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镰刀属真菌毒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真菌毒素,其种类繁多,污染率高,性质差异大,毒性也较强。本综述总结了较为常见的28种镰刀属真菌毒素(T-2毒素、HT-2毒素、蛇形毒素、新茄病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B_1、B_2、B_3、串珠镰刀菌素、白僵菌素以及恩镰孢菌素等)近40年来体内、体外毒性研究资料,主要涵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致癌性、生长生殖毒性、致突变和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血液毒性。同时对伏马毒素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他几种常见毒素间的协同毒性作用进行概述。体内毒性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口服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而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为鸡、小鼠、大鼠和猪。体外毒性实验研究用细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人类巨核红细胞祖细胞以及动物肾脏上皮细胞等。对此类真菌毒素毒性的总结,可进一步加深对毒素的认识,并为食品、饲料及中药安全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呕吐毒素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食品中污染最广泛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且这类化合物是致吐和厌食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DON由镰刀菌产生,对动物和人体的肠道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肝、肾、脾等器官和组织产生毒性,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其中肠道为其毒性作用的第一道屏障。本文综述DON的食品污染特性、吸收代谢及不同研究模型的肠道毒性,并针对其易转化的特点,总结DON衍生物的肠道毒性,为今后DON及其衍生物的毒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呕吐毒素是一种主要由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与粉红镰刀菌产生的B型单端孢酶烯族化合物,因会引起猪的呕吐反应而得名。呕吐毒素广泛分布在粮谷类农作物中,在大麦、小麦、燕麦和玉米中含量较高,在水稻、高粱、黑麦中含量较低。呕吐毒素能抑制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对动物和人毒性效应广泛而明显。动物实验表明,摄入了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会引起食欲减退、腹泻、呕吐、体重下降、站立不稳、反应迟钝、流  相似文献   

4.
粮油食品以及动物源食品(奶、蛋、肉)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易被真菌毒素污染,主要涉及毒素为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伏马毒素和T2毒素等,这些毒素经食品流入食物链,会造成人体脏器损伤、生殖异常、免疫抑制、畸变和癌变等不良影响。因此,国内外针对性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并建立了相关限量及检测技术标准。本文对主要粮油产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毒性进行了综述,比较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限量及检测标准的制定修订现状与进展,并对世界范围内相关风险评估工作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及有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提供综合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伏马菌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伏马菌素是串珠镰刀菌产生一类酶菌毒素,它能污染玉米及其制品,也可污染小麦、稻米等粮食及其制品;由于伏马菌素分布广泛且毒性较大,因此它在食品安全中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文介绍伏马菌素对食品污染状况、伏马菌素毒性及伏马菌素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链格孢霉毒素是链格孢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谷物、果蔬、坚果、油料作物等农作物和农产品中污染广泛,对人和动物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等,然而,现有的污染水平、膳食暴露量及毒效应等资料有限且研究系统性不强,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支撑薄弱。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典型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现状及其毒理学性质,旨在为进一步评估其暴露水平,开展安全性评价,科学制定限量标准与法规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镰刀菌毒素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检测技术作为食品安全的技术保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鉴于镰刀菌毒素危害性大且广泛存在,镰刀菌毒素分析和控制对于人及动物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快速、高效的镰刀菌毒素检测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荧光适体传感器检测技术快速发展,已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荧光适体传感器在镰刀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其基本特征、原理及其应用。最后,对荧光适体传感器应用于食品中镰刀菌毒素检测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展望。本文可为荧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和相关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禾谷镰刀菌是麦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和某些植物的病原菌。由于本菌的危害,不但能造成粮食严重减产,其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主要是呕吐毒素,简称DON)还可对粮食造成污染。人及家畜摄食带毒的粮食,往往发生食物中毒。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我国禾谷镰刀菌的产毒情况,以及筛选高产毒菌株应用于毒素的制备,以便进一步开展呕吐毒素的毒性研究工作,并为  相似文献   

9.
丙烯酰胺生殖和发育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含淀粉类食品经过120℃以上高温加热后产生的,有研究表明AA对机体有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基因毒性等,尤其是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研究中,任何反映生殖系统损伤的指标均可作为AA生殖毒性的生物标志物;同样,所有能反应发育毒性终点的指标均可作为AA发育毒性的生物标志物。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其在安全性评价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综合评价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AA这两种毒性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代谢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广泛存在于田间作物及贮藏加工过程的谷物中,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失。产毒菌株的菌种及侵染时间、外界环境、宿主均可影响T-2毒素的产生。该毒素是倍半萜类化合物,环氧环、C9-C10间双键、羟基、乙酰氧基为其毒性官能团,其毒性主要表现为细胞毒性和免疫系统毒性,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对人畜健康具有潜在的致癌威胁。目前脱除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生物法因其独特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该方法包括源头的预防控制以及侵染后毒素本身的降解,前者主要通过对前期菌株侵染、生长与产毒之间关系的研究来实现脱除;后者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动植物天然提取物或某些微生物菌体进行直接降解。该文重点阐述脱毒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T-2毒素的脱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禾谷镰刀菌在侵染谷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 NIV)]以及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是世界上粮食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毒素经固液萃取技术提取后, 需要通过净化处理才能进行检测与分析。目前有多种净化技术用于毒素的净化, 如免疫亲和柱、多功能净化柱等固相萃取柱等, 以及广泛使用且简便经济的QuEChERS前处理技术。本文还介绍了禾谷镰刀菌毒素中DON、ZEA的检测方法、产毒条件、毒性以及生物脱毒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旨在开发与应用更安全、高效、经济的生物脱毒技术进行毒素的防御与去除, 以提供安全、优质的粮食与食品。  相似文献   

12.
真菌毒素是由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等丝状真菌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是谷物、水果、坚果等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引起广泛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致癌性、致突变性、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畸性等,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近些年来,由于自然气候的改变及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一些新出现的真菌毒素逐渐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如已报道的交链孢毒素、新兴镰刀菌毒素等。这些尚未得到监管,并且如何产生、浓度水平和毒理数据有限的真菌毒素被定义为“新兴”真菌毒素。本文综述了两大类12种新兴毒素的结构性质、检测分析技术进展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以期为真菌毒素污染的全面评估及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e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CDD),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F), and dioxin-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dioxin-like PCB) are ubiquitous in food of animal origin and accumulate in fatty tissues of animals and humans. The most toxic congener is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 The toxic responses include dermal toxicity, immunotoxicity, carcinogenicity, and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toxicity.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other PCDD, PCDF and dioxin-like PCB relative to TCDD, and the combined toxicity of a sample can be expressed as toxic equivalent (WHO-TEQ). The EC Scientific Committee for Food evaluated these compounds in 2001. The assessment used the most sensitive adverse toxicological end-points of TCDD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These were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effects in the male offspring of rats administered TCDD during pregnancy. Because of the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rats and humans in the biological half-life of TCDD, the assessment used a body burden approach to compare across species and derived a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of 14 pg TCDD/kg of body weight (bw), which was extended to include all the 2,3,7,8-substituted PCDD and PCDF, and the dioxin-like PCB, and expressed as a group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of 14 pg WHO-TEQ/kg bw. The FAO/WHO Joint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 performed a similar assessment whereas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EPA)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data on carcinogenicity.  相似文献   

14.
Phthalate esters are ubiquitous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that in general display low‐toxicity. Overall, the reproductive effects of these compounds are well characterized in adult's animals, with gonadal injury observed after high dose exposure. However, results of recent transgeneration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of developing animals is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certain phthalates. The phenotypic alterations observed in male offspring rats exposed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have remarkable similarities with common human reproductive disorders, including cryptorchidism, hypospadias and low‐sperm counts. Recent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high phthalate doses can adversely affect adult and developing female rats. However, the main question involving phthalates is whether the current level of human exposure is sufficient to adversely affect male and/or fe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Here, we review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data of phthalates in adult and developing animals as well as possible modes of action. In addition, we briefly discuss the relevance of animal studies to humans in light of recent epidemiological data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with low (human relevant) doses. Finally, we point out some critical issues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mplications of phthalates for human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有机溴系阻燃剂在全球范围内被限制使用,作为其替代品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 OPFRs)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在各种环境介质、野生动物样品以及孕期妇女、儿童等危害敏感人群的生物样品中已广泛检出OPFRs及其代谢物,OPFRs污染可能引发的生态风险以及健康危害值得高度关注。针对OPFRs的早期暴露风险,本文系统综述了关于传统OPFRs生殖发育毒性、脑发育毒性与神经毒性、骨发育毒性、心脏发育毒性、内分泌毒性和代谢毒性的相关研究,并对近年来发现的新型OPFRs毒理学研究进行总结。目前OPFRs的毒理学研究多针对单一OPFR展开,应关注不同OPFRs的联合毒性效应;几种新型OPFRs的动物实验以及人群调查也十分缺乏。本文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以期促进开展OPFRs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毒化合物,具有潜在致癌、遗传、神经、生殖和发育毒性。据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丙烯酰胺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中药材及食品中富含氨基酸和还原糖等物质,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中药材及食品的加工过程,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条件基础。所以丙烯酰胺在中药材及食品中普遍存在。研究丙烯酰胺的毒性、检测、形成和抑制(消除)方法,对优化中药材及食品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及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文对丙烯酰胺的毒性、检测和抑制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目前检测和抑制方法进行比较和展望,以期为中药材及食品的科学安全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迁移,对人体存在潜在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生殖发育毒性等作用,已被限制使用。新型增塑剂单独暴露毒性较低,但新型增塑剂复合暴露是否存在毒性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并从结构、理化性质、单独暴露毒性方面介绍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己烷-1,2-二羧酸酯、聚酯4种食品药品领域常用的新型增塑剂及其毒性研究现状,旨在为食品接触材料增塑剂的选择及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对机体造成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并找出丙烯酰胺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对SD雄鼠灌胃22.5、11.25、5.625mg/(kg·d)的丙烯酰胺溶液,分析对其睾丸和附睾的影响,还对精子畸形率和睾丸内抗氧化酶系统进行评价,通过研究丙烯酰胺在动物模型中产生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其生殖毒性。采用饮水给予怀孕第6d的孕鼠20.0、10.0、5.0mg/(kg·d)的丙烯酰胺,在怀孕0、7、12、16、20d称量体重并每天监测其饮水消耗量,观察胎鼠身长、尾长和骨骼发育情况;对断乳后的幼鼠采用直接饮水接触丙烯酰胺,在3—6w每周处死部分幼鼠,对其脏器和血液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丙烯酰胺在动物模型中产生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其发育毒性。结果:丙烯酰胺显著增加了SD大鼠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了SD大鼠睾丸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丙烯酰胺导致幼鼠尾长的发育异常,幼鼠的肝、肾、脾、甲状腺发生组织病变,骨骼畸形率显著增加。结论:精子畸形率、睾丸内抗氧化物酶能够反应丙烯酰胺的生殖毒性,可作为丙烯酰胺生殖毒性的效应生物标志物;幼鼠尾长、骨骼畸形、组织病理学改变可反应丙烯酰胺的发育毒性,可作为丙烯酰胺的发育毒性的效应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