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孙亚森  韩文杰  杨伟国  王如南 《中国油脂》2023,48(11):96-99+111
为了降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通过实验室及生产线跟踪研究了溶剂萃取法脱酚工艺参数、脱酚方法(膨化预处理法、溶剂萃取法)、原料产地和储存时间对棉籽粕脱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生产中,在棉坯粉末度25%~28%、棉坯水分含量3.5%~4.5%、甲醇体积分数85%~90%、脱酚温度55℃左右、逆流萃取脱酚料液比(物料质量与新鲜甲醇溶剂体积比) 1∶(0.5~0.6)条件下,棉籽粕脱酚效果较好;溶剂萃取法脱酚效果优于膨化预处理法;对于棉籽原料产地,棉酚的脱除容易程度为北疆>南疆>河北,与棉籽的粗脂肪酸值大小正好相反;棉籽储存时间越长,棉酚越难以脱除。因此,选择新鲜、粗脂肪酸值低的棉籽原料,严格控制溶剂萃取脱酚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更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粕。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一种脱酚棉籽粕新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对工艺过程中各阶段产品的关键成分(粗蛋白质、游离棉酚、赖氨酸和蛋氨酸等)进行了测定。以脱壳棉仁为原料,经低温压榨和己烷浸出制得脱脂粕,再经甲醇浸出制得脱酚棉籽粕。结果表明,脱酚棉籽粕保留了大部分赖氨酸和蛋氨酸,而粗蛋白质和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50.15%和0.008 2%;棉仁低温压榨结合己烷及甲醇浸出工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优质脱酚棉籽粕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以棉籽为原料,在预榨浸出、一次浸出、膨化浸出、低温脱酚萃取不同生产工艺处理下的关键指标,如游离棉酚含量、能耗、棉粕色泽等。经研究分析,选择膨化浸出生产工艺制取高蛋白棉粕,经过清理、剥壳、仁壳分离、软化、轧胚、调质、膨化、冷却、浸出、蒸脱、研磨、筛分,最后得到蛋白含量高达50%~53%的棉粕。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棉籽脱酚生产工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介绍了分步提油和萃取棉酚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解决了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设备和工艺问题.采用本工艺生产的脱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小于0.045%、残油小于1.5%、蛋白含量大于50%.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国内的产棉重点区域,面积也较大,作为棉籽加工企业的副产品的棉籽粕,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但其中的棉酚对动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直限制了棉籽粕在动物饲料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棉酚特性、脱酚加工原理和脱酚技术的分析实践,介绍一种棉籽加工工艺.该技术能大幅提升棉籽蛋白的价值,解决棉籽粕在饲料中的运用问题,同时延长了棉籽加工产业链,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后续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异己烷和醇的混合物对棉籽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棉籽中萃取出棉酚和油,利用由异乙烷和5%-25%的醇组成的溶剂体系进行出实验,所使用的醇可以是乙醇或异丙醇,实验表明,此溶剂体系能除去游离的及总的棉酚,有效地萃取出油脂,所生产的棉籽粕氨基酸含量与工业正己烷浸出生产的棉籽粕氨基酸含量相, 在工业上采用的棉籽浸出和棉籽油精炼工艺只需稍加改变,就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棉籽膨化加工工艺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棉籽进行膨化预处理加工工艺的实践,证明使用膨化工艺能显著降低棉籽粕、毛油中的游离棉酚含量,降低动力消耗,提高毛油精炼率,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用一种含异已烷和5%-25%乙醇或异丙醇的溶剂从棉籽中浸出棉酚和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溶剂物系不仅有效地除去游离棉酚和总棉酚,而且浸出油与正已烷一样有效。分析由新溶剂物质生产的棉籽粕的氨基酸与正已烷生产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含异已烷和5% ~25% 乙醇或异丙醇的溶剂从棉籽中浸出棉酚和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溶剂物系不仅有效地除去游离棉酚和总棉酚,而且浸出油与正已烷一样有效。分析由新溶剂物系生产的棉籽粕的氨基酸与正已烷生产的相似。该溶剂物系可能解决棉籽浸出棉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脱酚处理对棉籽粕消化性的影响,采用甲醇脱酚处理获得不同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粕,比较了各棉籽粕的蛋白质体外消化性,并进一步以豆粕为对照,比较了市售高温脱酚棉籽粕、市售甲醇脱酚棉籽粕和自制脱酚棉籽粕的蛋白质体内外消化性差异,确定游离棉酚的含量与棉籽粕蛋白质消化性的平衡关系,明确脱酚处理对棉籽粕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高温棉籽粕进行甲醇处理可有效降低其游离棉酚含量(从大于1 000 mg/kg降至500 mg/kg以下),并提高其消化率(从70%升至80%),但并不是游离棉酚含量越低其蛋白质消化性最高。当自制脱酚棉籽粕的游离棉酚含量在689 mg/kg时,其体内外消化率均可达90%以上,而市售甲醇棉籽粕的游离棉酚仅为364 mg/kg,但体内外消化率为82.2%~85.4%。这说明适度的脱酚处理在降低游离棉酚的同时,也有利于蛋白质消化率的提升。由此建议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中,适度进行脱酚处理(约600~800 mg/kg),既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的安全性,更可以提升蛋白质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棉籽及棉籽油中的苯并芘来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来源地的棉籽进行了苯并芘含量测定,并对苯并芘含量较高的棉籽及不同含量苯并芘的棉籽制取的油脂进行了苯并芘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棉籽中的苯并芘含量都不高且与种植区域无关,基本都小于1μg/kg;棉籽本身苯并芘含量不会增加,但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会受到苯并芘污染,比如运输车辆打扫不干净,储存中受空气污染及尘土侵袭都有可能使棉籽中苯并芘含量升高;受污染的棉籽中苯并芘主要分布在棉籽壳上,棉籽中的苯并芘会在棉籽油中聚集。  相似文献   

12.
对棉籽剥壳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传统一次剥壳工艺和循环剥壳工艺的特点,对主要工序的工艺和设备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剥壳和仁壳分离的分析,选用循环剥壳工艺和仁壳分离关键设备,采用合理的风选分离系统,使壳中的仁和籽得到充分分离,显著降低了壳中含油,提高了剥壳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杨锐 《中国油脂》2007,32(5):24-26
棉仁蛋白是一种潜在的重要食品资源,由于棉酚的存在一直未被人类充分利用。通过甲醇脱酚、4#溶剂脱脂、低温连续脱溶的棉籽粕生产工艺和碱溶酸沉的蛋白生产工艺,于2001年首次实现了工业化利用有腺体棉籽粕生产食用棉仁分离蛋白的实践,获得了高安全性的棉仁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vegetable oils used in Egypt are cottonseed oil and hydrogenated cottonseed oil; these are used as salad oil and for cooking. Determination of trace heavy metals in the oils is important. This is because of the association of trace metals with the origin of the oils, metal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catalysts used for hydrogenation, and toxicity of edible oils, and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trace metal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lour and taste, of finished products.Iron, copper,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were found in the cottonseed oil. These metal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hydrogenated cottonseed oil, together with lead, silver and calcium. The amounts of metals were below the limits permitted by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5.
刘君  王如南  邵会  韩文杰  张军 《中国油脂》2024,49(2):101-103+136
旨在产出高质量棉籽蛋白并对脱酚液中的棉子糖进行回收利用,对棉籽蛋白脱酚工艺及棉子糖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棉仁粉末度在21.44%左右,脱酚溶剂甲醇体积分数80%~90%,料液比在1∶0.56~1∶0.63之间,不仅可以达到最佳的棉籽蛋白脱酚效果,还可稳定采出棉子糖含量在3%以上的脱酚液;控制一次浓缩挥发性组分在85%左右,絮凝时pH为8~9,脱色时pH为5~6,二次浓缩挥发性组分为45%左右,所提取的棉子糖粗品中棉子糖含量可达到85%,重结晶后棉子糖含量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棉籽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碱提法和盐提法从棉籽粕中提取棉籽蛋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从蛋白提取率及产品色度、主要化学成分等方面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碱法提取棉籽蛋白的最佳工艺为:pH 10,温度40℃,液料比10:1,提取时间60 min,此时蛋白提取率为75.5%;盐法提取棉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CI质量浓度100 g/L,温度40℃,液料比15:1,提取时间80 min,此时蛋白提取率为72.O%.两种方法的蛋白提取率接近,但盐法提取的蛋白产品纯度较高,色泽浅,且游离棉酚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如何提高棉籽油品质和降低棉籽油色泽以满足市场要求。总结了设计安装调试中的经验及有关生产高品质棉籽油行之有效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要点,可为解决棉籽油脱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棉籽作为新疆的主要油料,由于受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入库时需做到一看、二摸、三听、四观察,严把入库质量关.合理堆放,随时检查棉籽温度,及时发现发热现象,找出发热源并及早进行处理,以确保棉籽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19.
酶法水解棉籽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城  郑竟成 《中国油脂》2007,32(8):38-40
采用pH-stat法测定水解度,探讨了两种蛋白酶分步水解棉籽蛋白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先使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在酶加量为750 U/g、水解温度60℃、底物浓度5%、pH为8的条件下水解300 min;灭酶后再加入中性蛋白酶AS1.398,在酶加量8 000 U/g、水解温度60℃、pH为7的条件下再水解100 min;两种酶的最终水解度达到20.08%。  相似文献   

20.
两种溶剂萃取棉籽油和棉籽粕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己烷和异丙醇作溶剂,分别萃取棉籽仁得到棉籽油和棉籽粕.对棉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溶剂萃取得到的棉籽油在理化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所得棉籽粕的蛋白含量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的棉籽粕中粗蛋白含量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正己烷萃取的棉籽粕吸油性、泡沫稳定性小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但是吸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却高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分析游离棉酚含量时,发现异丙醇萃取的棉籽油中游离棉酚(FGP)含量高于正己烷萃取的棉籽油.用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中FGP含量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使用限量范围内,用作饲料时不需再增加脱毒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