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也正在逐渐完善科学、健全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基础,食品标准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食品行业的发展程度,也是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来,西方的很多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不断地创建各种食品标准,而这些食品标准也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的统一标准。从一定程度来讲,食品标准具有两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保护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2.
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感官指标是描述和判断食品质量最直观的指标.科学合理的感官指标能反映该食品的特征品质和质量要求,直接影响到食品品质的界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本文提出了食品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旨在指导构建我国不同类型食品感官评价的指标体系,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为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提供标准化支撑.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 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许喜林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边金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食品标准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针对标准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食品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是提升食品质量、支撑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演绎分析法等方法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建设现状、相关专家学者对现有体系的剖析入手,总结分析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研究、管理模式、机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体系下一步的建设、完善方向,旨在通过标准化建设研究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为食品安全生产、流通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健康安全的食品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进而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等各项活动提供力量支持,有利于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经济效益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食品行业不断向着高效、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生产出包装美观、口味独特的食品。然而,任何事物都两双面性,食品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食品质量管理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对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文章主要基于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详细论述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食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因此食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视,为之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化规定,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食品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希望能更进一步明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食品标准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其生存发展与食品的安全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食品质量安全又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为使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保持较高的安全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国民健康,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体系。基于此,本文对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在食品行业中,食品生产安全是极为重要的,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食品行业不再满足于陈旧的生产技术,进而引进了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食品的优良品质,以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了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生物检测技术如何促进食品质量的提升和食品资源的开发,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促进食品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食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才能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质量,进而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在监测监督管理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发挥对食品安全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使人们对食品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推动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督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食品质量控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仅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并且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和挑战。只有更好的完善食品标准体系,相关人员才可以提升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食品安全作为目前的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本文主要从标准化的角度来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措施,阐述我国食品生产加工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应用。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标准化是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够正常顺利进行,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也是  相似文献   

13.
宋金翠 《中国食品》2011,(11):72-73
食品标准是判断食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是国家监管部门监督管理食品行业的依据,也是食品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就目前食品标准中存在的漏洞和盲区,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为建立健康安全的食品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品召回制度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食品召回对于维护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有着积极作用。为建立、完善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在考察美国食品召回制度,比较分析我国食品召回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从食品安全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我食品召回制度的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食品的生产方式也千变万化,不再单一、枯燥,生产形式更加复杂化、科学化,逐渐成为多种模态于一体的食品体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是检验食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的标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升食品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依据。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改进食品质量管理方法,使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越来越标准,达到国际化水平。文章主要基于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食品生产操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检测技术为食品检测机构以及食品安全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并且能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对现阶段食品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完善食品检验流程,提高食品质量,确保安全性能,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的食品检测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仍存在缺陷。需要重视食品安全的隐藏问题,食品的检测贯穿生产、加工以及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合理改进,从而提升食品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食品为人们提供生活的保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影响到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公众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度。目前,食品质量安全逐渐被关注,因此,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就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品安全,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食品质量问题的关注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解决食品质量问题,是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向好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研究和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为解决食品质量问题提供了辅助依据。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开展分析,同时对该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骞 《肉类研究》2010,(4):39-4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基础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行业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安全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满足人们对于食品消费品不断变换的需求同时,食品供应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与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并且提出了通过对原料环节、生产环节、运输流通环节、储藏环节以及最终销售环节的监管,以期让消费者享受到放心安全的食品,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食品重金属残留超标不仅会影响食品质量,而且会对食用者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做好食品重金属污染检测工作非常关键。同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重金属检测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检测食品重金属残留量,判断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杜绝重金属残留超标的食品流入市场,有助于规避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食品重金属污染原因,并对食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进行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