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诱导透射滤光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戌 《光电工程》1991,18(2):58-62
本文介绍了诱导透射滤光片的设计原理,给出了膜系设计和实验结果,并对有关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遗传算法在窄带滤光片膜系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常天海 《真空与低温》2002,8(4):225-229
研究了遗传算法在窄带滤光片膜系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遗传算法的运算原理、适应度函数和运行参数的涵义;建立了窄带滤光片的评价函数和适应度函数,并给出其遗传算法的程序设计方法;以带宽4nm、中心波长1.55μm的窄带滤光片为例进行了遗传算法的实际膜系设计。结果表明遗传算法适用窄带滤光片的膜系设计。  相似文献   

3.
李莉 《硅谷》2010,(3):6-7
根据短波通滤光片的设计原理,采用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作为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从理论上计算出用这两种材料设计的短波通滤光片所需要的周期数及主膜系,并用膜系设计软件对该膜系进行优化。依照改进的设计,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出符合要求的短波通滤光片,并找到最佳制备工艺和方法。UV-3100分光光度计测量结果表明,在波长380-670nm处,平均透射率T90%;在波长690-800nm处截止,平均透射率T1%,镀制膜层的透射率曲线与理论曲线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人体红外测温、成像系统光学薄膜滤光片的光谱特性参数、膜系设计及镀膜工艺。根据黑体辐射理论计算人体红外辐射光谱分布,提出滤光片光谱特性参数要求:截止波长5.5μm,透射区波段7μm~12μm,平均透射率大于85%,截止波段UV-5μm,平均截止背景大于OD3。采用单晶硅片为基底,锗、硫化锌为镀膜材料,设计滤光片膜系,研究提出真空镀制工艺。  相似文献   

5.
在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充当分波/合波器的全介质F-B型多腔窄带滤光片的膜层层数较多,一般采用规整膜系结构,其各层膜的光学厚度均为监控波长的1/4整数倍,但仅采用规整膜层的膜系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因此,提出一种在基本满足设计指标的多层规整膜系上叠加少量非规整膜层的膜系设计方法,其中非规整膜层的光学厚度是在计算机上借助最优化方法寻优而得。  相似文献   

6.
多光谱带通线性渐变滤光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性渐变滤光片是一种特殊的滤光片,它的中心波长是随着在滤光片上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研制的线性渐变滤光片在0.4~1.1 μm波段有10通道,平均透射率从77.5%增加到97.4%,在基板的中间任一位置只透过0.4~1.1 μm内的一种特定波长的光.同时讨论了膜厚均匀性对线性渐变滤光片光谱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镀制线性渐变滤光片时,在一定的配置下基片具有最佳的尺寸大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1.3μm超窄带干涉滤光片的作用、设计、工艺和结果。测试和使用证实了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宽截止长波红外带通滤光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空间用宽截止长波红外带通滤光片具有通带内平均透射率高、抑制带截止深度深、波纹系数小,可适应复杂环境条件,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以10.03μm~12.50μm和10.6μm~11.2μm两类宽截止长波红外带通滤光片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宽截止长波红外带通滤光片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采用"会聚光红外光学系统"和等离子体辅助沉积工艺成功镀制了空间用宽截止长波红外带通滤光片.指出等离子体辅助沉积工艺更有利于改善长波红外滤光片膜层的显微结构和残余应力消除.  相似文献   

9.
制造系统生产流水线由于受随机干扰的影响,经常出现待加工工件积压或短缺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给出G/G/S系统队长控制图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对给定的第一类风险,结合工件短缺的惩罚费用和积压的存贮费用,提出合理度量控制图损失的损失函数及控制限确定方法.通过与已有方法的比较分析,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制冷剂R22的替代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空调等制冷设备的环保型混合制冷剂R1270/RE170/R13I1。基于Refprop8.0,对R1270/RE170/R13I1的基本热物理性质和制冷系统循环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标准工况下,R1270/RE170/R13I1混合制冷剂的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均与R22相当,非常有利于直接充注式替代;在变工况下,R1270/RE170/R13I1的滑移温度较小,性能优于R407C,单位容积制冷量与R407C和R22基本相当,排气温度和压比均低于R22和R407C,是一种优良的R22和R407C制冷设备的替代物,具有充注式替代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凝胶法将不同浓度的罗丹明6G(Rhodamine 6G,R6G)染料掺入硅凝胶块和涂层薄膜中,用倍频 YAG 激光(0.53μm)做激发光源研究其荧光性质。对凝胶块、凝胶薄膜和乙醇溶液中 R6G 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温度和 R6G 浓度对荧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R6G/SiO_2摩尔比高达 10~(-4)时,凝胶薄膜中的 R6G 分子仍不发生聚集现象;在475K 以下,积分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表现出很好的重现性;当温度高于600K 时,荧光消失,表明染料 R6G 已完全分解。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混合制冷剂R1234yf/R32的热物性数据,本文以Burnett法为基础搭建了高精度PVTx实验台,在温度为253~313 K时,测定了质量分数为15%/85%和25%/75%混合制冷剂R1234yf/R32的PVT性质,拟合了两种不同配比的混合工质的气态维里方程,为进一步研究该工质的基础热物性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R23/R134a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系统在变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更深入地了解系统各部件对自复叠循环的影响,在已建成的自复叠循环系统实验台上进行实验研究.在冷凝温度较高的夏季,测试该自复叠实验装置所能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并研究冷凝温度、工质充注质量分数及蒸发冷凝压力对该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R744/R290混合自然工质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质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出了冷凝器压力、蒸发器压力、冷凝器出口温度、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状态、混合工质中R744浓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今后R744/R290的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减少了实验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混合制冷剂R1234yf/R134a的热物性数据,本文利用Burnett法为基础搭建的高精度PVTx实验台,在温度为268~323 K时,测定了质量分数为55%/45%,50%/50%和45%/55%混合制冷剂R1234yf/R134a的PVT性质,最终拟合了三种不同配比的混合工质的气态维里方程,方程和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重合度。  相似文献   

16.
改进的R23/R134a自复叠制冷系统试验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R23/R134a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系统在变工况下的运行性能,更深入地了解系统各部件对自复叠循环的影响,设计一套试验装置。该装置对现有循环流程进行改进,增加了电磁阀、膨胀容器等部件。对该系统的运行工况、参数范围以及系统的各部件进行设计或选型,并介绍所搭建的试验台。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以混合制冷剂为工质的立式冷冻箱制冷系统降温能力,对使用R600/R290混合制冷剂的立式冷冻箱在32℃环境温度下进行降温能力试验,研究混合制冷剂充注量、制冷剂各组分配比、毛细管流量及风机转速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混合制冷剂充注量过大会削弱制冷系统降温能力,并使压缩机功率增加;增大毛细管流量、风机转速及混合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混合制冷剂R134a/R290的热物性数据,搭建了高精度PVTx实验系统。以Burnett法为基础,测定了R134a/R290质量分数为50%/50%、55%/45%和60%/40%在温度为252 K~320 K的PVT性质,并且拟合了三种不同配比的混合工质的气态维里方程。实验数据与方程的平均误差为1%左右,具有较好的重合度。  相似文献   

19.
对具有低可燃性的R290/R134a空调器样机与原R290空调器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并改变制冷剂充注量、毛细管长度、电子膨胀阀步数、换热器管径等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系统达到最佳匹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R290/R134a空调器样机的制冷能力最高达2 786 W,能效比为3.41,符合国家标准GB12021.3—2010的2级能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混合工质R134a/R23焓-浓度图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雁  杜垲 《制冷学报》2005,26(2):51-56
使用PR(Peng-Robinson)方程对混合工质R134a/R23进行了气液相平衡的预测和焓、熵的计算.针对PR方程液相精度比较差的问题,对PR方程引入了修正系数,重新推导了逸度系数、余函数等表达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根据计算得到的R134a/R23热物性数据,绘制了工程上广泛使用的二元混合工质的焓-浓度图,为基于该混合工质的循环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