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2012年启动的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对1 240项理化检验方法类标准进行了分析整理,最终形成了24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本文对清理工作的原则和目标、具体工作方式、最终产出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概述,旨在使标准使用者对清理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利于标准的实施与应用,并为下一阶段的标准整合工作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分析我国现行食品产品标准现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以期完善我国食品产品标准体系。方法采取专家重点审评与集中讨论确定的方式,对各个标准逐一进行清理评价。结果对860项标准,建议其中14项继续有效,45项整合,39项修订,15项废止,747项建议不纳入,并提出了国家食品产品安全标准体系草案。结论本次研究对我国食品产品标准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对食品产品安全标准构建的原则进行了探讨,为完善食品产品标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现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GB 4789标准体系开展跟踪评价,为完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西部19个省和直辖市开展研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政府检验机构、企业检验部门和第三方实验室的相关检验人员。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数据录入系统进行数据在线录入和填报,数据采用SPSS 22.0和Microsoft Excel 201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056份,政府和企业的检验人员为调查主体。来自不同机构的调查对象对标准的整体评价均在4分以上(5分为满分),企业检验部门的评分高于政府检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8%(991/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标准体系可以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工作需求。在标准体系的完善方面,50.7%(535/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最为需要修订的是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同机构对于需要增加的检验项目建议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4%(976/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增加快速检验方法。结论 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体系使用率高,整体评价好。建议国家管理部门明确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中的定位,为其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马力 《食品安全导刊》2021,(15):131-132
为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需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提升.本文阐述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及意义,对影响检验准确性的因素及其应对方法进行分析,给从事食品检验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国外一些国家用作微生物检验的ATP法;螺旋接种法;电阻电导法以及酶免疫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李雪 《中国食品》2022,(2):113-11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有必要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食品微生物检验指的是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种类等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检验其中的微生物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检验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的...  相似文献   

7.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作,在检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而诸多因素中,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更是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免疫分析检验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化学技术等,并立足于当前微生物检测现状,从实验环境、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注重实验环境与设施管理、加强检验过程控制、开展员工培训教育工作等方式,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减少操作失误,确保微生物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从而保障食品安全与人们健康。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快速更新,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正逐步从传统培养方法向分子学分析、免疫学检测等方向转变。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常用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的检测情况,通过对这些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由培养水平向分子水平迈进,并向仪器化、自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其新方法有抗体的方法、核酸方法和仪器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状况,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针对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及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培养基自身质量的优劣、保存是否得当、配制使用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加强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和关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保证检验准确性的关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实验室需结合工作实际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质控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对培养基进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质量验收。此外,还要注意对培养基配制用水、生化鉴定试剂盒以及血清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在使用培养基时要选择适宜的制备方法、灭菌方式、储存方式等,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源污染是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中最主要的原因,科学设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微生物指标及其限量对预防微生物源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将现行有效的食品标准中微生物检验指标总结归纳为"卫生指标菌""致病菌""商业无菌""病毒""抗菌指标"5个类别,分析了标准体系中指标设置、限量值规定、方法更新和标准应用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角度论述了目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加强食品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增强消费者、食品从业与监管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以及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样品采集和制备的介绍,保证所检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提高对整批产品的判定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主要对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鉴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食品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及发达国家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修改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增强实验室竞争力。 方法 2011年, 本中心参加CNAS认可能力验证合格提供者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NAS PT0011)组织的食品微生物能力验证。依据国家标准GB4789.2- 2010 和GB4789.4-2010, 采用多稀释度、多平行样法, 对代码为PTA菌落总数、PTB-1沙门氏菌、PTB-2沙门氏菌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结果 样品PTA中菌落总数为590 cfu/mL;样品PTB-1沙门氏菌: 未检出/10 mL; 样品PTB-2沙门氏菌: 检出/10 mL。 结论 3个样品测试均取得满意结果, 且Z(比分值)小于1(Z值绝对值小于等于2为满意结果)。本中心实验室2个项目均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现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食品包装材料监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国目前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各部分构成,分析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结论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但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