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蔗渣原料在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的甲醇发生量,探讨了不同蒸煮条件对甲醇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用碱量的增加,蒸煮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甲醇发生量也随之增加。当用碱量从13.5%增加到18%时,总甲醇(游离甲醇和甲醇盐之和)发生量从1.87 kg/t(对绝干浆,下同)增加到3.21 kg/t;当蒸煮温度从145℃升高到165℃时,总甲醇发生量从1.61 kg/t增加到2.64 kg/t;甲醇发生量随着卡伯值的减小而增加,卡伯值在14~18之间时,这种变化趋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棉秆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蒸煮历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棉秆全秆硫酸盐法蒸煮和烧碱-蒽醌法蒸煮历程,分析了木素含量、木素脱除率、纸浆得率和碳水化合物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棉秆硫酸盐法蒸煮与烧碱-蒽醌法蒸煮具有相似的蒸煮历程,脱木素过程分3个阶段:第1阶段,升温到140℃,属于脱木素初期阶段,木素脱除率达到45%左右;第2阶段,温度由140℃升到160℃,保温30min,属于大量脱木素阶段,木素脱除率达到90%左右;第3阶段,160℃下保温30min至蒸煮终点,属于补充脱木素阶段,木素脱除率达到98%以上.烧碱-蒽醌法蒸煮升温初期和保温初期反应比硫酸盐法强烈;硫酸盐法脱木素的选择性好于烧碱-蒽醌法;保温时间对棉秆蒸煮是必需的;这表明棉秆脱木素反应历程与一般草类原料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了麦草在烧碱-蒽醌蒸煮过程中灰分的变化及蒸煮条件对浆料灰分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麦草灰分随着蒸煮的进行呈规律性变化,蒸煮条件也相应地影响着浆料的灰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麦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规烧碱.蒽醌法蒸煮.采用酶解-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原料和纸浆中分离出原料木素和纸浆残余木素;采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索试样,经弱酸解得到提纯的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有的木素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埘比.结果表明,随着蒸煮的进行,麦草纸浆残余木素的平均分子质昔先增大后减小,升温后期和保温初期是造成木素平均分子质量降低的主要阶段;黑液中溶出木素的平均分子质量则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对巴西甘蔗渣原料主要成分和烧碱-蒽醌法蒸煮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西甘蔗渣与中国甘蔗渣相比,其克拉森木素含量低,而综纤维素的含量高。巴西甘蔗渣烧碱蒽醌法脱木素的阶段性可分为大量脱木素、补充脱木素和残余脱木素三个阶段:即蒸煮温度升至100℃时,为大量脱木素阶段,木素脱除69.44%;当蒸煮温度从100℃升至160℃,此阶段为补充脱木素阶段,此阶段脱除24.18%的木素;在160℃保温150min期间为残余脱木素阶段,此阶段脱除3.38%的木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棉籽壳烧碱-蒽醌法蒸煮脱木质素机理和棉短绒烧碱-蒽醌法蒸煮除尘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籽壳烧碱-蒽醌法蒸煮时,在升温至100℃时脱除34.57%的木质素;当温度升到160℃时,木质素的脱除率达87.11%。因此,棉籽壳烧碱-蒽醌法蒸煮脱脱木质素的阶段性可分为初始脱木质素、主要脱木质素和残余脱木质素三个阶段。另外,影响棉短绒烧碱-蒽醌法蒸煮除尘的主要因素是用碱量。其次为蒸煮最高温度,影响最小的因素为保温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连续蒸煮系统原料单一问题,重点对麦草、芦苇5:5混合蒸煮制浆工艺进行实验。通过对生产过程控制数据检测和蒸煮工艺技术参数的合理调整确定,使得草、苇混合蒸煮制浆的各项实际检测数据符合拟定的工艺技术要求,且浆料的滤水性能得到改善,在后续草、苇混合蒸煮过程中,均无异常波动,漂白浆各项工艺标准符合下道工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蔗渣、芦苇和荻在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产生甲醇的历程。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的甲醇产生历程明显不同。蔗渣和芦苇在蒸煮开始时甲醇产生速率较慢;随着蒸煮的进行和温度的升高(蔗渣高于90℃、芦苇高于105℃),甲醇的产生速率迅速增大;蒸煮最高温度下保温时,甲醇产生速率又变慢。荻在烧碱-蒽醌法蒸煮中,甲醇产生历程可分为甲醇快速产生段和甲醇慢速产生段,当温度由50℃升至160℃时,甲醇产生量呈线性增大;之后,甲醇产生速率减慢。3种原料在105℃时的甲醇产生量均为总甲醇产生量的40%~50%。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用比色法测定麦草烧碱蒽醌法黑液中残留蒽醌。它包括溶剂萃取、连二亚硫酸钠在50%乙二醇一乙醚碱性溶液中还原萃取液中的蒽醌以及在500nm渡长测定其吸光度。最后,根据工作曲线将吸光度转换成蒽醌浓度。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桦木硫酸盐(KP)法和烧碱-蒽醌(Soda-AQ)法蒸煮黑液受热处理后甲醇产生量与反应温度、时间、气体环境、气液相比以及Na OH和Na2S浓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气液相比的增大,甲醇产生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高气液相比、高温或有氧条件下,甲醇产生量更大;当气液相比为3.3时,KP法蒸煮黑液在120℃和氧气环境下反应2 h后甲醇浓度的增幅达到了124.8%,而在低温或氮气环境中甲醇产生量相对较小;Na OH和Na2S浓度对桦木碱法蒸煮黑液甲醇产生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麦草制浆生产线的工艺调整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纸业2000年建成的70t/d麦草浆生产线投产后存在一些问题,经工艺调整,洗浆机生产能力由1.12t/(m2·d)提高到1.76t/(m2·d),其黑液提取率也由82%提高到89%。  相似文献   

13.
螯合剂作为麦草蒸煮助剂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螯合剂作为一种蒸煮助剂在麦草烧碱-蒽醌法(AP-AQ)制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麦草AP-AQ蒸煮中添加适量的螯合剂不仅可以降低制浆的化学药品消耗量,而且可以提高纸浆得率,稳定浆料质量。  相似文献   

14.
报导了用降解木素菌预处理麦草对化学制浆的影响。用Ceriporiopsissubvermispora菌处理麦草可分别降低原料中木素和抽提物含量16.5%和44.3%。对于菌处理后麦草的化学制浆,在用碱量相同情况下,可降低纸浆卡伯值22%-27%;在相同卡伯值下可降低碱用量30kg/t原料;或在相同卡伯值下可缩短蒸煮时间30%。生物化学麦草浆与未经菌预处理化学麦草浆参照对比,纸浆白度较高,废水污染化学需氧量(COD)负荷较低。  相似文献   

15.
麦草烧碱—AQ法黑液碱木素的特性和酸化沉淀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从烧碱-AQ法麦草制浆黑液用硫酸沉淀的碱木素的得率、外观、纯度、紫外、红外光谱等特性,并讨论沉淀过程pH、温度、无机沉淀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姚光裕 《黑龙江造纸》2013,41(1):43-45,49
报导了用两种菌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C.S.)和Phlebia suberialis(P.S.)分别预处理麦草对碱-蒽醌(AQ)蒸煮得到麦草浆、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预处理麦草能提高脱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作用,P.S.比C.S.预处理更能提高纸浆的白度、降低卡伯值和黏度。菌预处理浆在所有磨浆度情况下可提高纸页的松密度、白度和撕裂指数,而降低抗张和破裂指数,C.S.比P.S.预处理浆对提高纸页松密度和降低抗张、破裂指数更加明显。还研究了阳离子聚乙烯醇(CPVA)用作干强添加剂改性纤维能够弥补菌预处理对纸页强度的损失。C.S.比P.S.预处理的碱-AQ麦草浆更易吸附CPVA,从而提高纸页强度。应用CPVA对菌预处理未磨浆工磨浆的纤维,在相同抗张强度情况下,都能达到降低纸页定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麦草氧碱制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氧碱制浆作了总体的介绍,从对影响氧碱制浆的各种因素,如碱浸渍,氧碱蒸煮的用减量、最高蒸煮温度及保温时间等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把氧碱制浆的结果同Soda-AQ制浆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以麦草为研究对象,引入热置换洗涤工艺对自催化乙醇法制浆蒸煮历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洗涤工艺,对纤维分离点浆料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热置换自催化麦草乙醇法制浆蒸煮保温40 min左右为纤维分离点,脱木素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开始脱木素到保温40 min为大量脱木素阶段,保温40 min到60 min为残余木素脱除阶段;蒸煮保温时间应选择在60 min左右,继续延长保温时间,脱木素作用不强,而浆的得率明显降低。乙醇浆的高硬度和得率的矛盾与传统制浆方法相比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