计算和规划,并将苏州北站与国内外典型枢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50年后苏州北站铁路到发量为26.9万人次/日,占比达到47.81%,枢纽对外客流日集散量约56.27万人次/日,远期高峰小时发送量达1万人,属于特大型车站。扩建后,苏州北站铁路相关用房面积为10万m2,K建筑面积为20万m2,规模与国内外大型交通枢纽站台规模接近,年发送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邹颖 《福建建筑》2023,(9):137-141
为了探究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公共区环控系统的节能潜力,重点关注地铁标准站公共区空调新风系统的主流设计形式及控制方式。采用网络法和风量平衡法,计算夏热冬暖地区某地铁标准站,由于活塞风产生的屏蔽门漏风量和出入口渗入的新风量。结果表明,地铁车站出入口渗入的新风量,能够满足远期超高峰客流的需求,该车站不需要在环控系统组合式空调器中另外设置小新风机。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的验证方法与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的新风系统存在节能潜力,对地铁车站低碳节能优化运行工程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路 《建筑节能》2008,(5):13-15
深圳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占车站低压用电量的65%左右,由于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天气最热、远期高峰运营条件来计算的,并且留有10%~20%的设计余量,而目前的客流量远未达到设计额定值,通风空调设备按设计额定工况运行,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因此,节能潜力非常大.最有效的节能措施就是采用变频器来调节流量,风量,应用变频器节电率为20%~50%.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环控系统的特点,对环控系统的节能空间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广州南站     
项目地点:中国,广州Design:TFP Farrells LtdLocation:Guangzhou,China广州南站是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三倍之大,其中包括了2B个高铁平台和一个将火车站分为两部分的348米的天窗。广州南站是一个涵盖了城际快车、高铁、地铁的结合体,保留了将来扩建的可能性。到2030年,预计每日乘客流量将超过30万,项目外观轮廓分明。项目设计的灵感来自现代机场的设计理念,水平相错的设计将进港和出港区分隔,以此来更好地疏散客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发展轨道交通势在必行,但必须适当控制各城市地铁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合理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必须顺应城市的总体规划,这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使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进入良性循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建造地铁必须根据我国各城市实际情况,稳步扩大。一般应集中力量,建设一条就开通一条。同时修几条线的做法不仅所需资金庞大,而且施工干扰严重,安全风险也就更大。首先要准确预测客流,正确确定建设规模。其次,合理降低地铁车站建设规模。同时,还要优化减少车站…  相似文献   

10.
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通常城市建筑空间有限,在基坑周围存在各种建筑物。文章基于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参数组合下邻近地铁车站的基坑变形性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邻近存在地铁车站时,靠近车站一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减小,另一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增加;基坑宽度的增加会引起基坑两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的相应增加,地铁车站与新建基坑距离较小时;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地铁车站的"遮拦效应"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上海的轨道交通进入超常规建设状态,对位于市中心城交通繁忙地区轨道交通车站的管线综合,如何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和兼顾地区交通要求,同时根据地区详细规划将远近期需求相结合,安排好各类管线,通过近几年大量的规划设计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往往为满足建设工期,使得建筑师在满足地铁车站基本的交通功能时,忽略了地铁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应体现为人服务的人性化设计,造成车站空间呆板,千篇一律,设计细节处理不够、地面建筑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将人性化设计作为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切入点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障地铁车站及与其相连商场的疏散安全,需要确定商场的人员安全容量。研究商场人员安全容量时通常会考虑规范要求而忽略其对周边建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确定与地铁车站连通的商场人员安全容量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了某商场及地铁车站的疏散过程,综合考虑标准规范要求、对车站疏散影响及疏散过程安全等因素,确定出该商场人员安全容量,并对疏散过程的不利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铁站空间环境无障碍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方  陈红 《华中建筑》2014,(10):60-63
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地铁的大量修建,提升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改善无障碍设计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地铁站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空间类型,与其他城市空间相比,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是城市交通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该文从无障碍设计的发展概况入手,以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在车站空间内的特殊要求为前提,提出了在地铁站空间环境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并根据我国地铁站空间无障碍设计的发展现状,结合特殊人群在地铁站空间环境中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对无障碍设计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他们对环境的特殊需求,探讨具有参考性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霞  任秀玉 《中外建筑》2011,(11):65-67
地铁车站物业开发因关系到站点交通支撑运营和城市土地开发效率而意义非常,无锡市地铁站点物业开发,通过对国内外地铁站点开发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条件,提出合适的开发模式,其中西漳站高架地铁车站的物业开发采取以交通站点带动用地开发的TOD模式,本文将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地铁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结合施工过程,依据D 市Z 地铁站第29-48 期深基坑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出深基坑地面沉降变形的普遍特点。同时,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两个典型沉降点的监测数据依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GM(1,1)模型在深基坑的沉降预测中比较可靠,且分阶段预测精度更高。可见,深基坑的沉降变形特点与开挖施工过程密切相关,在预测时结合施工进度,能提高预测精度。该研究为日后地铁深基坑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下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站内空间不仅仅是人们换乘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地铁站拥有巨大的客流量和多样的使用者,其站内所呈现出的各种信息会在其空间使用者中不自觉地被感知和传播,因而地铁站内空间更是一个信息传播高效的文化驿站,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大众美育力的场所.里斯本地铁站建设重视乘客在换乘与等候过程中的感受和城市文化与艺术气质的展现,通过各种空间艺术手法,丰富地铁站内空间的装饰,展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在等候的片刻中美育大众,形成具有美的哲学的新时期里斯本地铁站,成为当代欧洲城市中颇有特色的地铁站空间艺术.文中以里斯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地铁站为例,解析其站内空间艺术的处理手法,以启示我国繁荣的地铁站建设,呼吁地铁站建设中要重视站内空间的艺术性创造和大众的美育,使掩于地下的平凡的地铁站内空间熠熠生彩,超越通常人们对地下空间的负面感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多个地铁站的现场调查,得出地铁站人员组成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BuildingEXODUS数值数值模拟某地铁站的17个疏散场景,分析疏散人数、疏散通道状态、恐慌、不利场景、弱势群体、障碍等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得出了地铁站在设计、日常管理和疏散引导方面的疏散对策。结论对地铁站设计和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文  魏琰琰 《建筑与文化》2016,(11):222-223
建筑与城市的关联方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逐渐发生变革,在城市现代转型中诞生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通过将不同的城市功能与公共交通杂糅在一起,而表现出更高的城市级别和更深的城市影响力,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空间。北京作为我国地铁网线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由此产生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促进引导作用也相对明显,并以城市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商圈结构为典型代表。文章以北京为例,从城市设计的层面探讨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商圈布局之间的调整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姜虹  金虹 《华中建筑》2011,29(2):65-67
地铁站是人员密集的地下交通空间,内部环境的噪声控制标准与技术措施不仅影响使用者的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下公共广播系统的语言清晰度能否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对地铁站公共区主要噪声源的频谱分析,依据目前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提出了对不同类型地铁站噪声控制指标的合理化建议,并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